电子报
电子报

凝心聚智 勤勉尽责 献计出力清华代表委员参加两会,积极建言献策


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开发署,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李稻葵(全国政协委员、苏世民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自发布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今年5月,“一带一路”发展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的重点战略,也将成为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抓手。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响应程度不平衡、国际国内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以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建议中国设立一个非营利性、独立于政府运作的国际化常设机构———“一带一路”国际开发署(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BRIDA),并逐步邀请有关国家作为观察员或者合作者加入。
  “一带一路”国际开发署主要从事的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与投资。开发署下设投资基金,其运作方式类似于世界银行,就是在中国政府提供担保和提供起始基金的前提下,从国际国内两个金融市场融资,并把自己的资产作为种子基金,投入到“一带一路”国家一些最关键的投资项目上,以此拉动民间投资者的后续性投资。二是长期从事“一带一路”的综合性研究,从文化、历史、宗教、军事、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不断推进,出版系列研究成果,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加深国内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三是进行长期有序的宣传工作,在国内外系统传播“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基本理念和宏伟目标。
  可以相信,这样一个“一带一路”国际开发署将系统地、持久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并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举措。(采编/程曦)
增加可再生能源增量,加强长江蓄滞洪区全面小康建设
周建军(全国人大代表、土木水利学院教授)
本次两会我重点聚焦生态环境与民生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增量促进电力能源改革。建议依据西南梯级水电、光伏资源和特高压技术增加可再生能源增量,制定未来20~30年能源改革发展路线图。引导梯级水电从基本能源向结构能源转变,以调节定位改变运行方式,提高水电附加值和保护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推动西南地区金沙江干支流等梯级水库布局光伏,用水电调节并网,在规模、效率、传输、网络智能与管理水平提高后,再利用两岸和藏区荒坡扩建光伏,形成大规模可再生电力;相应推进西东部间特高压和全局能源通道建设。
  二是关注长江蓄滞洪区安全与全面小康建设。建议把长江蓄滞洪区防洪设施与现代农业建设同步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按现代农业组织和生产方式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大幅度提高生产规模和应对抵御灾害的能力;通过保险和区域补偿为蓄滞洪区发展建立保险分险机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企业资本建设参与农工商企业建设,鼓励农民土地入股成为企业工人;积极建设蓄滞洪区防洪、生产与交通设施、推进以高楼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引导蓄滞洪区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保护环境。(采编/赵姝婧)
加强中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王梅祥(全国政协常委、化学系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教育和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文化以外,高等院校还肩负着创新研究、促进和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使命。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量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质量大学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中西部高等院校较少,且办学水平较低。为了尽快补齐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的短板,为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不竭的动力,同时平抑沿海发达地域重复布局综合性高等院校的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全面分析现在至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任务和目标,将高等教育机构布局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相结合,科学制定高等教育2030战略规划。
  二是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原则,均衡高等教育资源,让中西部的青年与沿海发达城市的青年具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同等机会。
  三是研究出台“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计划”,加强对中西部高等院校的财政投入,引导一流大学到中西部开设分校,形成合理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机构网络。
  四是提高中西部高校教师收入,鼓励并支持杰出人才到中西部高校任教和支教,切实提高中西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
  五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和协调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创办高校。(采编/曲田)
重点高校应加强区域研究、跨区域研究以及少数民族研究
汪晖(全国政协委员、人文学院教授)
伴随全球化、区域化的进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内容和分布都面临新的调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需要改变两个不平衡。第一个不平衡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要聚焦发达国家,尤其以英语国家为中心,对于非西方地区的研究处于弱势状态。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部牵头或委托相关大学牵头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调研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结合研究的新需求和新方向,形成新的学科机制和跨学科的高等研究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吸收和培养更多具备多语种能力的年轻学者。
  二、教育部和各高校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给予这些学科领域和学术平台以政策、资金和人事方面的支持。
  三、区域研究和跨区域研究的建设应以基础研究、训练为底子,以培养在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形成可持续的专门领域及其基础上的跨学科研究为长远目标。
  第二个不平衡,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集中于主要民族的知识传统,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边疆区域的历史遗产,在大学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中的比例也需适当提高。在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应该更多设立民族区域和民族文化研究的学科。在普通高校招生过程中,应该鼓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学生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并在高考录取和研究生录取的标准中给予一定的考虑。(采编/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