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思考
不断探索机制创新 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型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核心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深化改革要求。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作为地方高校各级党组织,如何创新性地加强基层党建,尤其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作用,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根本性任务。
  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2015年5月,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并对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的建设,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全覆盖、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三大特色鲜明的建设目标。学校的《地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机制创新》党建课题于当年8月获准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2016年3月,省教育工委主办的全省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我校召开,学校党委在大会上作了《着力“三大建设”,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交流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对推动四川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及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学校各级党组织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有力、重点明确、范围拓展、形式多样、广泛参与、全面开花、注重实效的可喜局面,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对标中央、省委及学校党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和短板。不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大开拓潜力可挖。我们丝毫不能满足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也不能仅凭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来推进新形势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按照党中央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精神新任务新要求,根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的改革目标与工作思路,把整体谋划及当前实践的重心更多地放在机制创新的反思与总结、探索与完善上,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学习机制。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包括党的建设在内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形成的。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更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党章宗旨。2014年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阶段性任务以后,为解决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用力抓干部作风改进的重点课题,着力建立起坚持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制度性设计安排。认识清楚中央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的政治背景,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央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创新性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及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的要求,特别重要。因此,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首先搞清楚“为谁服务”“怎样服务”“谁来服务”的核心问题,不能漫无目的地搞服务,不能被动勉强地搞服务,不能图完成任务搞服务,不能只是指挥别人搞服务。做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头等重要的是解决好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目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抓好学习,抓好思想观念转变,抓好服务意识巩固,抓好领导带头示范。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学习机制,认真解决好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思想“总开关”问题,为人民服务,切实转变服务作风,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既是本分、职责,也是要务、急务。
  其次要不断创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常所说的工作机制,就是符合规律、实践有效、可以制度化的方式方法。探索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注重新方法、新模式的积极尝试,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基层建设各项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体现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一贯追求。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全覆盖,除了对已有的服务形式、服务对象、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完善以外,还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补齐短板,弥补空白、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增强实效。比如各级党组织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既有的方式方法还不够丰富多样、及时到位,体现个性化、差异化显得不足;志愿者服务、一对一帮扶等面不够大、机制不够健全、成效还不够显著;党组织服务地方较多地停留于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存在比较普遍的开花不结果现象;基层党组织服务地方“搭顺风车”的情况比较多,其间有利有弊,怎样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仍需努力探索实践。再比如各级党组织如何利用与整合好学校的人才、智力、成果、资源要素,既有统筹兼顾,又有分工侧重,实现全校党组织和党员个体服务功能与优势的更有效利用,更广泛作用发挥,形成带规律性、有实效性、可复制推广的一整套方式方法,仍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不断深入思考,探索实践。
  再次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引领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项务求实效的工作,必然有目标任务、有部署要求、有组织实施、有落实检查、有考核评价,有奖惩结果运用。当前,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已经具备较扎实基础,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中的党建工作考核,也包含了二级单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情况的考核内容。但总体看,由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是若干党建工作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值较少,区分度难以彰显,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完整状况及其实际效果。因此,作为我校着力推进的一项基层党建特色工作,有必要研究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评价体系并强化激励措施。在学校今年3月17日举行的“党建论坛”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作了《高校服务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言,依照服务意识、服务机制、服务载体、服务能力、服务成效设置5个一级指标,下设34个更加细化的二级指标,对如何设置指标权重及分值,也提出了较新颖的思路,这对学校研究制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评价方法与考核指标,具有启示意义。学校组织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抓紧研究,制定我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可行性考核评价办法,边试行边完善,加快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科学化评价进程,发挥其引领基层党组织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要在已有的表彰激励办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配套措施,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党委《关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已明确:“学校隔年开展‘党员示范团队’‘服务地方党员先锋队’‘服务地方党员先锋岗’等评选活动,并纳入学校奖励办法,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今后,还可以把二级单位党总支、党支部纳入评选范围,将单位、团队、个人参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获奖,作为相关综合性考核、评优推先的重要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可以组织召开主题经验交流会,让工作出色、成效明显的党组织交流发言,既是对其工作的肯定,树立标杆,也有利于分享推广,带动其他。通过强化激励,形成工作导向,鼓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更有成效,更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