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扎根中国大地 坚定卓越追求

为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在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山红红(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党中央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之际,在我校正式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努力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冲刺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扎根中国大地,坚定卓越追求,为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总结过去,科学谋划未来,审议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届委员会和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动员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加快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一、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自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在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事业发展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双丰收。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扩大,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获得2014年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一)坚持内涵发展,学校事业跃上新台阶1.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管理、内部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施卓越计划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为标志,完善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深入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完善相关制度,经费管理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人员分类管理体系和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及青年团队的培养体系,完善了全员岗位聘任和合同管理制度。施行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校《章程》获得核准为标志,基本建立了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配备人生导师等措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达到1.2:1,形成了与研究型大学较为匹配的结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本科生升学率持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形成品牌和特色;继续教育国内外培训范围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基本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迈出新步伐,国内一流能源主干学科竞赛群初步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保持较高就业率。
  3.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加强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攀登、培育和提升“三大计划”深入实施。传统特色学科优势不断强化、地位更加稳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兴学科呈现良好态势,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初步显现。工程学、地球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4个增加到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33个,博士后流动站由6个增加到11个。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职工队伍规模适度扩大,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达16%,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的近60%。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五年多来,新增院士2人,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12人(次),新增“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9人(次),以此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4.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秉持“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组建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2年以来,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800余项,其中各类国家级项目800余项,人均科研经费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新增设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分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基本实现了科研平台全学科覆盖。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励235项。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突破。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两种刊物进入SCI。
  5.开放办学持续推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实现了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共建我校,巩固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克拉玛依校区批复建设,形成了跨地域办学新格局。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国际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国际科研合作不断拓宽,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学校与24个沿线国家的44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学生出国访学人数不断增多,2016年出国学生人数比2012年增长了两倍多。成为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6.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师生获得感显著增强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持续改善校园环境。顺利完成了中油大厦、学生活动中心、第四教学楼、主楼等建设项目,购置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南环路校区,解决了办学空间紧张的难题。通过扩充学生阅览室,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实现校内无线网全覆盖,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加强体育场馆、医疗卫生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学校通过共建附中、附小,协调周边幼儿园,有效缓解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持续提高教职工待遇,教职工人均年收入较五年前翻了一番。
  (二)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1.树立“四个意识”,班子领导改革发展体现新作为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有效地领导和推进了学校科学发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决抓好教育部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人心。教育部历年考核测评结果显示,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师生员工高度认同。
  2.强化思想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措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实效不断提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抓实理论武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舆论阵地管理有效,主旋律高扬,正能量满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完善制度,创新形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为抓手和平台,抓细抓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学生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成长成才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体系日渐完善、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弘扬石油精神、石大精神,石大人的独特气质充分彰显。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十大示范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思政类奖项160余项,师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600余项。
3.抓好“关键少数”,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覆盖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定期进行集中换届,合理配备专兼职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梯次合理、专业互补、知识匹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干部的国际视野、责任担当、工作能力、纪律观念等明显增强。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历年“一报告两评议”结果显示,学校干部工作总体满意度居于直属高校前列。
4.推进党建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
大力加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制度全覆盖。针对驻外学生、离退休老同志、非在编职工等特殊群体,积极探索基层组织设置新形式,实现了组织设置全覆盖。通过定期发布组织生活安排、严格组织生活程序、固定组织生活时间等措施,实现了组织生活全覆盖。通过完善党费收缴方式、开展失联党员排查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措施,实现了党员管理全覆盖。2012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省部级以上党建奖项16项。
5.坚持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肩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压力层层传导。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方面形成了规范的制度体系,且成效显著。严格执行党纪处分条例,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努力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逐渐形成惩治腐败、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三重一大”制度为核心,建立了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开展党纪党规和党风廉政教育,以党风、政风带校风、教风、学风,校园充满清风正气。
6.建设和谐校园,校园整体氛围展现新面貌
坚持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校园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认真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带群建,领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落实教代会、职代会、学代会、研代会、团代会制度,保证了师生员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做好离退休、统一战线工作,离退休老同志、党外代表人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校长下午茶”“青年教师恳谈会”等多种沟通渠道,完善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及时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2012年以来,2个集体获评北京市“青年文明号”,学校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高校“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结果,是历代石大人精诚团结、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石油石化等企业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第十届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领导,学校事业就会快速发展;什么时候党的领导松懈了,学校事业就会受到影响。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学校办学的根本遵循。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和唯一标准。只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传承优良传统,对接国家需求,学校发展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昌平建校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怎样办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到“怎样办一流大学”的认识,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由此成就了学校的办学地位和特色优势。
——坚持开放办学,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决胜之道。我们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主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既保持了健康发展,又形成了鲜明特色。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坚持扭住目标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关键所在。自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以来,全校上下众志成城、不忘初心,发扬石大精神,扭住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不松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保证了学校朝着既定目标快速前进。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是学校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自办学以来,学校走过了光荣而曲折、坚实而豪迈的光辉历程,每一次发展战略的确立,每一次办学质量的提升,每一次石大精神的升华,都凝结着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尊重教职工办学主体地位,相信并依靠教职工办学,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翻不过去的山,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迎来新辉煌。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得来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认清形势,明确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校面临的总体发展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统一认识,把握机遇,明晰路径,不断推进学校事业新发展。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外部形势看,我国正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北京市正朝着“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推进“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国际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能源行业虽然处在“低油价”低潮期,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地位不会改变,作为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同时油气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技术创新活跃、低碳清洁能源方兴未艾。高等教育正进入新的发展里程,提升质量是鲜明主题,深化综合改革是时代最强音,“双一流”建设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从学校内部形势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们虽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与学校目标定位相对照,高层次杰出人才数量不足、高水平青年人才接续不足,青年教师引进与培养的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还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增强。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对照,存在着校内资源配置还不够科学;学科发展还不均衡、不协调;克拉玛依校区建设的目标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明晰。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对照,个别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任务认识还不够深;一些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还不够强,主动谋划、积极进取的精气神还不够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有效解决。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我们必须肩负使命,坚定信心,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国际上有特色、有影响、有内涵的高水平大学!
(二)未来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扭住目标不动摇,把我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成为石油精神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未来五年,即在接近建校70周年之际,学校应基本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基本确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油气科学与工程优势领域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低碳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优势,争取有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在建校100周年之际,把学校全面建成国际公认、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坚持走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坚持“精品+特色+开放”的办学模式,树立“善待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遵循“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发展思路,统筹校本部与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提高质量,为加快实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的总体发展路径是:
贯穿一条主线——即坚定不移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迈上两个台阶——即经过三年发展,到2020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核心竞争力指标达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再经过三年,在建校70周年之际,通过持续努力,强化优势,补强短板,基本实现发展目标。
继续实施“三大战略”——即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战略。特色化就是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同时围绕办学目标,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方面都形成特色;国际化就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人才强校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引领和支撑一流大学发展。
运用“四大发展手段”——即改革、统筹、创新、融合。以改革为手段,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构建充满活力、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以统筹为手段,就是要立足全局,把握好服务国家战略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优化好校内外各类办学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协调好校本部与克拉玛依校区的建设发展,做到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协同推进;以创新为手段,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融合为手段,就是要强化科教融合、校企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共赢。
实现“五个重点突破”——即队伍建设取得突破,学术大师、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幅增加,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人才培养取得突破,形成特色鲜明、多样化、多规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取得突破,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突破,师生出国交流比例大幅提升,学术国际交流和科研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学术氛围更加浓厚,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学校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同志们,建设一流大学,不仅要建构标准与实力之“形”,更要兼具情怀与梦想之“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卓越品质承载着我们办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我们要塑造优秀的办学品格,养成独特的大学气质,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以追求卓越、引领社会发展为使命,成为社会文明和道德情操的高地。
三、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未来五年,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鼓足干劲,增强改革定力,聚焦改革核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创业激情深入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1.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始终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完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构建合理的层次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优势学科,使其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重质油化学等领域迈向世界一流水平;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积极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在国内形成影响力;强化地质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加强机械工程等支撑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水平,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
2.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本科生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教结合、产学融合的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推进继续教育,形成品牌优势。
3.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大学人力资源体系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培养领军人物为重点,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保障服务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善抓机遇、积极主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力争各类国家级人才达到50人;以各类科研平台为载体,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壁垒,组建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构建精准化岗位分类管理体系,完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为教职工提供多种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业绩考核与绩效分配制度,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断提高教职工收入。
4.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综合评价体系改革,提高科研质量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激励科技创新,培育产生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力争实现自然科学奖的新突破,获得5项左右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技术转移机制,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着力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国际联合科研机构建设。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实验室资质认证。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与使用,让科研人员能获得与业绩和贡献相匹配的收入。
5.深入推进开放办学,增强学校持续发展能力
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落实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共建体制,主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不断巩固与石油石化等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加强与油气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在中外联合办学上取得突破。提高外籍教师、研究人员、留学生的比例,扩大师资队伍国际影响力。加强和改进留学生教育管理,切实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主动担当、有所建树。
6.加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以宣传落实学校《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术委员会规程,健全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以接收东校园为契机,优化校园规划,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为牵引,强化精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机关管理效能。加强信息化建设,支撑和引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工作。深化后勤综合改革,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不断提升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丰富图书馆资源,加快推进数字档案建设和品牌期刊群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保障能力。服务师生需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让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
四、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再启创业新征程
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和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教育部批复建设近两年来,校区运行平稳有序,教师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逐渐进入正轨,生源质量总体向好,体制机制不断建立。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再次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一)克拉玛依校区的地位和作用
新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将为学校主动服务国家、社会和行业开辟新的道路,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和责任担当。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克拉玛依校区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校区将成为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校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优化学科结构,扩大学科覆盖面;有利于扩大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影响力;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类型;有利于推进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有利于全校学生实习实践、以及教师队伍的工程化背景训练。
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一项全新事业,面临着艰巨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在几千公里外的异地办学;来自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来自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重重困难;来自于两个校区师生员工思想认识尚未完全统一。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再次创业的激情,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以责任诠释初心,以担当承载前进,深入谋划校区的未来发展。
(二)克拉玛依校区的目标定位
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将克拉玛依校区纳入学校整体进行谋划和建设。按照“一校两区,两区一校”的思路,坚持差异发展、增量发展、互补发展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本部带动校区发展、校区助力本部发展的良好局面。
校区的发展要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区域定位,坚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面向世界石油石化工程应用领域技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能源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着力为“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在学校总的目标框架下突出工程应用特色,努力把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一流的高等工程教育示范基地。
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克拉玛依校区要通过5~8年的建设,完成基本办学布局。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办学组织和人才队伍,合理设置学院、学科、专业,积极搭建各类教学科研平台,建立健全校区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形成校区公共服务体系。
(三)克拉玛依校区的发展思路
鉴于校区初建,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国情特别是西部实际,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模式,加快推进克拉玛依校区建设。
要在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要求下,建立校区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赋予校区更多自主权,探索延伸管理新机制,逐步形成灵活、高效、开放、有序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突破常规,积极大胆地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办学,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要实行“共建、开放、融入”的办学模式,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驻疆企业参与联合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创校区发展新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一带一路能源研究中心”等机构、加快留学生资源开发,逐渐形成学校服务“一带一路”的新模式。
各位代表,同志们!从“九间房”的阡陌田畴到黄河入海口的盐碱荒滩,从军都山下的寂寥原野到克拉玛依河畔的戈壁热土,石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奋斗史。石大人血脉里传承着不畏艰险的基因,骨子里镌刻着迎难而上的品格。尽管前路漫长而艰辛,但我们坚信,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能继承和发扬石大精神,以昂扬的姿态攻坚克难,谱写再次创业、再创辉煌的崭新篇章!
五、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作风从严、抓执纪从严,强化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力争进入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行列。
(一)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党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补足精神上的“钙”。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行动计划。加强阵地管理建设,配齐建强工作队伍,严防校园传教和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为重点,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提升课堂育人实效。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为重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二)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意见,完善领导班子务虚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落实干部选任工作纪实制度和“凡提四必”要求为重点,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选好用好干部。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为重点,提高干部考核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激发干部的源动力。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廉政意识、提高业务技能为重点,实行“菜单式”培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果,不断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以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为重点,着力完善“双肩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机制等,提高干部管理监督的实效。
(三)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与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党组织委员会和系务会等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办法,完善下级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要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学术团队、专业方向中单独成立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师生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特别是大力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使之成为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引导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出更多体现我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实践成果。
(四)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预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研究制定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细则,用失责必问倒逼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发现和查处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进一步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敢于触碰党纪国法红线的行为绝不姑息,保持对腐败的“零容忍”。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不断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逐步实现我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要塑造与一流大学相匹配、体现石大风格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积极推进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安全文化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氛围。系统规划打造反映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具有教化意义,让我们的教师安教乐育,让我们的学生在书香中浸润、在文明中行走、在争鸣中深思。积极探索创新弘扬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的新形式新载体,积极推进校史馆、石油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创造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塑造具有石大特色、反映师生价值追求的优秀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
(六)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和谐美丽校园
建设和谐平安校园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多措并举,确保校园长期安全稳定。积极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切实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扎实做好离退休工作,改进服务保障,落实相关政策,发挥离退休干部积极作用。发挥共建企业和校友等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催人奋进,使命激荡人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根中国大地,坚定卓越追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朝着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