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勤奋——生命的密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杨晓霞成长侧记


  杨晓霞,女,1996年1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型143班学生。2017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并从全国5万名获奖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00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之一,其优秀事迹已在2018年2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是省属本科高校的唯一代表。参与《可再生骨骼材料的产业化》作品获国家立项,获得2018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保送至山东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特向我校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挖掘资助育人效力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性工作,并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勇担育人使命,开展富有成效的资助育人活动,培育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笃志虚心 术业专攻须一志
  勤奋是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一部壮丽的史诗。学习当为学生之本,勤奋则是学习最为踏实的方式。走进杨晓霞的成长经历,会深深感动于她勤奋为本的求学精神和谦逊严谨的学术修养。
  入学之初的杨晓霞对大学充满了好奇,想要去涉猎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事物,充分锻炼自己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于是她没有做过多的考虑便把学生会、社团、学生工作等等安排进了自己的生活。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她发现自己忙忙碌碌却不知所措,好像是失去方向的鸟儿,在空中胡乱地飞舞着,忘却了自己要飞向哪里。这种迷茫,让她不得不去自省——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经过反复的斟酌和慎重的思考,她选择了学校就业创业服务大厅,两年多的工作历练深深地影响了她在建大的求学之路,也让“严谨、效率、坚持”成为了自己在建大的关键词。
系统的工作体验和创新创业的思维导向,为她的专业学习开辟了全新的视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渴求驱动着杨晓霞在专业学习上不断探索。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杨晓霞格外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并借助学院开放实验室、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等有效平台,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三开设专业课程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当中,花费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努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并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最终获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除此之外,她意识到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和实践结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对专业的热爱驱使她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科研创新之中,所在的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深入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学有所成。杨晓霞在参加学院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中,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自己有关课题研究和团队组建的想法,学院为其配备了富有经验的专业指导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其参与的《可再生骨骼材料的产业化》作品获得国家立项,她坦言:“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学生能够在学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得益于学院班级导师、创新导师、朋辈导师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的搭建,更得益于学校、学院科学的学科建设布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实习实训部署,让自己能够有科学的学业规划和全方位的发展。”
天道酬勤 苦尽甘来方知对
  今年是山东建筑大学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第一年,杨晓霞以专业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推免资格。得知结果时,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骄傲或庆幸,因为她深知——机会只对进取有为之人开放。她的“幸运”更多地来自于多年的勤学苦读,来自于长期的刻苦钻研,如同再难的公式和装配图也终会在笔尖生花。在山东大学推免面试的前一刻她还抱着厚厚的专业课复习资料心无旁骛地学习。贴在她身上的两个标签成就了她被保送双一流高校的成绩——事事处方温润如玉和从心底流露出的坚定渴望。她以学习的态度来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谦逊进取,不断争取学习锻炼的机会,她的积极和上进得到了教研室老师和学院多位教授的赞赏和鼓励。当其他人享乐于大学宽松惬意的生活时,她选择了埋头苦学,课程教室或实验室里总是能看到一个孜孜以求的身影,这是一位特别热爱学习的学生,天道酬勤,因此杨晓霞获得了成功。
  她的生活看似平凡枯燥,机械工程的术语图画在外人看来瞌睡连连,而她将自己沉浸于其中,冥想一晌午,猫腰一下午,踱步一整晚,瘦弱的躯壳里裹藏着一颗强大而倔强的精神内核。“六十分万岁其实也过得去,把成绩考那么高有什么用呢?”这样可憎的想法也曾浮现在她的脑海,但曾经日日夜夜的努力又在提醒着她——现在选择松懈又怎么能够对得起曾经那个为了梦想奋斗的自己呢?反复的心里挣扎最终成就了她以学为本的坚守。“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的获得便是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寸草知恩 映雪情怀藏心间
  
  杨晓霞一直以来这样看待自己的大学生活:勤奋是最有意义的习惯。不管是否有课她都会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多回宿舍,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一直以来,严谨到有点较真的她肯钻研肯吃苦,面对荣誉,面对未来,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希望用她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长感悟去影响更多的同学。
  她回忆起自己担任新生学生辅导员的经历时,常常感慨颇多。当时的她竭尽所能地解决初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的问题,看到学弟学妹们就像看到当初的自己——充满迷茫又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学弟学妹们在晚自习沉迷于手机时,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去督促这群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并不善言谈的她一次次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苦口婆心,她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不忍心看着我们的“花朵”就这样迷失了自己,她只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这是她作为学院一份子的责任所在。从那时起,她一直努力地去接触更多的低年级学生,去解答每一个困惑,去安抚每一颗心灵,想要用自己走过的弯路、流过的汗水去提醒每一个奋斗路上的探索者,发现心中所爱,并为之努力前行。
  成绩优异,名列专业前茅;开拓创新,主持国家立项;甘于奉献,助力朋辈成长……细数杨晓霞同学的个人事迹,无不体现其志存高远之抱负、坚毅果敢之信念、勤于苦学之修为、德才兼备之品行。杨晓霞同学以实际行动和优异表现为自己大学四年的奋斗之旅上交了满意答卷,更是以学生视角呈现了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所形成的良好育人氛围。
结语
  
  四年,是雪山脚下丈量的青春;四年,是映雪湖畔流淌的记忆。杨晓霞的成长故事不因成绩而终止,不因毕业而停歇。无数优秀的建大学子把珍贵的回忆留在了母校的每一个角落,也带着母校厚积的祝福和深藏的只会坚定地走向未来的奋斗之路,让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让建大情融入家国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