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三育人”先进个人(排名不分先后)

张汶军,教育学院行政秘书。主要负责学院人事、科研、专业学位、涉老事务、留学生管理及学科建设、信息化、国际化等具体工作。做事认真踏实、兢兢业业、积极上进、勤奋好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两年来先后协助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项目两项,协助出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8卷本。对师生能以诚相待,尊老爱幼,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田媛,心理学院副教授。她教授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为我校教学创新示范课程,先后获得湖北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第九届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她研发的 “微助教”互动平台,已惠及全国170多万学生,完成600余万次课堂互动。曾主持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著作、译著4部,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多篇。

汪颖,心理学院财务秘书。坚持为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服务,为每一位教职工服务,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顺利完成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涉老工作、年度缺岗聘用工作、博士后流动站日常管理以及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预聘制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的聘期考核等工作,以优异的服务质量、友善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原则,促进了学院工作水平的提高,在2017年年度履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赵娜,文学院辅导员。她注重思想引领,平均每年完成与学生的谈话达到200多人次,帮助学生做好就业指导,致力于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任职期间,做到了学生工作零投诉、安全事故零发生。此外,她还担任文学院思政联系人和资助联系人,做好学生奖助贷各项工作。先后参加全国第80期辅导员培训班、湖北省第14期学生工作骨干培训班、学工部赴台交流等活动,公开发表了4篇专业论文。

王洪涌,文学院副教授。作为教学委员会委员,她负责大学生科研立项审核、中期检查及结项等工作,组织专业讲座,为学生海外教学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基地班班导师和研究生导师,她兼顾学生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责任,主动关心学生,舒缓情绪压力。在教学研究方面,她曾主持多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和学校留学生项目,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还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工作,在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主讲“汉字解密”节目。

陈静,文学院教学秘书。在繁杂的工作中,她认真高效地处理教学常规事务,协助领导拟订和落实全日制本科生的具体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参与教学研究及学生各项科研竞赛,完成各类学生科研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项答辩等工作。同时兼任学院工会女工委员,积极做好工会相关工作,推动“三八”妇女节服装秀、校巾帼文明岗申报、市三八优秀集体申报等工作的圆满完成。在生活中严以律己,以诚待人,得到学生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张靓,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行政秘书,兼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党支部组织委员。她能扎实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做好财务报账、国资管理、宣传联络、后勤保卫等日常工作。同时,她致力于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助力各项学术科研活动的组织开展。每年至少承担两场以上大型学术研讨会、学生论坛活动或研究生暑期学术研习营的筹备组织和会务工作,深受领导、同事及学生的信赖和好评,在2014年、2016年的年度履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丁琳,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她热爱本职工作、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增强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先后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多项,获批6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创新项目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项目,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先后承担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连续多年获评“标兵研究生会”。

熊富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他一直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工作,还积极担任恽代英菁英学校班主任、湖北省青马工程学员理论指导,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工作中的思想引领和示范作用。曾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入选2018年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教学事迹曾被《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武汉晚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邓红平,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她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廉洁从教、严谨治学。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科研水平,聘请实验经济学知名专家,创建校实验经济学实验室,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并撰写实验经济学论文,为学院和学科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文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曾主持2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纵向课题。身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和高水平学术组织协调人与组织者等职务。积极为我校多支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辅导,其《创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被立项为学校创新创业主干课。任职工商管理系系主任时,他凝练工商管理学科方向,积极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大力提高了工商管理学科水平。

侯焱华,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教学秘书。十余年来她一直从事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做到管理思路清晰、执行结果高效、服务态度良好,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学生利益为重,为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竭诚服务,切实做好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赢得了全院教职工和教务处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2007年、2008年、2011年、2012年和2015年 5个年度履职考核中均为优秀,获评2012-2014学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陈刚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曾任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01301班班主任,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指导学生规划学业、参与科研、投身实践。他曾指导十个学生团队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批多个A类和B类项目。他注重对学生竞赛能力的培养,指导7个学生团队参与各项竞赛活动,荣获各项荣誉奖章。曾获评学校 “优秀班主任”、学校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共青团湖北省委“先进工作者”。

林志军,公共管理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她坚持围绕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牢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她始终坚持“不因事小而不办,不因事杂而乱为,不因事难而怕为”的准则,踏实做好每一份工作。在16-18年度共完成十项重大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学院各部门工作,落实各项目标管理任务,保证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她勤恳工作的服务精神得到全体教职工的充分肯定。

刘华,法学院教授。她是学生心目中的灵魂导师,近5年屡获全国法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案例”、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及我校授予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科研园丁”“博雅计划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她对法学学科建设和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卓越,其团队深度参与了国家立法及顶层政策设计等重要工作,所提供的立法和政策建议有21份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湖北省以及武汉市政府的有关部门采纳使用。

江立华,社会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口学会副会长。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大专项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出版4项专著,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等权威期刊和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潜心教书育人,指导的4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学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

傅利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任教18年来,她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化为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和对教学工作的强烈责任。努力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软实力准备,帮助学生提高情商智慧,增强服务意识和分享意识,培养学生包容心和耐心。她积极上进,不断增强专业素养,曾两次出国访学,发表论文数篇,编著大学英语相关教材10本,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参加省级教研项目和其它研究项目多项。

高苏,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作为一线大学英语老师,他坚持恪尽职守,敬业爱生的职业准则。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延伸拓展资源建设,积极钻研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材料,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他注重突出教学重点,强调课堂内容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课后认真及时地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此外,他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曾任外国语学院工会委员,负责青工和宣传,代表外院工会在学校工会作年度工作报告。

齐颖,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她所建设的数字化课程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B类课程。她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曾发表《中国本科院校韩国语语言学教材现状分析》等3篇科研论文,出版《韩汉语法对比研究》著作1篇,并参与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通过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做到了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留学、科研立项等多方面的问题。

曲红霞,外国语学院党务干事。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承担外国语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发展对象的政审工作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预备党员的考核与鉴定工作,在党务干事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作为外国语学院老年工作联系人,她用饱满的热情为生病住院的老同志服务,定期与离退休同志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节日慰问工作。因表现突出,在2017年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先进老年工作者”。

闫春梅,外国语学院教授。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她负责的“英语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究”获得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她积极为教师们提供学术指导,为学生创建国际交流渠道。在学术方面,发表了6篇国际期刊论文,担任12个国际期刊匿名审稿人,参与多所大学组织的国培计划。

张静,外国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注重学生思想引领,通过政治理论、典型案例等形式,对广大学生党员进行精心培养。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活动,首创了全校基层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教育管理中注重专业文化育人,将学生工作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突出学科特点,围绕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所组织的“金牌系列”活动备受好评。曾获“优秀共产党员”“重视共青团工作领导奖”等荣誉。

刘震,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一直以实际行动履行“爱生如子,爱院如家”的学院传统,坚持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备受学生爱戴,承担的本科教学工作量一直位居学院第一位。注重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提升科研能力,坚持在教学改革研究中传承创新精神,获批“《新媒体研究》课程建设”教改项目。曾发表《新闻中央厨房与教育中央厨房———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的教育融合的逻辑和路径》等多篇教研论文。

童名文,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副主任。始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主动承担“思政育人”工作。在教学中秉承“授人以渔”的宗旨,钻研教学教法,通过营造生动轻松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积极投身学院党建工作,认真履行“双带头人”角色。近年来,潜心科研工作,完成或正在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公开发表SCI、EI检索论文7篇,重点期刊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余红亮,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办主任。主要承担学院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协调等工作,积极支持各类师生学术活动,做好台前幕后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了师生学术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日常管理中,他通过组织暑期学生住宿、教师工作室改造、研究生机房管理等工作,使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担任湖北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秘书长工作期间,为我校师生与省内外高校师生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了教育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卢新元,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他立足本科教学,创新教学形式,落实各项教学任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丰富学生实践经历,积极推广新生研讨课和学生进企业模式,与远光软件公司、光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武汉市当地信息科技企业建立广泛联系。同时兼顾研究生教育,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篇,其中自科委认定A类期1篇,B类期刊2篇。曾获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

蒋可鸣,信息管理学院辅导员,兼任学院团委书记。她重视学生思想引领,指导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造信息管理学院E系列团学活动。推进学院创新创业及挑战杯培育计划,累计所带学生近80人次获得创新创业类国家级奖项,近200人次获得创新创业类省级奖项。先后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组织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曹东平,体育学院教授。他积极上进,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做到能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教学中能做到以生为本,做好教学各环节重点工作规划,对学习困难户进行一对一辅导,鼓励学生做到自信、自觉、自省,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对于工作,有责任心且敢于担当。他以尊重、包容的心态对待生活,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宽容之心待人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甘宏玲,体育学院教学秘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素养,多年来在教学秘书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从未请过病假事假。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呵护学生成长,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长期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甘”于奉献、“宏”扬正气、“玲”会真理。

李勤,体育学院辅导员。她立足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曾于2018年4月被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特聘为“春晖使者”。她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赛事,所带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中多次获得荣誉。担任体育学院团委书记以来,打造学院特色团学工作,2017年获评科学文化节“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获“校级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吴凡,音乐学院副院长。作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她坚持用学科带头人的高标准严格自律,秉承“细节入手,切实办事”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拓展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学院招生考试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内多所高校教育部项目评审工作,被聘为国家人文社科哲学项目(艺术类)评审、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曾获湖北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万莉,音乐学院讲师。坚持“艺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导学生“学艺必先学做人”。2018年,作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一员,多次赴丹江口、浠水等地慰问演出。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歌赛”铜奖、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民族唱法教师组金奖、湖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得金奖。

叶雷,音乐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坚持将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组建的“百生讲坛”获得团省委立项建设。通过建设“星愿基地”等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志愿服务中,先后获“全国优秀团队”“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洪山区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同时,他坚持线下教育与网络教育紧密结合,大力加强学院新媒体育人平台建设,先后入选学校十佳微博、十佳微信。

潘珞琳,美术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党建团建、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实习创业就业等全过程,不断完善学生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贫困生资助等制度,逐步形成良性的助学机制。积极开展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讲座,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现已有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学院。精心组织校园文化阵地,在全国首创以漫画形式解说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小桂小爱看两会》《小桂小爱看十九大》系列专辑。(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