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红旗渠让我更加心明眼亮


  红旗渠,我景仰已久。红旗渠这样的奇迹为什么会出现在林县?杨贵为什么能带领林县群众修成红旗渠?红旗渠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有哪些启迪?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这次与学员们一起走红旗渠现场、观红旗渠话剧、听红旗渠故事、看修渠人回忆、唱修渠时红歌、进守渠人村庄,实地感悟红旗渠精神,令我十分震撼,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林县(现林州市)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是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独特的地形造成这里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百姓靠天吃饭、十年九灾;恶劣的生存环境、多元文化交融,造就了林县人鲜明的地域性格特征———好勇、尚气。我想,大概是当时为求生存找活路的内因,加上“战天斗地”“大干快上”的外在氛围,促成了红旗渠这样的奇迹出现在林县,这不是偶然,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红旗渠精神闪耀着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的担当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可以说,红旗渠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是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承载着林县人民梦想、见证着林县人民幸福的一条生命之渠。我认为,新时代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关键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一心一意为了百姓,才能赢得群众支持,才能带领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昔日林县、今日林州能够从河南最穷最苦的县,华丽转身为河南省“十强县”,其中关键一条是历届县委牢记宗旨、因势利导,团结带领人民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要向杨贵和谷文昌学习,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二是坚持学哲学、用哲学。上个世纪50、60年代,林县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杨贵带领县委一班人准确把握林县最大的县情,抓住了主要矛盾,定下了“境外找水、引漳入林,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的工作方向,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10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让林县人民彻底告别了缺水的日子。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敢于直面现实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坚持目标导向一抓到底、抓牢抓紧。
  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修建红旗渠是县委的决策,但顺应了民心、汇聚了民力、集合了民智,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典范。《“引漳入林”动员令》一发布,群众奔走相告,整个林县沸腾,群众真心拥护,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带工具、自带粮食,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千人千双手、万众一条心”,父亲牺牲了、13岁的儿子上,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场景啊!它告诉了我,要时刻牢记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无穷的伟力!联系当前自己做青年工作,必须深入青年,扎根青年,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把握青年脉搏,引领青年风尚,以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增强团的工作吸引力凝聚力,真正担负起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
  四是坚持立志做大事、不刻意追求当大官。政声人去后。焦裕禄、谷文昌之所以被树为 “县委书记的楷模”,杨贵为什么活在林县百姓心中?因为他们都没把自己当作官,他们当县委书记唯一的特权就是冲锋在前、竭尽全力为百姓操心办事。他们之所以被后人记住、受后辈景仰,不在乎他们当了什么级别的官,而在于他们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来到红旗渠,杨贵住进了我的心中,他的共产党员责任、共产党员情怀、共产党员的坚守令我景仰,他布局谋篇的气魄、实事求是的精神、见微知著的远见令我叹服。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教诲,立志做大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立足实际,顺应人民,践行宗旨,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的业绩。
  五是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刚开始,林县县委对“引漳入林”工程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提出“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不切实际的号召,工程开工后出现过 “领导指挥跟不上、技术指导跟不上、物资供应跟不上、后方支援跟不上”问题,特别是山西段盲目施工,群众意见很大。杨贵及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敢于担当责任并进行自我批评,团结跟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起工作,及时召开了“盘阳会议”进行重大决策调整,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勇于和善于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炉火越烧越旺,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和宣城答卷,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让我更加豁然开朗、心明眼亮。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主题,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再解放、改革创新再出发、体制机制再完善、作风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建设发展再提速。青年作为引领风气之先的力量,要进一步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把握好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力将宣城的美好蓝图在自己手中变成现实。这是当代宣城青年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我校2018年度第 1期全国团市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团安徽省宣城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