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钱松:两种风格妙解楚汉逐鹿


  “好,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相比较刘邦,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怀念项羽?”他急促地向前迈出几步,双手交握着向前微伸,身体也随之弯腰前倾,眉头微蹙,眼睛里突然爆发出激昂的火花,语气带着些许引导和些许神秘,“为什么人们往往对悲剧英雄更为偏爱?”他停顿数秒,尾音里尽是对回答的期待。同学们不由陷入沉思,细想对悲剧英雄的态度确实有几分“奇怪”,但大家又难以梳理出具体的原因。
  这大抵便是钱松老师的魅力。他总能从原本枯燥乏味的古代文学史里,从纲目复杂的理论说明里,提炼出让同学们有共鸣的话题,牵引着同学们跟随课堂的节奏来进行思考和交流,而这些话题背后所蕴含的文学赏析和辩证思维才是他真正想教授给同学们的。课本之中,西楚霸王项羽跌宕的一生被系统地罗列在书页上,而钱松老师选择带着我们,透过这些平淡的史料记录,去探索文字背后的鲜活,去触摸一个英雄的灵魂,以及这个灵魂之所以在古代文学史的滩涂上闪亮的原因。
  停顿了数秒后,钱松老师将悬念拉至最高点,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愈发强烈,屏息以待他后续的说明。钱松老师自信地笑了一笑,转过身,将双手背在身后,手中把玩着一支粉笔,就势闭上了眼睛,在讲台上来回踱步,一段如诗的阐述从他口中娓娓而出,楚汉争霸的高潮就这样倾泻在大家面前,一片恢弘:“四面楚歌,那是英雄末路的现实,江东父老,那是末路英雄的遗憾。当项羽选择拔剑自刎的那一刻,一代枭雄走到了他的尽头。我们可以说他是勇敢的,自刎是为了捍卫尊严,绝不做对手的阶下囚;我们也可以说他是软弱的,自刎是为了不再面对这场倾尽一切的豪赌,以及豪赌之下的输尽一切。但是正因这种人性的矛盾与复杂,对大多数人而言,项羽的悲剧就远比刘邦的成功更有代入感,更能激发我们的共鸣,才让我们更能在项羽身上看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便是后人多思项羽的原因。”一幕英雄倒下的悲凉被钱松老师渲染出来,同学们正专心听着,钱松老师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眼神扫过每一位学生,嘴角上扬,脸上的笑容颇有几分玩味:“当然这也不代表所有人,我们班上有没有人是喜欢刘邦的?”几位同学摇摇头,《史记》之中对刘邦的描写可不太像一位正人君子。“其实刘邦这小子也不错,要是刘邦和项羽都发一条朋友圈,一首《大风歌》,一首《垓下歌》,我敢保证,刘邦的赞一定比项羽的多!”他一说完,哄堂大笑,不仅仅是钱松老师戏说的幽默,更是从诗化的阐述直接过渡到戏谑实在让人捧腹。
  一堂中国古代文学史,钱松老师像一位武功出神入化的绝世高手。他三言两语带动起活跃的气氛,从文学性阐述到幽默戏谑,无缝切换,好似能文能武,一旦施展起来就是一个历史的江湖。 汉语1701董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