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编者按:当前,学校正在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这就首先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为此校报特开辟专栏,邀请专家畅谈科学发展及和谐校园建设,期以它山之石,磨勉励之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而且也是我们党适应新的形势,在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基础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发展原本就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具有质变的运动。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可以做如下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辨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事物辩证发展的产物。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对三十年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对三十年成就的超越性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顺应时代的召唤,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规律的前提下,针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指导性、纲领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批判以往各种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科学的、辨证的发展观,它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国人民继续沿着正确的思想解放的道路不断前进。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对发展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科学发展观在充分考虑我国阶段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和人的发展;既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既注重城市发展,又注重农村发展;既注重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又注重中西部的发展;既注重人的生存与发展,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和共存。科学发展观说明我们现在对发展概念的理解已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盲目发展和单一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也提到,“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离开人,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忽视人的社会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关注民生、关注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的改善,关注对人的终极关怀。这既是我们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体现矛盾规律的发展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由于我国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还比较突出,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社会发展程度还不高。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矛盾,二要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矛盾。在现阶段,我们国家突出的矛盾有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经济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等。科学发展观提出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矛盾,就是首先要认识到矛盾存在的必然性,然后在统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地解决这些矛盾。当然,解决这些矛盾的核心和前提就是发展,就是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成果来说明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自建国以来发展的得失成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实现我国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