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瞄准前沿耕耘人生——记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肖长发教授





  肖 长 发(195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我校副校长。我校材料学科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和高新技术纤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有机高性能纤维及功能纤维成形理论与制备技术、纤维结构与性能关系等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桑麻科技二等奖等。1993年曾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199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天津市“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授衔专家等。
  肖长发教授,虽然是副校长,但是待人随和,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使和他初交的人,不感到丝毫的拘谨,非常亲切。他的亲切随和总是使采访和谈话气氛很轻松,给我们这些年轻人以鼓励。
勤奋不息做科研
在从事行政工作的同时,肖长发教授充分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进行科研工作。在办公楼里,经常是天很晚了,他的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周末及节假日,在实验室里可以经常看到他指导科研团队探索着科学的奥秘。他的孜孜不倦,勇于创新,结出了一系列科研硕果。
  近些年,肖长发教授一直潜心研究化学纤维成形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他理论功底扎实,专业视野开阔,学风严谨求实,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例如,首次对国内外工业规模生产的热致性液晶聚 (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萘-2-酸)纤维结晶结构进行了标识,建立了其结构模型;阐明了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凝胶纺丝-超拉伸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成形原理、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揭示了有机高性能纤维材料轴向压缩变形机理;论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本征导电聚合物/合成纤维材料的两相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形态结构;攻克了后交联型吸附功能纤维的纺丝成形的关键技术;提出和建立了中空纤维膜多重微孔结构的设计、构建、重组及优化理论;开发了全新的弹性功能中空纤维膜和熔融纺丝法的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等,为我国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肖长发教授主持的 “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开发出全新的具有界面孔特征的聚氨酯系功能中空纤维膜。研究人员攻克了熔融纺丝法纺丝致孔的关键技术,制备出压力响应型中空纤维膜及其成套装置,相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纺织、化工、食品、电力等行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年处理各类水体超过1000万吨,回用率大于80%,年节约用水800万吨以上。近3年,新型“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的相关产品已累计销售19350万元,新增利润3240万元,新增税收1163.85万元,有力地提升了我国中空纤维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2008年的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肖长发教授先后主持完成的科技部863、973,国家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解放军总后、中石化集团等项目有:“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研制”、“军用高性能纤维材料研究”、“高强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多孔吸水聚丙烯腈纤维研制”、“新型导电纤维材料研究”、“后交联-水解型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共聚甲基丙烯酸长链酯纤维及其与油性有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智能中空纤维分离膜及其应用研究”、“压力响应型智能中空纤维分离膜研究”、“纳滤中空纤维膜研究”、“熔融纺丝法高性能PVDF中空纤维膜的基础研究”等20余项。他作为负责人正在进行科技部863重点项目 “高性能聚烯烃中空纤维超/微滤膜制备关键技术”、以及天津市首批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高性能分离膜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等,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千万。
  肖长发教授曾编著出版《纤维复合材料》、主编《化学纤维概论》、参编《特种纤维与改性纤维》、《纤维新材料》、《Fab-rictesting》等书籍,并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和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含国际发明专利)。2003年“高性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坚持‘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理念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化学纤维概论》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三等奖、2005年“高性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获桑麻科技二等奖、2006年“智能中空纤维分离膜及其应用研究”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 “压力响应型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2008年 “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诲人不倦育英才
肖长发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化纤工艺学”、“纤维素与粘胶纤维”、“聚合反应工程”、“高技术纤维及进展”、“高聚物流变学基础”、“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等课程,目前仍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一定的课程。他做事的态度总是特别认真,比如给研究生上课的课件,每年都要补充很多新内容;他总是尽力把自己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最新的成果介绍给学生;为了找到一幅合适的插图来说明深刻的理论,废寝忘食对他而言是经常的事。辛勤的耕耘带来的是丰硕的收获,他的教学获得学生和同行的一致好评。1993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标兵,同时晋升教授。
  肖长发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满腔热情。他的博士研究生金欣谈到,她对导师的第一印象是导师谦逊温和的人格、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工作风格。她说:“导师不仅从生活上关心我们,而且将科研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同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导师的鼓励、严厉和压力。正是导师的鼓励使我们在失败后又有信心重新开始,导师的严厉鞭策我们不断进步,导师给我们的压力使我们的潜能得以开发。”他的博士研究生封严,从硕士到博士,再到他创新团队中的成员,已经跟随导师超过十年的时间了。她说:“在这期间,肖老师用言传身教影响、教育着我以及他所带的每一个学生。在我们对研究方向把握不准的时候,肖老师用他对科学前沿敏锐的洞察力帮助我们选择具有创新性和特色的研究课题;在我们实验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肖老师用他严密的思维模式和广博的知识指导我们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在我们有所懈怠的时候,肖老师用他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激励我们克服惰性,继续前行;在我们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肖老师由衷地为我们感到高兴,同时忠告我们科学研究永无止境。”他的博士研究生胡晓宇谈到,在课题研究中,肖老师不仅在理论上给他们年轻人以指导,还经常深入实验室,带领年轻人一起进行科研攻关,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胡晓宇说:“平时肖老师稍有空闲,就会打电话到实验室,询问我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与我们沟通,把他想到的新思路与我们交流和分享。他的精力从来都是那么充沛,他对科学研究的活力、对事业的执着经常使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到汗颜。肖老师治学是非常严谨的,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论文,他总是不辞辛劳地逐字修改。”
  肖长发教授的努力耕耘,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例如,他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三维网状结构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吸油性能研究”(作者封严)和“熔融共混和溶解-涂覆型导电纤维研究”(作者金欣)、2007年和2008年连续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后者还被提名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指导的许多优秀毕业研究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谦虚随和受人敬
肖长发教授作为材料学科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他特别注意遵循科研工作的规律和工作方法,非常善于团结各学科的同志一起工作,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大家对他的评价是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百折不挠、不避困难,宽容大度、温文儒雅,谦虚简朴、自然随和。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作为副校长,他有着很繁忙的行政工作,所以他的科研团队成员都已经习惯了在早晨上班前、晚上下班后、双休日里召开研究例会,讨论课题进展。这种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不仅使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激励、鼓舞着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个人。
  作为校领导,他待人随和,使人倍感亲切。作为教授,他对教学以严谨著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对求教者热诚以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作为专家,他崇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勤奋不息做科研,孜孜不倦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