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岂可年少负韶光
———读《活着》有感





  活着对你意味着什么?
  在余华的《活着》里,活着可能就是意味着福贵的一生。中学读这本书,觉得那是一个故事,那是一段孤独的老人用一生演绎的史诗;而如今读此书,翻开书是他的一生,合上书便是你满页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愈加不喜欢那些由华丽辞藻堆砌而成的文篇,而那些扎根于社会现实,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更会引起我们的反思。余华在这本书的自序里面写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批判的真理。读罢你会明白,《活着》看似写的是一位老人的一生,但其实它向我们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关于他的一生,是由文篇开头一位收集民间歌谣的旅人向读者展开叙述的,在那个充斥了知了与阳光的村庄里,在那个晚风阵阵的田野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为我们说着他历经一生的故事。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是小说末尾福贵留在晚风里的歌,或许唱的便是他的全部年华。年少纨绔,纸醉金迷,将年华虚度于市野,把责任抛却于脑后。他或许很好地表现了民国时期旧地主阶级的没落,正如他的父亲始终对于“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和那份“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就像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变故,父亲的去世,妻儿的离去,都给他的人生添上了令人悲戚的一笔。妻子的归来使得他终于有了完整的家庭,而他的母亲却在他身处战场时与世长辞。逝者已矣,生者且要存活,他伴着妻儿一起在那个并不稳定的年代里过活了百孔千疮的十几年。
  动乱的时代赋予人民的往往是无尽的苦难,而我们在这部小说里,或许能够看尽一个普通人所能承受的所有不幸。中国人常说,世上最令人悲恸之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凤霞难产而死;有庆为县长夫人输血抽到丧命;女婿二喜施工而亡,而死神也并没有怜悯他的家珍,就连外孙,最后也离他而去。此类种种,皆是人类不可承受之轻,而福贵还是凭借着精神力量与那片土地一起荒老过去。
  我们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可能会从心里责怪作者怎么会把一个人的人生写得这般凄惨,而回想起来其实之中也不乏令我们心感美好的部分:家道败落妻子从娘家带着儿子回到他身边;成为佃农后他被抓去经历过国共内战,从弥漫着枪林弹雨的硝烟中存活下来;凤霞在如夏花一般的年纪里找到了好归宿。这是余华先生给我们在那个年代里留下的温存,他让我们看到不幸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生命中的幸运。我们常常叫喊着要面对现实,可或许现实往往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正如余华在本书的自序中写的那样: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在这部小说里生命里难得的温情都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生命的余光在精神的支撑中愈发显得黯淡与无力。
  这部经典之作被美国短篇小说家艾米丽·卡特称之为一部“永恒作品”,而余华本人也因这部小说于 2004年 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可能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老人的故事,这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通过写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所折射出的整个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国共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只是把伤痛加在了一位贫苦农民代表的命运里。当我们看到在夕阳的余晖里,一位老人孑然一身地牵着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携着余生缓缓归去的场景时,隔着纸墨的我们都感受得到空气中弥漫的绝望。
  生命本就是厚重而又沉痛的,余华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我一直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你我可把青春过成诗歌,余生用来平静地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