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聊城大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


  “我们已经很忙了,尽力了,但学生仍然不满意”。这种来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抱怨,这种“供给”中存在的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一定程度的存在。
  聊城大学从2015年开始,把一线辅导员的“能力建设”作为补齐“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短板展开突破,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能才有为,有为才有位”“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建设要求,成效显明,受到师生好评和公众关注。
  辅导员专家化,保障教育高度2016年为聊城大学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年”。同年11月,学校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如期举行,先后进行了 “博文写作”“案例分析”“谈心谈话情景再现”和“基础知识考试”四个项目的比赛,在2015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广大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时事政治等方面知识;博文考试要求参试辅导员在半小时内围绕“大学生校园不良网络借贷”主题,就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博文。考试命题的高度针对性,保证了考试效能,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首届能力大赛第一名的获得者于娜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每一项比赛,都是一场透明的考验,遛晒出我们辅导员目前的工作能力水平,它让我们紧张;但全部比赛下来,它更是一场全面系统、科学的升华性训练,指明了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让我们感觉很受用。比赛项目的设计很有针对性、实效性,就是看辅导员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全不全面,过不过硬,能否让教育对象满意。”
  校党委副书记王强在总结会上强调:“广大辅导员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用爱心与责任谱写辅导员事业的新篇章。”
  着力实施辅导员名师引领工程。2013年聊城大学“唐玉琴工作室”入选山东高校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聊城大学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创建了“聊城大学辅导员协同创新社区”,重点建设了“学风建设工作室”“女大学生教育与指导工作室”、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 “三创”工作室、孤儿学生群体的“馨家园”工作室等12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共同特点是在做好专门工作的同时,注重对专门工作领域的理论研究。 “当前形势变化很快,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又很多元。一线辅导员队伍的高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辅导员要成为‘始终有办法的人’”。在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张乐方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是干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聊城大学着力通过培训、竞赛、工作室建设等渠道培养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使他们葆有对青年大学生的引领感召力,也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葆有高度。(下转2版)
(秦治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