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磨难,成长的垫脚石———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记录的是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七年生活。29位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
  习近平回忆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那些“上山下乡”的劳苦,那些贫苦农村的穷苦,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知青的苦,对我们90后来说,是上一辈老人口中的一个故事,是书本上的一段记录。但是,能在磨难中淬炼后仍可以前行,把磨难作为成长的垫脚石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
  我们大学生要向习近平学习,把学习当做生活的必需品。去梁家河的时候,习总书记带了两箱书,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读砖一样厚的书。在其他人将精力集中于口腹之欲时,读书学习是他的精神追求。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在国家需要我们的专业知识时,我们能够站出来。我们要把学习当做一种精神追求、一份社会责任、一项事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素质。
  我们大学生要向习近平学习,端正态度、踏实做事。七年上山下乡生活,有人设法回到了城市,有人怨天尤人。当时,习总书记的父母正被批斗,他自己也被打压中。但他仍心系老百姓,不管是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还是到赵家河村做社教工作,都踏踏实实的完成。在当村支书一年的时间里,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等等,也都是为老百姓服务。我们大学生正处于奋斗的阶段,我们要端正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积极奉献社会,才能在以后的将来有一段值得纪念的回忆。
  我们大学生要向习近平学习,学会吃苦、迎难而上。从城市到农村,生活习惯的大变化,让15岁的他受尽苦头。可是,“跳蚤关、劳动关、饮食关、思想关”,他都一一克服了。七年的农村生活让他更加了解农民百姓,对脚下的土地也有了更切身的理解体会。所以我们要不怕吃苦、迎难而上,才能在磨难中更好、更快的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进入我们的视野中。而他的这种“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精神更是他在七年知青岁月中最大的财富。
  我想,每个人在人生的磨难中保持学习的虚心、向上的决心、奉献的爱心,生命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人生也会有无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