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所学校,一份情怀


  姜永斌和傅庭英夫妇是农大的退休教师,但两位老师教学生涯的起点并不是农大。他们毕业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毕业后留疆工作,并在新疆度过了十余年的教学生活。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但1981年的一天,两位老师做出了一个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的选择,1981年调来山东农大。
  那个年代的农大,“教师工资低,住宿差,生活艰苦;学生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回想起之前的生活,两位老师也很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佩服自己放弃新疆已有的安定生活,毅然决然地服从组织调动来到农大。在随后35年的教学工作中,傅庭英老师教授的课程主要有农产品贸易和市场学,曾参与编写《农产品价格》一书,并担任《市场营销》一书的主编。姜永斌老师致力于提高课堂质量,勤勉负责,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两人全心投身于农大的教育事业,为农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傅庭英老师曾担任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教育家卜宪基教授的助教,起初,傅老师只是帮助他干一些杂活,整理一下他的教学资料和课堂讲稿。随着接触的时间变长,卜宪基教授认真负责的态度越来越深刻地印在了傅庭英老师的脑海里,激励着她成为一个像卜宪基教授那样优秀的教师。有一次,傅庭英和卜宪基教授去济宁给当地干部和企业领导讲课,当时已经教了好几年,她自己也开了好几门课。可能正因如此,自己觉得不再是刚开始时帮教授打杂的小姑娘了,心态开始变得浮躁,再加上这只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公共课,所以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去参观游玩,放松自己。但卜教授却依旧认真备课,直到晚上十点屋里的灯还亮着。“从那时候开始,每当不能沉心静气教书的时候,一想起卜宪基教授伏案备课的身影,心中就充满了力量。”傅老师感叹到。
  姜永斌老师也对当年的老系主任卜宪基教授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卜教授注重实践教学,时常将这一思想灌输给系里的老师们,并安排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毕业实习,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威海文登位于鲁东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现代化显著;聊城位于鲁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水平低。在卜教授的安排下,姜老师多次带领学生对两地进行实践调研,不仅掌握了山东农业经济整体发展的态势,还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中培养出了深厚的师生情感,切身体会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年复一年,迎着这个城市的春风秋雨,日复一日,伴着莘莘学子的茁壮成长,姜永斌和傅庭英老师与农大的情感,就在看似最平淡的教书育人的生活里变得深刻。如今两人都已经退居二线,却仍关心着农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他们告诫当代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关注市场和社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人做事脚踏实地,不张扬,不幻想。他们还教导如今在农大工作的女儿,讲课不能依赖于课本和课件,要加入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一点一滴的指导学生实践和应用。
  傅老师和姜老师在农大的三十年,正是农大发展壮大的三十年,他们见证了这里的农经专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经管学院,见证了农大从当初的山东农学院成长为如今跻身山东省重点高校行列的山东农业大学,见证了一代代学子秉承着“登高必自”的校训走向光芒万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