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视民如伤


  27年前的秋天,我奉命到山东庆云县担任县委书记。工作了半年多之后,与县直机关的许多同志都比较熟悉了,大家都愿意跟我套近乎。以县委书记的身份,出现此类情况也不难理解。但是,我深深地知道,对大家投来的目光,不能一个模子对待。故此,对一些来汇报工作的同志,只要能抽出时间,能听一听他们对工作的想法和建议,一般都热情接待,细听之,思考之,分析之。
  有一天,我刚从南周村一家违规生产鞭炮、导致一对青年夫妇在猝不及防的爆炸中丧命的现场回到办公室,突然有人要见我,说是汇报工作。来人一进门,我就知道这是一位老林业局长,北京人,当年为了支援贫困地区才来这里工作的,而且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我还以为老局长来谈谈林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呢。没想到,老同志一开口便说:“咱们这个县多年没有这么一种上下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局面了,我马上就到退休年龄,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想让你给出个词儿,我给你写几个字”。我一听就乐了,我可不是书法圈里的人,更出不了什么可以供书家挥毫的文词。就说,我也不懂,别让我为难了。可老局长非要让我说几个字,我一看老同志挺诚恳,又想起了那家遭了灾难的农民还抛下了三个孩子,我心里正难受。就顺口说,那就给我写个 “视民如伤”吧!没想到,这四个字竟把老局长难住了。他说哪几个字?我给他写了一遍。老同志看了一会儿,略带难色地说:有个 “伤”字不太好吧。我一看老同志没弄明白四字含义,就对他说: “领导干部要把老百姓遇到的闹心事和各方面的困难,像呵护自己身上的伤口一样才行啊”。我告诉老局长,这四个字出自 《左传·哀公元年》: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我这么一说,老局长恍然大悟,原来书记你是借书明志呀。我说我倒没有那么高调,只是觉得自己就是农民的孩子,必须把百姓的事办好才行。我又与他谈了准备从我开始,县、镇和村里的三级书记,每个人领养一个孤儿的打算。老局长一听,上来抓住我的手说: “王书记,我终于知道什么叫视民如伤了,你放心,我一定把这几个字写好。”
  一周之后,老局长把写好的字送给了我。我细细地审视着,琢磨着,一种接受父老乡亲深深叮咛的感觉陡然袭上心头。我没有裱糊,也没有悬挂,只是把那幅字珍藏了,作为一种对书写者的尊重,更作为对全县父老乡亲们一种承诺,我把 “视民如伤”的古训,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严格地要求自己。
  2016年6月30日,庆云县为了纪念党的生日,把当年我们三级书记领养的三个孤儿和后来加入到我们帮扶孤儿行列的北京一位叫张玉柱的先生全叫到县里,我也去和孩子们见了面。如今,三个孤儿都已为人父母,除了我帮扶的那个老大没考上大学、在辽宁开饭店外,他的两个妹妹大学毕业后都在东营就业,姊妹三个日子都过得不错。北京门头沟一所中专学校里的老校长,已经七十多岁,那天晚上,我看着孩子们给他深深地跪下,我心底那幅 “视民如伤”的墨宝,突然变成五个金光闪闪的“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党培养教育出来的先进分子,不仅要有 “视民如伤”的情怀,更要有扑下身子为民拉犁的孺子牛精神。
  参加完那次庆祝党的生日的活动,我把老局长写的那四个字找出来,裱了,挂了。只是写字的人却走了。大概就是给我写完这几个字两年多,老人就去世了。
  我喜欢这四个字,它至少能提醒我老百姓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每每看到 “视民如伤”的古训,心头便有百姓刚毅的面庞划入划出,让我把世间的冷暖过一遍筛子。或许,百姓的种种困难与不幸就是我心上的伤疤吧,每每看到那些民间的疾苦,就痛其所痛,苦其所苦,做好人、行善举的心就生出来了。这仅仅是恻隐心的自然萌动吗?当我把这种朴素的情感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合在一起,心底就有了叠加的影子,像金子般的呈现在眼前,我知道,那是崇高的理想与信念。虽然如今我已经年近古稀,但是秉承一切为人民着想的理念不能有丝毫懈怠。我愿以视民如伤的心气儿,磨亮我的老有所为,给生命留下满天灿烂的夕照。
  (王树理:中文系 74级校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散文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