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科研,是我终身用心经营的事业”———访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柳建设教授



柳建设教授与学生们在一起



  柳建设,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内微生物冶金领域颇具影响的学者。先后主持和承担“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60篇次;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今年1月,由他主要参与研究的“基于微生物基因功能与群落结构分析的硫化矿生物浸出法”一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提出了一套集环境、资源、环保、节约为一体的综合型资源利用新技术,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为我国合理回收、利用宝贵的地球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更是节能减排的成功典范。
  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柳建设教授在学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历经多年寒来暑往从不退缩;是什么秘诀让他得以在科研的道路上驰骋,摘得一项又一项荣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这位学者治学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勇于开拓 不辱使命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加上传统的冶金工艺效率低下,开采过程中浪费大,污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的“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项目受到了业内学者的关注,该项目围绕“硫化矿浸矿微生物生态规律、遗传及代谢调控机制”,“微生物-矿物-溶液复杂界面作用与电子传递规律”,“微生物冶金过程多因素强关联”等问题开展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品位低、复杂、难处理的系列问题。而缺乏高效的浸矿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培育方法,以及难以对工艺参数和微生物种群优化调控,则导致硫化矿生物浸出速度慢、浸出率低。
  如何解决“硫化矿生物浸出技术”这一拦路虎,为“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开山劈路? 1995年,这一问题进入了柳建设教授的视野,他开始带领团队,着手进行 “基于微生物基因功能与群落结构分析的硫化矿生物浸出技术 ”研究。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他们率先以基因芯片等新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基因功能的破解和优势菌群的识别与功能研究,在基因层次上发展了检测菌株浸矿性能和定量分析浸矿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的新方法,从而实现了生物冶金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如今,这一研究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江西、广东、云南、新疆、福建等多个省市的矿业生产基地,获得直接经济效益高达4.4亿元。研究成果以自身实力表明:中国在生物冶金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年磨剑 乐在其中
有人说,在矿区搞科研最苦、最累,条件差,时间长,出成果难,可柳教授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只要怀有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分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有了科研工作的原动力和创造力,即使再苦、再累,你也会感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基于微生物基因功能与群落结构分析的硫化矿生物浸出技术 ”项目研究过程中,为开发高效的菌种,必须跑到野外去采样。为此,项目团队成员们顶着严寒酷暑,一次次攀上边远的矿山,风餐露宿采集各种样品;一次次深入几百米深的废弃矿井,实地收集数据……10多年来大家无怨无悔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型有色金属铜矿场。柳教授告诉记者,科研工作是辛苦的,如果没有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激情,没有吃苦耐劳的执着与坚韧,很难坚持下来。他还坦言,在项目攻关过程中,面对失败,也有过苦闷与彷徨,但凭着对研究工作的满腔热爱,他学会了通过音乐和运动来调适情绪,学会了通过团队的互相支持和鼓励激发攻关的斗志。在研究中,大家同甘共苦,精诚合作,在团结合作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研究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柳建设教授用了近15年时间最终亮剑,其中需要的韧劲和毅力、付出的辛劳可见一斑。当记者问他项目成功的最大体会是什么,柳教授告诉我们:做好长期吃苦耐劳的准备,耐得住寂寞,力戒浮躁,力戒急功近利,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提携后学 不遗余力
在成功和荣誉面前,柳教授显得异常冷静与从容。采访中,他对荣誉始终只字不提,津津乐道的则是在科研工作中培养了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15年时间里,团队完成了新老交替,许多人来的时候还是年轻后学,离开的时候则已成为中流砥柱,取得了累累硕果。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刊物上,许多科研人员成为了业务骨干,完成了许多与重要课题相配套的科研项目……团队不仅培养了大家在科研道路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是出了人才、出了成果。
  柳建设教授表示,就是要让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在严格的科研训练中得到成长。青年教师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科研起步尤其难,为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应该帮他们一把,把他们纳入课题组,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柳教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院长,他会亲自为年轻教师修改课题申请书,大到题目的确定、完成的思路,小到研究工作中可能碰到什么问题,他都一一和年轻教师交流,鼓励他们勇于申请科研项目,不惧失败。
学术之路 永无止境
在成功面前,柳建设教授并没有止步不前,他表示:科学发展,我们任重道远。当前全世界对节能环保问题十分重视,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为建设节约型国家和环保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坦诚地告诉记者:“我是把科研工作当作自己终身用心经营的事业来做的”。而对于如何做好科研,柳教授颇有心得:
  首先,选题要正确,要高瞻远瞩贴近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以高度的敏锐性捕捉到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着手开展研究。
  其次,课题要有新意,决不能走他人走过的老路,这样会浪费时间并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从事科研工作必须做好“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和成败的考验是成就不了科研成果的。
  第四,要注重学科交叉,发挥团队精神。参与科研工作的每个人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功底,项目攻关中必须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决不能靠个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单打独斗,而应发挥团队中不同研究方向的优势,在协作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五,摘取科学奇葩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除了有毅力和韧劲,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柳教授告诉记者,由于项目工作量大、研发周期长,有时压力很大,他会通过音乐和运动减轻压力,陶冶性情。据悉,柳教授不仅擅长游泳,喜欢各种球类活动,对音乐也相当的爱好,二胡、小提琴这些乐器都成为了他人生的伴侣。
  采访结束之际,柳教授寄语研究生们,不要把搞科研看成是背负包袱的作业,应将之看作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心经营,不达目标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