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唤醒一个民族的生命意识

  一只小鸭不慎跌入路上裂开的缝隙。生命在它身上似乎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南方都市报一位记者不经意间摄下的这个镜头,似乎是大型人生剧中的一个场景。顽强的生命故事正在上演,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关键词:生命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民族的生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激发了民族的生命情怀。

唤醒一个民族的生命意识

  地震中救出7名同学的15岁男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压废墟下50小时的13岁女生,还有那些学生、亲人均处险境,毅然选择营救学生的教师们……

  四川汶川地震震撼了整个民族,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带给我们太多的生命体验、思考与启示,唤醒了民族的生命意识。

  是的,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同胞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但是,我们在为之悲痛、提供物质援助、奉献爱心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悲伤的能力,帮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与学习的勇气。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教育更是义不容辞。

  加强生命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

  有些人被埋废墟200多个小时仍顽强地活着。是什么支持他们活下来?是他们顽强的生存力。生存力是生命存在的能力和能量。生存能力需要培养与提升,生命能量需要激活与积蓄。学校生命教育应以生存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基本点,应着力于激活与培养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作为生命体的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意识到生命之间关系的存在,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自己的行为对其他生命存在的影响。它是由对生命的感觉、知觉、感情、动机和注意等精神因素构成的主观生命体验。它要回答“生命是什么”,对于生命自己“要什么”、“做什么”。生命意识的唤醒与培养,需要科学地认识生命,包括认识生命过程、生命性质、生命价值等,需要了解自己对生命的愿望、态度。

  这场灾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个体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顽强的,是渺小的同时也是伟大的,是独立的却不是孤立的。灾情发生后,无需动员、没有定额,国人迄今捐款已过百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论相识与陌生,生命紧紧相连,共同抵抗自然灾害。生命的历程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扶助、支撑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命是无价的,生命的价值在人的价值序列中处于最高位置。生命教育就是要借助这样的事实,情理交融地展示生命是一个整体,生命之间具有相通性、共生性、殊相感应力。生命教育要增加科学、理性地认识生命的内容,增强个体生命应对突发事件与不测灾害的能力。

  生命教育要培养与提升个体生命的生存力,还要从关怀个体的生命状态开始。生命状态是个体生命整体而现实的表征,是生命质量的表征。生命状态有多种,从正常与否的角度,可以分为常态与非常态。

  非常态的个体生命状态主要是指偏离了正常的生命成长轨迹而呈现不健康的生命状态,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目前地震灾区的同胞,尤其是一些学生,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生命教育就是要关注他们当下的生命状态,开展切实有效的生命关怀。

  生命教育必须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个人的生存状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个体生命健康成长。(作者刘慧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2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