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访问我校十佳自强之星王淑文
12.4%%国家宪法日

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你懂几个?

供给侧

青春当自强,励志谱华章









  适逢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各级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宪法知识,旨在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宪法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突出了宪法实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处于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法治实践中,以何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公众关注宪法也非常重要,除了通过国家宪法日这种形式来集中宣传宪法知识、传播宪法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在推进宪法实施的具体政策方针时提出更加明确和简便易行、为社会公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也容易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行动纲领。“宪法+所有具体法治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纲领,不仅能够有效地树立宪法在政府和社会公众中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约束政府行使公权力的行为,使得政府行使公权力的所有方面自始至终被限制在“宪法”的范围内。
  2004年9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依宪治国”概念。他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从上述讲话精神来看,“依宪治国”概念的提出是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依宪治国”被视为“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依法治国”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依宪治国”概念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再度被提出,是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12·4”讲话)。他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前后对“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略有不同的是,前者用的关联词是“要”,而后者用的是“是”。“要”只是表明“应当”、“希望”,而“是”则表示了一种事实判断。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12·4”讲话中主张“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这一论述已经对“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作了明确的肯定性结论,即“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对于“依法治国”来说已经不是“要”与“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不得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阐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9·5”讲话)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重申。他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上述讲话中,“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而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坚持依宪治国”,并通过“坚持依宪治国”来实现“坚持依法治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肯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9·5”讲话中关于“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论述,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科学合理地界定“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相互关系,为强化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在我们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最基本的政策依据。
  事实上,宪法作为根本法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宪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制度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宪法确立基本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规定国家机关的法律职权和职责,确立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建立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所必须依托的基本法律秩序;二是由立法机关根据宪法授权,通过立法方式来将宪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和规范要求具体化;三是通过对宪法文本进行解释,保证宪法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遵循;四是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规和行为通过违宪审查途径予以纠正,对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给予制度上的有效救济。宪法作为根本法,要充分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法律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宪法就在自己身边,要让宪法像民法、刑法、行政法那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和影响,关键在于首先要有一部好的宪法,有了好的宪法之后,依据宪法享有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普通的社会公众要对宪法表示必要的尊重,要从内心把宪法视为调整人们行为的法律规范,要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宪法的规定。良好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尊重宪法权威方面,领导干部尤其要率先示范、带头遵守宪法。决不能把拥护宪法、遵守宪法挂在嘴上,在实际生活中则我行我素,把宪法所赋予的职责抛在脑后,或者是把实施宪法片面地视为是中央的事情,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门工作,与自己日常工作无关。
  有鉴于宪法的权威首先来自于宪法的正确和有效实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认真地对待宪法、重视宪法,只有依据宪法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宪法才能真正地扎根于实际生活,宪法作为根本法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王德春 整理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供给侧”成为高频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前景令人期待。
2016年3月,一个叫“喃东尼”的画师在其微博上贴出了一组名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漫画:两个生动可爱的小企鹅是对好朋友,坐在同一条小船上,因为一个小原因(如一方变瘦),小船立马弄翻。这组漫画很快受到追捧,网民纷纷配上新的文字,掀起了一场“翻船体”造句大赛。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电视专访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深受震动的网民纷纷转发视频图片。“小目标”走红,指的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大目标”,其中满含网民的娱乐、自嘲精神。
--------汉语中本有“套路”一词,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网络流行语中的“套路”翻出新意,泛指经过精心编制的、用来迷惑人的说法或做法,甚至诡计、陷阱。
2016年一度风行的“蓝瘦,香菇”,其实是“难受,想哭”的谐音。语言学者指出,“蓝瘦,香菇”的流行,迎合了年轻人在表达上的游戏化心理,即词语要有意思,又要视觉化。
语言学者考证指出,“一言不合”本义为一句话说得不投机。这一流行语如今更多地表示“任性”“动不动”的意思,如“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单位一言不合就发奖金”“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中国选手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杀出重围”、晋级决赛。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她以一句“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啦”红遍神州。“洪荒之力”被频频使用,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也显示国人在过去一年中“状态很拼”。
&2016年7月,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随后走红。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人闲聊。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好事之徒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
岁月悠悠,青春在时光里舞动,梦想起飞,我们在欢乐的节拍里自由驰骋。青春不需要眼泪,没一次的自信坚强都是人生中的一次大成长,微笑面对每一天,让青春在自强的光环下闪耀。
   是不公,也是考验
扎着一个简单的马尾辫,衣着干净素雅,单薄的身躯笔直得坐在凳子上,脸上始终洋溢着淡淡的笑容,似冬日阳光,简单,温暖,这就是初次见面时的王淑文,护理与康复学院16级康复治疗本科班的一名学生。因天生残疾,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让她跟常人有着不一样的身体状况,而现实中的王淑文却并没有觉得自己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她自信坚强,乐观向上,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姑娘。
  面对自身的缺陷,她微笑的对记者说到“因为习惯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习惯了别人投来的惊奇的眼光,便也不会去在意那么多,只要自己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一定可以平安度过。”而随着身体的不断长大,王淑文身体的病变也越发严重,每次的疼痛对她来说都是一次生命的考验,也让她渐渐得明白到:生活再苦再难,也要保持一颗自强的心。勇敢得面对苦难。
   是挑战,也是成长
在和王淑文同学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这位身材弱小的姑娘不仅学习勤奋认真,而且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在学校多学知识,我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我觉得我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在学校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谈到兴趣爱好,她特别兴奋,她说她很喜欢书法,因此在社团纳新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仰天书社学习书法,“因为学写毛笔字是要站着写的,所以我第一次去书社练字,一站就站了三个多小时,当我走出书社的门时,感觉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但我喜欢书法,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之后也就慢慢地变好了。”她开心的和记者分享到。
  当被问及对现在的生活是否习惯时,她脸上的笑意浓了许多“因为我身体的原因,老师和班上的同学都很照顾我,平常和同学们的相处也很融洽,因此没有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王淑文也说到,因为一路走来,很多人帮助过她,因此来到大学,知道学校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组织时,她想都没想便积极得加入了,她希望自己也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王淑文说到,因为她自己在学校的专业是康复治疗,所以她希望能把专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需要帮助的人也能得到她的帮助。
   是初心,也是梦想
疾病虽然影响了她的生活,但也坚定了她学医的信念。从河南到江西新余,只为了圆她学医的梦。她讲到:“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她第一想到的是专业,而不是离家远近。”她说:学医是为了将来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回报自己的父母。
  谈到对大学的规划,王淑文信心满满得说到“因为刚来学校,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希望自己大二后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还有一些专业的证书,毕业生我还想考研。”说完这些话后,她不自觉的笑了笑,算是对自己目标的肯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一直鞭策着她,让她紧紧抓住命运的绳索,自强不息,勇敢坚强得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挑战。
  生活还在继续,未来的路还很长,花样年华,在最美的年纪勇敢奋斗,青春不会因为命运的考验而变得黯淡无光,成长只会因为你的自信坚强而绽放异彩。
本报记者:方艺 李桂东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