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践行改革创新 服务成长成才 迎接校第四次团代会召开

共青团淮海工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将于419日召开,团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这次大会将全面总结四年来我校共青团工作,选举产生我校新一届团委委员,还将充分讨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谋划未来,理清思路。

 

四年来,我校共青团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紧扣育人宗旨,开展特色活动,引导社团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其工作亮点纷呈、活力迸发。打造了第二课堂成绩单2.0版本,塑造了一个从思想、组织、文化、实践等多方面抓手强化的新的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引领学生团员在思想政治、文化实践等方面长足发展。

 

各类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重大时间节点频繁,在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以建党95周年、五四运动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和历史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宣讲会、报告会、研讨会、分享会3000余场。

 

今年清明节前夕,国旗班成员和部分学生干部赴淮安、盐城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宏伟壮观的周恩来像屹立在同学们的眼前,瞻仰周恩来故居、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国旗班队长葛艺霖感慨万千:“革命先辈永垂不朽,其正义刻苦之精神当为我辈铭记学习!”

 

 新闻151班的陈同学上半学期参加了学校的青马工程培训,谈及青马培训,陈同学坦言,“以前觉得党的思想离我很远,上完后发现我们需要这样的思想灌输,这是一种思想引领。”近年来,学校始终将“青马工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心,按照人才储备库、菁英训练营的培训计划,通过层层筛选、两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培训。20158月,我校承办全国学联组织的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一带一路”战略青春论坛,李苗苗同学还在青春论坛上了做了主题发言。

 

青年思想态势的发展是共青团的关注重点,在主题教育之余,以学生典型人物示范引领广大学生也是一大切入点。“苍梧聊斋”、“与信仰对话”、梦想公开课、青春悦享荟、“深蓝训练营”、“蓝色大讲堂”等活动也相继开展,活动讲述学生身边典型的成长经历,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去年中文141 班的周彤是苍梧聊斋的嘉宾之一,回忆起参加苍梧聊斋的初衷,她笑得腼腆,“我就是单纯地想把自己面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感染到甚至是激励到一些人,我想这也是团委举办这类活动的意义所在。”

 

 

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

 

和往年一样,今年四月,苍梧操场上又热闹起来。第十二届“风暴杯”足球赛如约而至。学校各个院系均派出了足球队,数支身着不同颜色的足球队成员在操场上快速奔跑、呐喊。

 

     在新时期淮工精神的感召下,校团委不断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雷锋杯”篮球赛、“木兰杯”排球赛、“明德杯”大学生辩论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各项文体艺术活动百花绽放。

 

    昆曲婉转的腔调、传统乐器奏响一曲《六花六节》,江南水乡的温婉仿佛就在眼前。 2016530日,苏州东吴大学艺术团演出走进淮海园,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之一,专场演出给在校学生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我校艺术团在以一场动感街舞《淮梦起航》表达了对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的欢迎。法学142班的王同学一谈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格外感兴趣,“学校这类活动一举办,我就觉得特别高大上,看着这些节目就是一种高质量地熏陶。”

与此同时, 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巡礼月、元旦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少数民族风情节、送文艺下乡演出、校庆篝火晚会、“一二 九”全校师生大合唱比赛,不断推陈出新,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层出不穷。

 

我校正值江苏海洋大学创建年,去年,校团委以国家海洋日为契机,组织淮海工学院第一届海洋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我为江苏海洋大学献计献策”座谈,举办淮海工学院第一届“海星杯”海洋知识竞赛,并组织参加第九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重点打造“蓝色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校园吉祥物“山娃”和“海妮”,在迎新活动等各类活动中很受欢迎。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心主任王万春是当时海妮的装扮者,谈及这些颇具特色的“点子”,王万春笑着说:“这样的形式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贴合咱们海洋大学的主题。”

 

推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给予学生精神打磨

 

6名淮工学子,1个月时间,不远万里赴藏区支教,用“小桔灯”般微弱的光和热,点亮藏区孩子心中希望和梦的火种。2014年暑假,国际学院的陈镜宇带领着他的“小桔灯”西藏支教团队,从连云港出发,跨越2786公里的距离,到达西藏左贡县,开启了为期30天的西藏支教之行。这一坚持就坚持到了毕业。

 

如今,小桔灯已经支教团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学校的贴吧里又开启了一项新的支教招募令。这样的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四年来,我校累计5.6万名学生,300多支社会实践服务重点团队,深入江苏、西藏、贵州等多个省市开展实践活动。

 

2016年我校“小海燕”志愿者的身影在连云港国际物流博览会上频现,“小海鸥”海洋志愿讲解团管理,传播了海洋文化。暑期“全民阅读乡村行”前往连云港各个县区,为需要的儿童输送知识和陪伴。

 

四年,共有6名志愿者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4个项目获得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1个项目荣获江苏省百优志愿服务项目“小薇奖”优秀项目,2个项目获省市红十字会“博爱青春”项目评比省级优秀。学校连续多年获得省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苏北计划优秀组织奖”。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正能量典型层出不穷,学生在实践中深华了思想品质。”校团委书记朱国军表示。

 

扶持创新创业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年来,校共青团注重顶层设计,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同时,淮家车铺自行车租赁公司、“格子铺”等7家大学生创业公司的换届、运营、管理等工作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正常运行。

 

机械工程学院船舶131的张奎亮是我校学生创业的典型。大二时,张奎亮萌生创办摄影工作室的念头,经校团委的推荐,土木与港口工程学院的辅导员找到张奎亮,为该学院一名患重病的同学拍摄了一个公益宣传片。一周拍摄,点击量高达一万。短短一学期,张奎亮工作室的名气在学校攀升。“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有了这个平台,我就要迎难而上。”

 

“创业没有想象那么简单,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梦想。”校园一角的格子铺如今生意依然火爆,不时有同学进进出出。在校团委的扶持下,这些学生的创业之路走得愈发平坦。

 

去年5月,我校开设SYBKAB创业培训,培养专职讲师,提供战略支持。测绘与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等院系的学生接受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训练。与此同时,成立五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分设不同门类,配备知道老师,促进学生思想孵化。利用竞赛式激励管理体系,开展“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选拔培育优秀人才。我校学子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中荣获各类奖项200余项,获奖人数达500余人。

 

    面对接下来的共青团工作,校团委书记朱国军强调:“要狠抓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继续聚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围绕大学创建,着力塑造特色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