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做最好的自己———师者荣耀


  岁月峥嵘,随着一年一度的迎新,看到青春灿烂的新同学欢愉校园,不知不觉的又长了一岁。岁月无痕,师者留印,作为一名基础教学工作者,深深的为学校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到骄傲。学校强则个人强,个人强则学校昌。作为个体的我和我们,一直戮力前行,做最好的自己,为学生,传道授业,为学校,增光添彩,为教育,奉献社会。
立师魂 德为先
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励志,崇实尚能”之校训,铸就了师德高尚工大人。工大教师在自己本职工作上以德为先,树立师者楷模。
  对学生,学校建立的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名匠名师工作室等制度机制,倡导的德融课堂、创业教育、思政教育等课程模式,凝聚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一线教师,将“立德树人”坚强的执行到每一位工大学子。省级优秀班主任张伟老师言传身教,对待班里每一位同学如师生,如父子,如朋友,无限的爱,撒播在每一位工大学子身上,教室里,小道边,宿舍里,实验室,无处不有他与学生在亲切交谈的身影,同学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大张伟”。赵菁名师工作室自2016年开放以来,接待了500余名全校师生,在这里,赵菁“大姐”倾听您的诉说,阅读您的故事,敞开您的心扉,编织您的梦想,制定您的行动,做您的心灵摆渡人。
  对同事,同心同德,生活上关心,工作中帮扶,有困难时,因为有学校、校领导和各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后盾,我们凝聚团队之力,共同面对,并力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有位教师春节期间遭遇重大事故,小家的不幸让学院乃至学校行动了起来,学院领导周密安排,教工同事积极参与,汇众人之力托起他明日的太阳,温暖教工走出艰难。大爱之举,情满校园,如全校的爱心捐赠接力行动,全校的筑爱助学活动,全校的爱心陪护接力行动,全校的爱心献血接力行动,我们的教师永远站在第一线,这些事例都是高尚师魂的真实体现。
立师范 术为本
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典范,术业要专攻,必须有深厚的教学科研水平与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师资人才引进与培养,博士化率急剧提升,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博士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齐鲁最美教师崔波教授,二十四年如一日,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科研,在食品专业领域阐释了“科研改变生活,环保改变生活,美食改变生活”科技创新魅力。在过去,我们一直以教学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本,而现在,在我校当前发展的重大机遇时刻,我们更应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凝聚共识,强化团队合力,有效利用科教融合新动力,打造科教融合新平台,建设一流应用研究性大学。而我们,正在行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自动化研究所的科教融合,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之时,便携手共进,协创未来。一个多月来,博士点申报书已经十易其稿,在两个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科教优化融合,资源优化互补。随着后期的进一步融合,我们可以期待学科建设的美好未来。学科建设上去了,才有深耕专业内涵的基础,也才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培养真谛。
立天下 校为家
作为教师的每一个我们,必须要有较好的学术造诣,才能立足于专业学术圈,也才能赢得尊重。我们奋力拼搏,不甘平庸,孜孜以求,在学术的海洋从不倦怠,也从不满足,只因我们,甘为人梯,把所知所学传承给工大学子,做学生的引路人。我们懂得感恩,因为有我们赖以承载梦想的校园,我们的学校作为坚强的后盾,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平台与保障,保障了我们每一个个体立体全方位发展。以校为家,一代代工大人,挥洒青春与梦想,只为学校明天更美好。有老教师退休之余,仍奉献余热,甘做青年教师的引路人。敬爱的常易康老师退休之后十几年如一日,一直活跃在教学督导一线,走进实验室,跟进实习单位,只为那年轻教师脚踏实地的做好实践教学。刚退休的张新荣老师,来到学校的次数比退休前更多了,教室里耐心的听、看、写,将青年教师的授课过程清楚地记录下来,悉心的指导教师提高授课艺术。有了他们老教师的传帮带,我们年轻的教师更加的快快成长。这是我们工大家校情怀的薪火相传,在这里,是他们托起我们的梦想,是他们引导我们的路;在这里,是我们遨游的海洋,是我们飞翔的天空。
  当前,学校大发展机遇难得,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必将浴火重生,焕发出巨大的青春与活力。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下,顶层设计“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已赋予我校。学校党委领导集体正顺应时代潮流,谋篇布局,高屋建瓴,聚万千师资,开创学校新时代。千百个我亦当从自我做起,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学工作者,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教师,汇众合力,开拓创新,必将实现我校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