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简约设计风格 重彩中国精神











  11月24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启动仪式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我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崔楷若同学设计的作品《中国精神》喜获金奖。
当今,一个多元化媒介相互交融与人的精神交往形态发生狂欢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引领我们沉溺于五光十色的喧嚣之外,心怀宁静、和谐,久久伫立于公益广告《中国精神》前,正是感受到了作品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话语,“用传统演绎现代,用有形艺术元素展现无形精神世界”的吸引。与其说我们关注崔楷若同学完成的公益广告类作品《中国精神》,在近5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实现了我校艺术学院在全国大广赛金奖中“零”的突破,不如说我们更享受欣赏作品时的这种精神与内心的崇高化叙述,“言有尽,意无穷”的思想交流。
  刚刚结束的11月24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启动仪式之后,崔楷若匆匆赶回学校,准备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创作。翻看崔楷若的成长履历,记者惊讶于她对设计的勤奋与执着。大二时的服装网页设计,动静结合,独出心裁,展示她少女的灵动;大三时“朵润”包装设计中,山水交织,蓝黄相融,展示她内心的纯真;大四公益广告《中国精神》设计中,简约线条,有无之间,展示她对世界的感悟……
于细微处捕捉艺术灵感
独辟蹊径,做设计的弄潮儿。面对平面、视频、动画、互动、广播、策划案、营销创客、公益等八种创作形式,大多参赛者立足于产品外形设计和企业文化设计。而崔楷若独辟蹊径,避开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她选择了较难着手的公益创作形式。“我想,假如我和别人都做相同形式的设计,我不会做得比他们更好?倒不如,反其道而行,做个公益设计的弄潮儿。”
  “我很喜爱中国书法,想把喜爱的书法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广告字体由刻板到生动,产生了一些艺术上的变化,既能够彰显个性,又与主题切合。”这个时尚、阳光的女孩,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各个城镇留下寻觅的痕迹。欣赏着,成都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追寻内心的古朴宁静;漫步在,湘西风土人情的洪安古镇,感受人性的纯真美好。留心观察生活,传统文化的泉流一直是她撷取创作灵感的源头。
  灵感源于生活细节,是个性的迸发,也是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在与崔楷若对话的过程中,她多次提到创作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我会留心生活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我去超市购物,我就会留意一些商品包装,每当看到比较有设计感的包装,我就会学习。我经常关注一些网络上优秀的设计构图和设计作品,从中揣摩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东西。”潜移默化的力量,使得崔楷若脑海中的灵感逐渐积累,无形中为此次作品注入满满的活力与能量。
  成都实习时,老师带领她参观了多所当地的监狱。“监狱”一词对每个人来说是带有恐惧的。然而,她却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参观完那些监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能够带给人尊严,监狱里关押的人以前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权利地位,但如今他们都同样地在这忏悔、渴望着自由,这就让我感觉到其实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十分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法治中国。”此次“监狱之行”也是她艺术灵感来源之一。她渴望通过创作将法治、平等、自由的中国精神在作品中呈现出来,以中国精神激发法治中国力量。让法治精神融入人民血脉,让法治精神浇灌心灵。
  于传统元素符号中演绎现代中国精神
著名美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作为一名设计者,以我着色,站在自己的视角选择色彩会使作品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色彩在广告设计中是社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红色寓意着奔放的生命力、长寿安康、幸福吉祥、喜庆团圆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红则恰如其分地代表了祖国和中国精神”她说,“若在中国红中加几分白就更加柔和,更为亲切。将黄色稍微减淡,色感温柔,褪去亮黄色的冷傲,显得谦逊,之后融入黑色的刚正,这才是人民依附、散发传统风韵的中国。”
  如果说色彩是作品涌动的血液,结构便是作品的骨骼经脉。“我初次设计时,运用剪影等诸多结构方法。然而,复杂化的设计方法却使作品骨骼繁杂、脉络凌乱,失去了《中国精神》的质朴和自然。”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在几度与明月为伴的深夜中,在反复锤炼的画稿尝试里,化繁为简,抽条去叶,将“中”字融于乌纱帽外形之中,最终呈现了简约的设计风格,简单的“国”“精”“神”汉字外形构建让设计作品的审美感受返璞归真。
  在《中国精神》这个广告作品中,能够清晰辨识的视觉符号有:汉字部首、乌纱帽、麦穗、书牍等外在形式,由外在形式衍生的传统文化隐含其中:汉字的演进,中国传统印拓技术、“红蓝别善恶,黑白显忠奸”的习俗,尤其是不同意象构成的“国”“精”“神”,分别传达着“人人能做主”、“人人有书读”、“人人奔小康”的美好生存愿望。“乌纱帽象征权利,将人人能做主五个字置于乌纱帽之上,意味着权利之上是法治的民主;麦穗象征温饱,将人人奔小康五个字置于麦穗之上,意味着现在是全民奔向小康社会决胜期;书牍象征着教育,将人人有书牍五个字置于书籍之下,意味着科教兴国追求精神家园建设。”她向记者诠释自己的作品。“脱离人民的中国精神是缺钙的软精神,中国精神是利民、为民、富民的精神。”
  于艺术变通中感悟本真内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用心感悟,用身实践,方能领会生活别样的精彩。她出生于一个极富文艺气息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美术老师。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时候,就一直画画,虽然有时课程繁多,但是兴趣一直引导我乐此不疲”她喜欢用画笔勾勒出自己的它方世界。流畅的线条,清晰的纹理,无不透露着她对艺术的追求。
  她曾问父亲:如何能将一副作品画好?父亲说:回归事物的本质,纯朴自然之物便是最好的。简单的一句,却给她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自此,她便开始关注事物的内涵,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及文物典籍等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即将进行的‘消逝的记忆’课题中,我打算将邮票,陶瓷,粮票这种传统中国元素融入其中”此次的获奖作品《中国精神》更是将传统元素书籍,麦穗完美的融入。这些古香古色,极富古文化气息的艺术品,使其作品更具有灵魂与情感。
  古香古色的书香门第,造就了她纯真质朴的性格,父亲的引领带她推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让她的思想解放,在艺术的殿堂里肆意享受。这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她又避开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选择中国精神为题。遵从内心对自然的追求,方才寻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但创作的过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她第一次将“中”“国”“精”“神”四幅作品完成时,却由于比赛要求只能以三幅上交。指导老师说:“设计需要灵活的变通,减法有时是加法的演变”。老师的一番指导,使她突破要求的限制,豁然开朗。“我去掉了‘中’字,将其以乌纱帽的外形代替,这样就能国中有中,含蓄的体现中国精神”。古语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含蓄地变通使她的《中国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展现。
  少年时寻见设计的初光,青年时寻见思维的灵动,辗转于生活、文化的课堂。生活中见微知著,文化中博观取约。精简的线条,是她对纯真的塑造;文字灵活的构建,是她对灵动的诠释;深刻的内涵,是她对大气的倾吐。《中国精神》展现着她归于大地的自然,她是位率真随性的萌妹子,伴着校园熹微的晨光探寻艺术精神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