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周春略:用心去体会科学的魅力





  近日,首届钱易环境奖揭晓,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周春略获奖。周春略在导师王开存教授的指导下,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美国气象学会会刊》等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含Top*SCI*7篇)。2015以来,他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通鼎奖学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论坛优秀海报奖等学术奖项。本报记者对周春略进行了采访,希望与广大学子分享他的科研经验。
  记者:你一直在从事全球环境变化专业领域的研究,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做科研的一些体验呢?
  答:我博士阶段主要致力于陆-气相互作用与环境变化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地基观测、卫星遥感和模式模拟等手段,我研发了地表湍流通量算法,创建了近30年全球地表湍流通量数据集,揭示了地表湍流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重建了全球高精度气温数据集,明确了主流数据集的重要误差,量化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区域增暖的贡献;揭示了白天-夜间降水长期变化的不对称性及其再分析模拟性能,探讨了降水日变化的热/动力机制及气候影响,并提出多套数学统计方法,成功检测和量化了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对极端温度/降水事件的贡献。这些归因研究,解决了降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争议,提高了对极端事件形成机理的认识。
  针对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我有一些体会:首先要有科学的敏锐感,抓住关键科学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其次要有积累,广泛交流,方可创新。科学研究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还要勤学。每开始一项研究,需要广泛阅读文献,不断积累知识;大量实验,不断积累数据;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方可不断创新突破。对于科学问题,我们既要全力以赴,还要严谨理性。最后就是做科研要瞄准国家需求,解决关键的科学问题。
  记者:对研究生新生来说,写论文实非易事,你在论文写作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答: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我认为,首先一定要多读一些文章。刚开始做科研时,很多东西没有头绪,对很多具体问题我们还欠缺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时候一定要先阅读几篇经典文献,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构建一些背景框架。当框架基本构建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尽快地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尽可能地将这些最新的科研动态吸纳到这个框架中。第二,一定要快速下笔,写完再改。文章不是一次就能够定稿的。反复修改后,可以发给老师,向老师求教。当然也可以分享给自己的师兄弟师姐妹,看看其他人是如何理解你的问题。第三,不能过分解读,要证据确凿。推导得太过分,这个文章就开始飘了,像1+1=2,就不要再向前推导了。第四,文章要简洁,行文一定要保持逻辑清晰和连贯,同时,写之前就要把能用到的插图排好,保持逻辑的连贯性。
  总之,你的研究要能够在你的领域里推进现有的知识体系,写文章就是告诉同行我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必须要非常认真地书写文章关键的前言部分,阐明已有的研究基础、你的研究所在。
  记者:请你为那些还在为梦想而奋斗的师弟师妹提些建议。
  答:对本科生来说,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住自己上大学之前的初心、梦想,保持住上大学之前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当你感到累时就想想这个初心。再有一点,是锻炼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和不同人沟通的能力。现在社会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是处在社会中的,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定要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不会让生活空荡无味。有了兴趣爱好,还要尽量去开拓新的领域,不断提升自我。
  对研究生来说,首先,在最初的阶段,要对自己的读研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安排,也可以设定一些阶段小目标。这样,我们就能逐渐开始管理自己的时间,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考虑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领域研究的问题,在学术这条路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仅仅做科研,还要会生活。总的来说,要把研究生阶段过得充实,让自己的精神面貌更加从容,更加有气质,同时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科研是开放的、多样的,我们要用心去体会科学的魅力,寻找科研与自己心灵的共鸣。 (记者/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