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忆往昔峥嵘岁月


我校1959级校友毕业50周年纪念合影(图片提供 曹贻训)


  在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心情非常激动,一件件往事,一张张熟悉面孔,不断在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命笔记实历史,旨在不忘前辈们创业精神,踏着前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将中医事业更加发扬光大。
  一、建校初期基本概况
母校始建于1958年8月份,我们于1959年8月份的一天到了济南火车站,去火车站接我们的是肖谦模老师,开了一辆货车把我们拉到学校。当时学校坐落在济南南门外山水沟旁,即现在我校附属医院、省中医院西院内,那时附院只有一座三层小楼,一层为门诊,二层为病房,三层为办公室。教室设在院内东南角中医药研究所二楼上,所处的环境十分优美,南依千佛山,北近趵突泉,西毗医学院,东邻工学院。学生宿舍在广智院街7号,宿舍没有床,地上铺着麦秸和席,通铺而卧,有的同学住在地下室。1961年后,宿舍迁至财经学院内,睡在教室上下铺,院内没有操场,只有一个篮球场,体育课在医学院操场上课。条件虽然艰苦,但同学们心情十分舒畅。
  学校初期招生不多,58级两个班共79名学生,二班为专科班有34名同学;59级两个班共82名学生;60级两个班共80名,还有一个专科班35名。61级两个班共84名;62级一个班59名,以后每年逐渐增加。1963年学校迁到山东卫生干校院内,占地面积约为160余亩,各方面条件明显改善。
  二、忆向克书记
建校初向克同志即任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直至80年代后,为山东中医学院的建设、发展、壮大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对中医事业作出了丰功伟绩和重大贡献。向书记人品高尚,关爱慈祥,严谨认真,敢于担当。他对每一个学子都非常热情、照顾、关爱。同学生病,他亲临宿舍问长问短,指派同学24小时照顾,并命食堂做病号饭送到宿舍,直至病愈为止。记得1959年中秋节他和同学们一起在食堂吃月饼、赏月亮。同年春节,我和几个同学没有回家,向书记得知后令食堂包了热腾腾的水饺,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同学们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十分感激。他对弟子的关爱慈祥如同亲人一样。当同学有困难向他反映后,他认真想办法帮助克服,有时解囊相助。当同学有缺点或错误时,他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教育,但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很易接受。在这样的好书记的领导下,同学们发奋读书、遵纪守法、争做好学生。
  向书记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凡是他接触过的学生,他牢记在脑海里,过一、二十年后,仍能清晰地叫出名字。记得我(“我”指的是曹贻训)毕业二十年后,他见到我,非常亲切的叫了我的名字,并鼓励我好好工作,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还有一次我家属在经十路步行到省中医找我有急事,向书记从省中医学院出来坐车西行,突然见到我的家属,令司机停车,问明原由,随即叫上车送到省中医院。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他心中有群众,群众也爱戴他。
  向克书记无论是讲话还是作报告,思维清楚、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有说服力,一派大家风范。他从来不用秘书写材料,小会没有讲稿,重要会议都是自己写讲稿,也非常简单,只列几项提纲。听说他1964年带队到青岛医学院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召开全院动员大会,会议期间没有休息,连续作了3个多小时的报告,高昂铿锵的讲话,震动了全校,引起极大反响,真是天才的演讲家,令人钦佩。
  三、忆尊师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王万杰、李克绍、张珍玉、徐国仟、张灿玾、刘献琳、周凤梧、梁铁民、张志远、周次清、刘东奎、钟岳奇、孙重山、史慕山、张盛心等。60年过去了,他们一张张亲切和蔼而又严谨的面孔仍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教学上,他们呕心沥血,认真备课,使尽全身力气讲解。在生活上,他们朴素庄重,全部老师没有一个带家属的,都住在不足8平米简陋的小平房内,吃饭在食堂,没有西装革履,全是布衣布鞋,但素装整洁。吸烟者都是小烟袋锅吸旱烟。个个都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言谈话语带有一点乡土气味,但他们都是被人尊敬的知识渊博学术中的泰斗。他们从不满足自己,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每天晚上读书备课达深夜。记得在1963年冬,我住的宿舍在南楼,老师宿舍在北二层小楼上,我半夜起床时,看见张志远老师宿舍的灯亮着,下半夜起来时,他的宿舍灯还亮着,看来老师通宵达旦在读书学习。听张灿玾老师讲自己:“每天晨起洗漱完毕后到室外用一个小时背诵《伤寒论》一遍。”可见他对经典达到何等熟练程度。听说,张志远和叶执中老师是邻居,二人经常出题对答,问《伤寒论》某某条在哪页哪行,对方对答如流,谁也难不倒谁。
  现列举几位老师,看他们的授课风范。王万杰老师,身材高大魁梧,一表人才,授课声音洪亮,语言清楚流畅,重点突出,给我们讲《内经》。这门功课是难学难懂,但经王老师深入浅出、理论联系临床的讲解,使功课变得易学易懂了,同学都能轻松愉快学好这门功课。李克绍老师,身材高大、挺直略瘦,胶东口音,老师给我们讲解《伤寒论》,他对该书太精通了,不但能熟背、前后贯通,而且对《伤寒论》某处的错误能够大胆地指出和纠正。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没有一位老师敢对经典著作提出缺点或错误。老师对《伤寒论》的研究达到如此深的境界,太令人敬佩了。他在《伤寒解惑论》中说:“《伤寒论》的写作在当时是成功的,但是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若以现代医学水平来衡量千余年前的作品,无疑是会有些唯心的、落后的东西。因此不能把《伤寒论》当成天经地义,而是要去芜存精,一分为二。”刘献琳老师,身高在一米六左右,但敦实,强壮,说话时略有顿结,语言高亢有力。老师给我们讲《金匮要略》,讲课太认真卖力了,每节课下来都是满头大汗。大部分章节都与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非常容易理解、记忆,同学们都感激钦佩,敬仰尊重他。其他老师也是如此,在此不再熬述。有这么多顶端老师任课真传,能学习不好吗?
  班主任贾殿举老师是胶东人,转业军人,他把军队的作风带到学校,性格开朗、举止大方、雷厉风行。他把59级同学当成自己的兄弟,朝夕相处、促膝谈心、关心备至。同学们学习好坏、家庭情况、经济来源等等,了于指掌,为有困难者向学校反映,申请补助。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同学吃不饱,他带着同学到章丘背大菠菜,甚至把自己的粮票给了个别困难同学。他对同学亲如手足,实在难得少见。至今想起这位如同兄长的班主任,仍深深怀念他。
  四、严格精干的教务处
教务处当时只有三个人。教务长徐云,南方人,称得起是教育家,一切教学方案、规章制度、学籍管理、实习安排,都是他制定的。他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必须严格执行,如学籍管理,在一学年中学生考试一门主课、两门副课不及格者留级;两门主课、一门副课不及格开除学籍。在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环境中,哪有不用功学习的?否则就回家了。教育科长刘玉芬老师,分管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安排,与上课老师联系等,虽然一个人工作,但在教学中没有一次顶牛撞车事情发生,有条不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王子英老师负责刻钢板、印教材和校文件等,各位老师编写好的教材,提前半年交给他。王老师起早贪晚的工作,刻完钢板,校对无误后,组织人印刷,装订成册,开学后发给同学。王老师仿宋体的字写得非常好,既漂亮又正规,但在60年代初没有好纸张,粗糙如同毛头纸一样,有黄、绿、粉红等色。字写得好,但印出来就不十分清晰了,有的地方需描改一下。我们就是捧着这样的书,来精读、背诵经典,但非常高兴,因为我们能得到各位老师的真传。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教学用具及书籍越来越好。教务处虽然只有三个人,工作十分繁忙劳累,但他们无怨无悔,敢于担当,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五、团结紧张严肃认真的学习风尚
尽管母校初期条件较差,但同学们没有怨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紧张学习中去。那时没有双休日,周六上午上课,下午党团活动,周日休息、打扫卫生或购买日用品。有的同学周日下午又去教室复习功课。有的同学被称为“书痴”“书迷”,将经典重要条文记在小本上,连同方剂歌诀一起放在衣袋里,走在路上或上厕所都在背诵,在树荫下和草坪上到处都可听到琅琅读书声,晚上自习达深夜才回宿舍休息。个别同学学习较差,寒暑假都留在学校补习功课。学习好的同学对差的同学进行一帮一的辅导补课。校园内到处充满着团结紧张、互帮互助的气氛。
  在六年艰苦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听党的话,服从学校分配,没有违规违纪受到处分的。六年寒窗,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圆满完成学业,待命分配。那时分配去向,祖国的需要就是志愿。分配结束后,都按时到达目的地。有的地方比较艰苦,同学们没有怨言,一干就是五十余年,为边远地区人民健康贡献了一切。
  在母校六十华诞之际,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母校历届领导和尊敬的老师。因为他们是母校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母校的发展和壮大。六十年,母校发展壮大,校园、学生、老师成千倍地增长,教学科研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历届领导和老师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的结果。展望将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传承发展历史的责任已经落在继承人的身上。后来人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祖国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本文作者曹贻训为我校退休教授,浦家柞、刘清贞为济南市中医院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