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守着童真,等候诗人归来——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学生刘涛


  窗外葱郁的树和渐起的蝉声,指尖划过纤柔的纸张,每一个字都好似从自己的心里慢慢流出,又流回到自己心里,如同置身于村庄和原野,倾听着季节里的花开和虫鸣,看顾着人间的烟火熄灭又升起。这,大概就是诗歌的魅力。文学院2016级美学专业研究生刘涛,就是这样一位有“魔力”的诗人。他在2018年10月获得国家奖学金,2018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并在2019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2019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心怀纯真,持之以恒炼诗意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谦虚低调的话语,加上不时腼腆的浅笑,很难让人相信那一首首或清新绝伦、或平实质朴的小诗出自眼前这位男生的笔下。诗歌如其人,刘涛的诗歌中既有纯真的情蕴,又夹杂着浅浅的哲思。正如刘涛本人,既有孩子般童真烂漫的一面,亦有男子汉成熟稳重的一面。晶莹的月光、蹦跳的露珠,迎面而来的野兔、山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意象,总是瞬间将人拉回到童年的乡村记忆中。刘涛的诗歌中不仅透露着清浅灵气,亦渗透着哲思的光芒,组诗《圆圈》选取众多意象,让人领悟到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圆圈”规律,这足见刘涛思想的深刻和洞察的敏锐。
  “诗歌永远是进行式,而不是完成式。”当问起写诗的过程时,刘涛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显然,刘涛写诗并不是基于天才,而更多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大二不断进行模仿性的写作训练,一首首朴拙的小诗,记录下刘涛成长的足迹;研究生期间美学思想的启发与渗透,让他继续走在寻找美感和诗意的路上,笔耕不缀,精益求精。
  在被问及现代诗与古体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时,言笑晏晏的刘涛收起轻松的表情,郑重地说:“几千年来,诗的形式一直在流变,但诗歌不应失去原有的形式美。”五四以来,新诗运动主张白话文写作,诗体大解放。回顾百年诗歌,纵然其在新文学运动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传统诗词形式上的全盘否定注定也是败笔。在诗词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们到底为什么怀念传统诗词?现代新诗又该如何自处?”谈到当下诗歌的生存环境,刘涛看起来有些无奈,“可即便如此,年轻人的精神世界还是不能缺少诗歌。”从略显落寞到相信诗歌有未来时的一脸坚定,我们从刘涛的表情读出,诗歌需要年轻人的关注与支持,诗歌的未来,就在不远处。
  不矜不伐,沉心学术著文章
“别用‘您’啦,用‘你’就行。”这样一份谦虚平和,一样体现在提到自己获奖时的那个有些腼腆的大男孩身上:“不要给学习预设目的,以平常心去对待评奖,学到真知识才是关键。”正是这“沉下心”的研习和无止境地对知识的探索,将不平常的“诗意”注入了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赋予了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诗意”。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说到这里,他微笑着的眼睛中透着些许不易被察觉的坚定。2012年,杨守森教授的美学概论课将刚刚步入大学的刘涛带入了美学的世界。初识美学,与之结缘到确定了自己的学术方向,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融会贯通,他悉心说起了自己一步步对美学和文艺学萌生出兴趣的过程。“当弄懂一个理论问题时是非常令人兴奋的”,第一个理论问题被理解时的那份心情一直保留在他的心中,带着这份最初的喜悦,他从对理论的思索中逐渐收获了更多的乐趣,也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研究信念。“沉下心去学”,他淡淡地说着,无数个日夜的苦读和不断地钻研凝结成了最简短平实的经验———沉下心。
  沉下心,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读过的“透彻”和价值。阅读亦如学术研究,在研读的过程中,随时记下心中的感悟和头脑中闪过的思想火花。在随后的研究和创作中,这些点点星火便可作燎原之势,引燃笔下不断游走的思绪。《诗论》《谈美》等等各种学界大师的理论著作,不断为刘涛的学术研究注入丰富的思想“养料”。与此同时,《红楼梦》中令人回味的古韵,萧红《呼兰河传》中透出的才气,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也在不断丰富着刘涛的“诗意”研究生活。
  不负韶华,感恩之中启征程
谈及刘涛在本科毕业之际为学校创作的毕业歌《有一天我会回来》,刘涛感慨颇多:“和山东师大朝夕相处了7年,山东师大的形象于我而言,较之于母亲,更像一个女孩。她承载了我7年求学时光的喜乐,现在也牵绊着我太多的不舍。我记得本科时的军训时光,记得课堂上老师们的教诲,记得与同学的篮球友谊,记忆中尘封着太多的感动。”诚然,7年的山东师大生活见证了刘涛漫漫求学之路上的每一个辛勤的脚印,也记录了他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每一次青春的悸动。这里有诲人不倦的恩师,有朝夕相处的同窗,还有情窦初开之际的所有美好。山东师大于他而言,正如他在毕业歌中所写那般,永远是傍晚崮云湖畔和映月亭旁的那个女孩,一抹倩影,勾起了无限相思。
  “毕业之际最留恋的还是我的老师们”,在被问及毕业之际对山东师大最大的留恋时,刘涛说,“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杨守森教授、李衍柱先生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厚爱,让我在感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的温度。”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刘涛成长离不开诸多恩师的谆谆教导,正是这些老师身为学者的虚怀若谷和为人师表的满腹经纶,才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山东师大学子。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身处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引导学生成才成人,最终他们也成了扬帆起航的山东师大学子最大的不舍和牵挂。
  “张望在叶尖,惊心动魄,可想一旦落下会惊醒整片山河”,刘涛的诗歌,透露着一份不服输的澄澈,他所有的光环,也都是用汗水换来。谁不曾是微小的一粒,但即使遥望在光年之外,凭借自己聚集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燃烧自己,照耀星空,引来他人的抬头仰望和无数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