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作曲、写书两不误
“男神”教师新书首发式受追捧





  据长江日报5月11日报道5月9日晚,湖北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国内音乐文学第一人王希翀的“音乐文学”系列新书《我的时间里住过你》在小礼堂举行首发式,并别出心裁以舞台剧形式呈现书中故事。
  大唐知己生死不渝,滚滚红尘爱恋离合……每个故事都配有背景音乐,可用二维码扫描欣赏。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将读者带入沉浸式阅读体验,这就是王希翀首创的音乐文学。
  “我的音乐不是随便配一首歌,而是做的配乐,和书中场景是融合的,就像电影配乐一样,对我们的阅读情绪是非常好的烘托,让阅读变得更立体。”王希翀出身于音乐世家,这样的跨界从小练起,“小时候做过一个练习,看一本书写一个读后感,这个读后感是一首曲子。从那时候起,我就对这种创作很感兴趣。”
  创业、北京做电影配乐、考博......在进入大学做老师之前,王希翀大大小小的经历成了他书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的来源。“我在北京做电影配乐,下大雪找不到房子,和一个乞丐聊了大半天,这都是我人生非常有意思的片段,得到了很多故事的灵感。”
  此前王希翀也出过半自传体音乐小说《挥霍年代》,读者对这部书里的音乐评价很高,而他却没有走音乐的归音乐,文学的归文学这条创作之路。“从创作本身来讲,我音乐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文学的,我希望把我的故事和人物呈现得更丰满。电影的蒙太奇画面给人恍惚感,不断制造震撼效果,但文字你可以快,可以慢,也可以停下来想,想象空间很大,我们用音乐去填充它,这个感觉更好。”他解释道。
  曾与朗朗、莫文蔚、易烊千玺、李健、何炅等明星合作,参与电影配乐,兼作曲家、作家于一身的王希翀,坦言自己对书有种偏执,“我做电影配乐做了七年,做了八部影视剧,音乐的灵感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码字花费的精力肯定更多。但我对书有一种偏执,阅读这件事,有人的温度在里面,可以展开自己的感知力,我想把一切美好的事都写在书上。”
  此前,他创作的小说 《独自遗忘的岁月》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赞赏,“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表明观点的尝试,也是在相对沉寂中创造某种特殊情愫的尝试。”后来,他独创“音乐小说”概念,并发表了三本音乐小说。
  感知力,王希翀称这就是音乐文学的价值所在,也是他的兴趣所在,“现在是一个重塑感知力的年代。”他曾带领自己的唤醒花园团队为烧伤患者举行治愈音乐会,进行音乐治疗。“我不是专业做音乐治疗的,只是想开发音乐功能的可能性。在阅读上,音乐可以带来情绪的引导,加强对故事的感知,从而使阅读音乐文学作品变成一个舒压的过程。别人说我一会儿写书、一会儿作曲、一会儿当大学老师,一会儿做音乐课程,其实这都是我围绕人的感知力的作品。你作为一个个体,无论是在读书还是感受生活,一定是围绕感知存在,个体才会存在得更完美。”(记者团乔雨琪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