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瓦尔登湖》书评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下霓虹遍布,人们的脚步匆匆忙忙。而当我翻开《瓦尔登湖》时,心情骤然平静,那惊人而又平淡的文字引领我进入了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它那朴实而又令人深思的语句犹如心灵的一方净土,在那里我们摆脱了浮躁与世俗的困扰,尽情地享受着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瓦尔登湖》是亨利·戴维·梭罗的著名作品之一。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回到家乡并实践了两年执教,然后来到大作家爱默生那里当门徒,开始尝试写作,逐渐地形成了超经验主义的风格。在湖边、在森林中,在可爱的小动物面前,他是如此地平静,靠着自己的双手,一把斧头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和谐,而从中闪现的哲理却是那么的深邃。《瓦尔登湖》是作者孤独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生命旅程的探索,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同时《瓦尔登湖》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在生命面前,我们需要去尝试,更需要有不断尝试的毅力。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在不同位置我们的轨迹也不一样。也许赞美与掌声是一种成功的生活方式,那么平淡与宁静又何尝不是呢?因此,梭罗选择了孤独,选择了平淡,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希望谨慎地生活,淡然地面对自然,面对着事实,寻找着生活所授予的东西。文中之言“我来瓦尔登湖,不是去节俭的生活,也不是去挥霍,而是要尽可能减少麻烦做一些私事,免得因缺乏常识和生意头脑而输的很惨”体现着作者的宁静与自由。他的对超经验主义思想不是所谓的效仿,而是希望大家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的文字中可见一斑:“其实并不强求别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熟练地掌握这种生活方式之前,我自己可能已经过上了另一种生活,也因为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有尽可能多与众不同的人”文中他的思想与言语中无不体现了一种对超脱自然、自由的精神向往。
  书中记述着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衣、食、住、行以及与自然相处的过程。在瓦尔登湖中,那里是静谧的天堂,没有过多的来客,却时常有小动物的光临。他每天计算着自己的收入与支出,采摘野果与柴火,用双手打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小屋。他每天与树木交流、鸟儿作歌,清澈的湖水映着湖边的美景,在那里是那么的静,那么的和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他的生活井然有序,常说伟人是孤独的,而我坚信,在那孤独与寂静的桃源,梭罗的心是那么的平静,没有一丝浮躁,与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里他自由宁静,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思考……但重要的是,他让人们在饥饿与浮躁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与生活中的新元素。
  梭罗说,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也是最接近上帝和天堂的地方。在《瓦尔登湖》的世界里,读者能够傲游在自由、宁静、美丽的天堂中尝试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曾国藩先生有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在心灵平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处理好生活中的事情,而朴素简单的生活更能引领我们到达新的高度,这也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而《瓦尔登湖》讲述着人类的全新生活方式,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繁忙的生活中减轻负担,探索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瓦尔登湖》,一本宁静而又祥和的书,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