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通才达识显真章———访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研究生姚媛







  她曾经是生物与制药学院学生会团委副书记,在她的任期内学院四级通过率提高了近10%。她曾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校院两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干部”“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曾与朋友创立新媒体运营公司,创下一年半收益10万元左右的记录。她热爱瑜伽,周末利用空余时间学习舞蹈,拥有广泛兴趣的她是同学们眼中的“阳光女神”。
  她,就是姚媛。
  兴趣使然 初绽光芒青春的潜力是无穷的,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姚媛刚进校就加入了学生会,满怀一展宏图的抱负。她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与人为善,学习上尽心尽力,通过一年的努力,她在大二就被破格提拔为学生会团委副书记。不仅如此,她还为同学们的学习劳心劳力,“那个时候,为了提高全院同学的四级通过率,我给每个班配备了一个播音机,并亲自督促早读。这样坚持下来,我们全院的英语四级通过率提高了近10%,这可能是我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最自豪的事了。”姚媛回忆道,眼睛里是满满的快乐。学生会为她创造了平台,她便用兴趣和热情做踏板,跃向更高的天空。身处学生会组织部,大大小小的活动策划不仅让她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让她的口才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侃侃而谈,姿态从容。
  然而,她不满足于在学生会中得到的磨炼,而是渴望更大程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也许是“艺高人胆大”,在三五朋友的带领下,姚媛加入了创业的行列,并且在短短的时间内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当年我在公司负责策划,有时有大订单,我和几个伙伴就会连夜加班把方案拿出来,反复修改,力争让客户满意,这样下来,公司收益一直不错,这些收益支撑了我大学4年所有的费用。”姚媛娓娓道来。创业在大多数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看来似乎遥不可及,但姚媛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将来的你便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尽管姚媛的专业是化学,属于理科,但她并不拘泥于文理之别。由于对法语感兴趣,她报名了第二学位法语,并且拿到了法语学位证书。她指着桌上的书说:“这些都是法语的资料,也有英语版的化学资料,每次闲暇时,我都会翻阅一二,给自己充电。”尽管研究工作忙碌,但她仍保持阅读法语文献的习惯,有时也会为澳洲杂志翻译文章,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因为姚媛优异的表现,她获得了三峡大学本校A类研究生保送资格,现在在专心致志地读研。不论是学生会、创业、还是法语,姚媛的每一份光辉都是始于一个单纯的兴趣,她不知道她会做到什么程度,她更不知道她会在这个领域取得多大的成就,她所知道的就是,她喜爱,并坚持着,所做的每件事要让自己满意。兴趣是开启新领域的钥匙,匠人精神是探索新领域的航帆。专注领域 境界升华当被问及对于离开创业的公司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有何感想时,姚媛和我们分享道:“既然选择了做研究我就没想过赚多少钱,我只在乎在我的汗水下,一种又一种合成的新药品能否具有更好的药效活性。在实验室中进行合成的药物分子,要进行细胞测试、动物实验、活体实验等诸多步骤,一个药物的上市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倘若其中任何一个阶段中出现了差错,就会前功尽弃。科学就是这样充满神奇和挑战。”尽管经受了一次次的失败,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最终绽放光芒。“我们化学系的女孩都是女汉子。”姚媛哈哈一笑,“大事小事都是自己做的,女生不存在受到优待,因为这都是不值一提的事。”
  姚媛总是善于将多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将这些知识服务于自己的研究事业,她爱此,并乐于此。尽管研究工作忙碌且艰辛,但姚媛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她轻快地说道:“每次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虽前路漫漫,道路崎岖,但她却不惧艰险,迎难而上,这种勇气和魄力,皆源自对理想彼岸的追求与渴望。
  展望未来 匠心永存当被问及未来计划的时候,姚媛不假思索地说:“未来当然是继续做研究。”似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她莞尔一笑,“读完研又读博士,或许继续读博士后?那时我多少岁啦?”姚媛没有详谈计划,但她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继续深造,继续研究,继续自己现在所坚持的事业。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她永远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路虽阻且长,但路上不乏如屈原般的求索之士,为了心中的理想前仆后继。姚媛轻描淡写的每句话都满载沉甸甸的承诺,未来她将心无杂念,排除艰难险阻,只向目标前进。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匠人,或主动精雕细琢,或被动磨平棱角,虽都进行了改变,但却形态各异。真正的匠人或许就是像姚媛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目标,一份科学完整的计划,一股自我改造的勇气,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凝心聚神,稳扎稳打,专注领域,精益求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快”字充斥生活,匠人精神更显得尤为可贵。作为学者,更应有一颗匠心,能够慢下来、沉淀下来,去深刻钻研,去追求心中崇高的理想目标。
  姚媛,一位学术上的匠人。(胡鹏 邹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