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千仞壁立的太行明珠——新乡郭亮村游记
□ 韩明儒


  国庆期间,我们驱车到闻名遐迩的郭亮村游览采访。
  郭亮村的出名,由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电影《清凉寺钟声》开始。郭亮村位于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沙窑乡,属于南太行万仙山景区,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具有典型的太行山风光。上世纪八十年代,谢晋看中了河南籍著名作家李準的电影文学剧本《清凉寺钟声》,在全国遴选拍摄基地,深为郭亮村的奇特景色所吸引,连声称赞郭亮村为“太行明珠”。著名画家张仃多次来写生,称郭亮村为“华夏奇观”。先后有《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绝壁上的郭亮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而名声大振。
  我们沿高速公路从新乡西出口下高速,来到万仙山景区。我们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景区的旅游大巴沿山路蜿蜒向前,到郭亮洞前下车,步行沿郭亮洞上山。郭亮洞现称绝壁长廊,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的工程。我们沿绝壁长廊郭亮洞前行,蜿蜒盘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齐平坦,有的参差不齐,形状各异,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洞口,这是开凿时留下来支撑廊顶的山洞,好像一个个大窗户。既解决了涵洞的照明问题,也为游客观赏沿途风光提供了便利。
  绵延八百里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和太行山人民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战争的奇迹。太行山人民特别吃苦耐劳,在三年困难时期,北太行的林县人民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1972年,南太行郭亮村的申明信等13位村民,在红旗渠精神鼓舞下,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大山,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炸药。没有现代测量仪器,就把人从山顶上用绳子顺绝壁吊下来定位。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体力,开山挖洞,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取名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建成通车,创造了南太行山人的一大奇迹。我们行走在红岩绝壁大峡谷之中,一座座山峰突兀耸立,挺拔伟岸,令人禁不住朗诵起朱总司令“群峰壁立太行头”的磅礴诗句。大家沿途观看风景,拍照留念,大约一个小时,来到了海拔1700多米高的、悬崖上的郭亮村。
  郭亮村有80多户人家,共300多人。山民的房舍都是石头垒起来的小屋,保存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村到处是石头: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石碗、石筷、石桥、石斧,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中。城里来的孩子显得特别好奇,感到特别可爱。近些年,郭亮村发展美好的山村旅游,家家盖起了农家旅馆,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提供淋浴、卫星电视,每个游客每天食宿费50元,价格合理,旅游成为郭亮村民发家致富产业。每当节假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农家宾馆家家爆满,山村老板笑逐颜开,真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子的气温比之洛阳低10度左右,是避暑的好地方。村南边沿山建起几栋四层楼房,开办的是农家宾馆,气势显赫,很有气派。
  郭亮村的太行绝壁是体育比赛攀岩的理想场所。我们来到天梯前。这天梯共有72级台阶,高约100米,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组成。梯势险峻,蜿蜒曲折,有的地方直上直下,立陡如壁,稍不留神,仿佛就有坠崖的危险,让人胆战心惊。天梯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扩修,是1978年郭亮村通往外地的唯一通道。直到本世纪70年代,山民打通了郭亮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几百年来的大道。我们有意从天梯登顶,就是想领略一下先人险行的感觉。
  东汉末年,村民郭亮举旗造反,官军大队人马进山剿匪,难以剿灭,可见山势的险要。我们来到炮楼参观。炮楼共三层,修在山顶之上,是2002年为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战争角落》而兴建的道具建筑。登上炮楼顶层,太行美景尽收眼底:红岩壁立、秀峰突兀、绿树白云、石径崎岖、古木苍天、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炮楼真是一座绝好的暸望台。
  我们沿大峡谷南面的盘山公路下山,遥看对面的悬崖峭壁上郭亮洞隧道的一个个洞口,犹如石壁上的“机枪眼”,感到郭亮村人精神的伟大。红岩绝壁约有200米高,耸直陡峭,像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敬畏。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周围有很多溶洞,规模较大的有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洞内倒悬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神各异,令人遐想万千。洞下水潭碧绿诱人,悠闲的牛羊漫步在奇石、丛林之间。好一派世外桃源风光。郭亮村,真是美丽得太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