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时代洪流下的卡尔和弗里德里希——观影《青年马克思》有感


  5月23日下午,学术交流中心礼堂,银幕上正流淌着卡尔·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故事:晋升《莱茵报》主编,但因抨击当权者而被迫停刊移居巴黎;创办《德法年鉴》,结识挚友恩格斯,却又因政治活动而被驱逐出境;既遭政见不同者非议,又受拮据生活所困,于内忧外患之中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起草了名垂青史的《共产党宣言》……短短两个小时,青年马克思的故事给在座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记忆……本片由海地导演哈乌·佩克指导,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三国联合制片。在取材上,本片选择了1843-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选择将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进行改编并搬上荧幕,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那时,他们还不是旷古烁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而只是两个名为卡尔和弗里德里希的、处在时代洪流下的两个挣扎的青年。
  从理解马克思的角度来说,本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在我们的脑海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是拥有诸多头衔和称呼的光辉形象: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创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但在共产主义发展史之外,有没有可能存在另一种视角,在这个视角下,马恩不再仅仅是伟人或是符号,而是能被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于是在本片中,我们见到了我们十分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马克思:片中的他好思善辩,嫉恶如仇,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东奔西走。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还有和很多普通人一样的一面,熬夜、醉酒、嗜烟等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生计、工作等常人都会面临的生活窘迫……这些情节和细节,在建构着一个更加真实的伟人的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不提醒着我们一点,“我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但撇开上述这些凡人皆具之物,余下的才是能使他们真正伟大和不朽的。较之于他们年代稍晚一些的哲学家罗素曾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对于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而言,这样的评价也许同样适用:对于家庭的爱和责任助他成长;对于知识的追求使他所学从法学和哲学演变为经济学和社会学,脱离青年黑格尔学派逐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身处悲惨境遇,被不断剥削的工人的同情和对于资本家的愤慨和憎恨,使得他不顾各国当权者的种种驱逐、审查和威胁,关注工人的生存状况,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和思想,并加入到工人中去,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这样的学识、眼界、胸襟和毅力,是我们应当去学习的。
  那么,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极大地触动了青年时代的卡尔和弗里德里希呢?跟随影片中的视角,回到1843年的欧洲,回到那个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的欧罗巴大地。同为青年的我们,就能尝试以当时的卡尔和弗里德里希的眼光和视角,来审视那片满目疮痍且悲剧丛生的土地。影片伊始,些许贫民在树林中拾取树枝,却遭受警队无情驱逐和殴打。这一长达三分钟的片段,是依据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而构建出来。这赤裸又残酷的场景,深刻且直观地反映出如下的现实:在冲突中,私有制国家扮演的角色是帮助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或者说一个阶级窃取国家权力,压迫另一个阶级。国家和法律保护的不是人,而是私有产权。而在曼彻斯特,在欧文—恩格斯纺织厂,面对罢工滋事,争取自身权益的工人,工厂主仅仅使用克扣工资和解雇工人的方式就使这场潜在的风波消弭于无形。影片用这样的段落使我们切实认识到,在资本家的私人企业中,资本对于劳动有着绝对的、无上的统治权。资本家可以随意克扣工资、以各式规定惩罚工人乃至开除他们,资本家和监工对于工人的统治就犹如皇帝对于臣民的奴役一样。恩格斯在根据亲身经历和实际材料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结论也同样佐证了这一点。
  面临着这样残酷的现实,普鲁东选择了基于互助式的无政府主义;魏特林一意孤行,寄希望于一种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巴枯宁则从坚持他混乱的自由至上,坚持无政府主义……而年轻的卡尔和弗里德里希,做出了他们有别于当时其他政治活动家的选择:用理论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事实和它们的发展趋势,并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尽管在影片的末尾,1848年时,年轻的卡尔和弗里德里希还不知道在之后的未来,他们所坚信的共产主义理想还会遭遇怎样的磨难,他们所踏上的这条共产主义道路又是如何布满荆棘。但在这个节点,在时代的浪潮下,还未在人类思想史上绽放耀眼光芒的两个青年,在普通的生活中,选择了一种不凡的方式去践行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
  就凭这一点,便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