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把工大讲给你听



周生森/摄


  是你吗?于浪花滚滚的黄海之滨傲然伫立的是你吗?刚过而立风华正茂的你经历了多少沧桑又托举起多少明珠?这副诞生于三十三年前的躯体承载着更久远的品格,你在光阴中凝望着谁,期待着谁,来写你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故事?
  这一宿,夜河流灯,魂归故里。
  尚未走近,有着浓郁欧式风格的建筑便携着一股坚韧的力量撞进眼里,八个罗马柱站成脊背挺直的战士,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莘莘学子忙碌又笃定地穿梭往来。这是南校门,它绝不闭塞,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昭示着主人的宽容热情。
  穿过南校门,真正踏在这片被守护的土地时,顿生恍惚感,那可望不可及,令人内心酸涩又热血沸腾的几十年光阴缩短成寸,被我一步迈了过去,没顾及宏伟的研究院,没顾及两旁高大的乔木———前方朱笔镌刻的校训石已足以令人全神贯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八个字遒劲有力,厚重又宁静,似长者在对将入世的孩子谆谆教诲,庄重却不疾言厉色。这校训出处要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经久不衰,哈工大的办学理念由此可见。这短短八字,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刻入了无数人心中,又令无数人脚踏实地,铅华洗尽仍不改初心。绕至校训石背后,仍是朱笔小字写就的“哈工大精神”,横竖撇捺,刻于石身,又何尝不是刻于工大师生骨血中?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一路向前,内心郑重感稍减,湖光潋滟,灌木掩映,一幅幅画卷林立两旁,阐释着适才刻在心口的珠玑字眼,于是我嗟叹连连地领略了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800壮士”的风采,他们个个青年才俊,在学习最辉煌的时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又在逆境中“动心忍性”,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便知“人和”是哈工大的主要发展依仗,它靠内部薪火相传的强劲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向上的奋进力一路前行。只要“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
  及至主楼广场,视野开阔,两侧月牙形长廊拱托出幕天席地的大舞台,整个工大最柔软的一面都在这里展现,各种典礼、盛会中优美的音乐、婀娜的舞蹈将这方天地洗刷得不染忧愁,在工学氛围浓重的校园中,它仿佛是被悉心呵护的一张天真灿烂的笑脸。而与这笑脸呼应的,是一棵树,一棵老树,没有参天的高度,没有藏着一万朵叶子来等风嬉闹,没有艳丽的花朵绽放。它是一棵松树,一棵安详又坚定、仿佛要站成永恒的学子树,它与烈烈国旗并立,风霜雨雪也好,春和景明也好,它自岿然不动。我看出来了,这宠辱不惊的皮肉下,刚毅坚韧的铁血中,泡的是一把潇潇而立的君子骨。
  视线延伸,哥特式的主楼对称宏伟又轻盈修长,它依山而建,端的是一副踏实庄重的模样,殊不知内里尽是狡黠的迂回曲折,初次入内,非得叫人尝尽寻找的苦楚,被折磨多了,便有无奈且无语的人给这“凌乱”的内部结构做牵强附会的解释:这是在暗喻求学之路艰难曲折。我单看这建筑功能强大:教学、行政、实验……甚至还能有条不紊地让给图书馆一席之地,实在大度,兼容并蓄至此,才道主楼之所以为主楼,工大之所以为工大,海纳百川的胸襟岂能少?它怀揣着庞杂雀跃的内心,稳稳当当地凝望着每一天的晨曦,无限似锦前程,尽在它的支持勉励中实现。
  沿小路至高地,梅花掩映中可见校史博物馆,仍是一番欧式俄韵,外观便以“工大特色”命名。博物馆三字即是历史的代名词———你看到的现在的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缓步至你面前,我的稚嫩的、飘摇的、稳健的脚步,我的无畏的、奋发的、浩然的身影,你看懂了么?所有艰辛与探索的尽头,都是欣欣向荣的此间年华。
  读过你的历史,走过你来时的路。若是戛然而止在这里,没能继续将你的故事绵延,依然是莫大的遗憾。希望路,希望路,名字美得足以招摇撞骗,拐幼稚孩童来踩,然而谁又不知路上荆棘密布呢?只是我见了你,把你的故事搁在了心里,我知你华韵内敛,流光暗藏,知你精神,知你志向,有虽千万人吾往的豪情,有将你的故事再添浓墨重彩一笔的愿望,那起点又有什么重要,每条路都能通往你指引的方向。
  星尘散尽,曙光乍破。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我诚愿能有肥沃的土壤供这字字铿锵的工大精神与历久弥新的工大文化开花结果,如果没有,那愿它在冰冷的悬崖上也能长成一棵坚不可摧的参天大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