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读荷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 盛夏时节, 烈日炙烤着大地, 热浪蒸腾在周遭。此时, 读荷是一种极为爽心怡情的消暑方式。

笔者的老家在渝西地区。那里, 无论丘陵还是平坝河谷, 都适合荷的生长, 只要有水塘、 水池或水洼之地, 乡亲们都少不了要栽种上荷, 既点缀田园风光, 又增加经济收入。每到夏季, 荷梗长得粗壮高大, 密密挤挤的荷叶丰茂得像一把把绿伞。荷叶下面, 碧水荡漾, 肥美的鱼群在水中畅游。一朵朵悄然绽放的荷花鲜艳夺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让人如痴如醉。此时, 若手中端一碗 “荷叶饭” , 蹲在大门外, 一边吃饭一边欣赏坝子边的荷塘里盛开的荷花, 是一件别有情趣的事情, 有荷味在口中弥漫, 有荷香扑鼻而来, 还有红瘦绿肥的荷景涌入眼帘, 让人心旷神怡, 恍忽间感觉身在诗画仙境里。

读荷, 你也可以回到书桌旁, 手捧一杯清茶, 坐拥一份宁静, 读有关咏荷的诗文。清朝曹寅 《荷花》 诗云: “一片秋云一片霞, 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 夜夜凉风香满家。 ” 试想, 在闷热的夏夜里, 有清风送爽, 有清香入户, 该是何等的奢侈和享受!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在 《苏幕遮》 里有这样的名句, 尽现了荷的风姿和神采。田田荷叶, 点点荷花, 虽平凡却美到了骨子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的 《爱莲说》 , 是在抒写荷的精神,清廉高洁, 脱俗高雅, 蕴含一种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文化史上, 如此精美的咏荷诗文不胜枚举。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中已有荷花出现, 为历代咏荷诗词的滥觞。此后,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的咏荷名言佳句, 单金盾出版社编印的 《咏荷诗词》 一书就精选了中国历代咏荷诗词300余首。于是,心间难免涌出一份感激之情, 感谢大自然造化了荷花, 感谢前人写下了如此脍炙人口、 曼妙无比的篇章。能够享读这些华彩诗文, 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读荷, 你还可以从画中读。画可以是工笔, 一丝不苟, 精心描绘; 也可以是大写意, 挥毫泼墨, 酣畅淋漓。碧叶红花, 或雨荷或风荷或残荷, 或一只蜻蜓立上头, 或一只鸟俏影横斜, 或数只青蛙叶下轻游,一幅幅荷花图, 就是一个无比清凉的世界。翻开齐白石、 潘天寿、 李苦禅等大师的荷花图, 沉浸在他们构筑的水墨世界里, 一片片清韵弥漫在你周围, 包容着你,酷暑就远离你了。齐白石画的荷花, 寥寥几笔就钩画出荷的形态, 化繁为简, 充满稚趣。

读荷, 将心深植于荷的根系、 风骨和气质中, 读着读着, 你顿觉暑意全消, 整个身心都被一片无边的清凉浸润着, 身旁仿佛开出了一朵朵清香远溢的荷花……在荷花的世界里, 酷暑似乎也该改为清暑才对了。

文 /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