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又到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清明到。正如唐代诗人张继在 《闾门即事》一诗中所写:“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一个清晰而明澈的名字,道不尽其中的生机与活力,也道不尽其中的情意与悲恸。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开始,清明本来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每年清明一到,随着气温的升高,降雨的增多,就到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命蚕妾,治蚕室”的农谚。恰如苏东坡所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万物萌动,风吹草长,莺歌燕舞。放眼望去,嫩绿的草、摇曳的花、抽条的柳、蹁跹的鸟映衬着蓝天碧水,显示出春天独有的魅力和活力。春风春雨绿大地,大树成林好遮荫,在这郊外踏青的好时节,窝了一冬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约外出游玩,结伴玩折叠射柳、踢球、野餐、放风筝、划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不但成为清明的别称,而且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扫墓、祭祀、“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等习俗也随之延续了下来。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每到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带上祭品,领着子孙前去祭拜先祖,使后人对先辈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曾记得,儿时的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无论是刮风下雨,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去祭奠革命烈士。胸前带着小白花,怀着对那些浴血奋战、为我们打下美好今天的革命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我们手中的花摆放在烈士陵墓前。如今想来,白居易的“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恰如我当时的心情,一股惆怅和感伤之情萦绕心间,同时也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清明时节是最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我目睹也感同身受着人们的悲愁。虽然改变不了亲人的逝去,也不能消除人们内心对亲人的思念,但是我觉得清明更应像爷爷说的那样,“清明、清明放风筝,愁事、愁事远离我”。记忆中的清明节,总是爷爷带着我放他亲手为我糊的风筝。那时的我很小,每次都让爷爷帮忙把风筝飞得很高很高。当超过其他人时,我就高兴地围着爷爷打转儿,开心得手舞足蹈……直到太阳落下,远方炊烟升起,才肯坐在他的肩头回到那朴素的土胚房中。现在想来,虽然爷爷的笑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是那时的欢乐和满足却深深镌刻在心底,一如我对他的思念,早已根植于心底。因为我知道,即便爷爷再不能陪我放风筝了,但是我知道他对我的爱却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消失。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是第一个没有爷爷的清明节。斯人已逝,但活着的人还要带着希望地走下去。如此,才不负春光,不负亲人的期待和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