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面馆


  北正街是小镇仅有的一条历史商街,街道沿着河流延伸,人和物自然大多在此汇聚。街上靠近渡口边有着两家百年面馆,一个叫苏家面馆,一个叫王家面馆,这也是除古牌坊外,街上仅有的两家有着老式装潢的门面。
  王家前任掌柜死得早,店面交给还没满三十的儿子打理。王掌柜虽然对百年老店不太上心,但对赚钱特别在行。子承父业不久,就把面馆打理得蒸蒸日上,不是装修自家门面,就是转战更多的面食、各种小吃面食,一度抢了苏家的生意。
  苏老汉背着手从店里走了出来,趁着闲暇时盯着自家店牌看了看,又背过去盯着王家的也看了看,然后背着手从外面走了进去打理生意。
  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多,吃面的却很少,除去旅途奔走的顾客,就只有少数的常客帮忙照顾生意。两家面馆百年来生意其实还是老样子。这也难怪,百年来这条街也没怎么发展,建了些楼房,多了点店铺,不过大多是洋店,面馆还是只有这两家。虽说有着百年名号,可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确实店面规模太小。最近洋店拉拢了不少青少年,生意也是蒸蒸日上,王掌柜有些耐不住性子眼红着便装修了自家门面。
  往后几个月里,别的店铺开始跻身面业,洋店新推出了很多洋面,吸引了不少顾客。王掌柜于是又打算转战更多的面食,各种小吃面食,希望能借此招揽更多的顾客,生意越做越大。
  王掌柜也习惯性地待在自家店门口盯着店牌看了看,不过这次苏掌柜也在自家店门口看着,他们相互看了看,没多久就都走进去了,只是苏掌柜背着手踱着步,王掌柜笑嘻嘻地招待着刚赶来的熟客进了面馆。面馆也隐约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虽然没人口头说,不过人们心知肚明,但是也有很多撑自家门面的人上前去吃了几回,然后回来说还是苏家的面地道有味,引得众人哗哗而笑。
  苏家面馆一锅汤煮了百年了,从未熄火,来吃面的人还没进门就可以闻到它的酥香,没等吃面就早已被诱惑得口水直流。苏家面馆一天定量销售,不过每天也不定卖得完。
  苏家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店中间挂着一幅字,写着一个很大的“信”字,字写得很大,毫无美感可言,估计是开山祖师爷随手写的,不过字的偏旁墨用得特别多,也写得特别用力,来吃面的顾客总会被这字吸引,然后相互议论着,莫衷一是。不过经此一比,苏家比王家规模可以说小得太多了。
  苏家停了一天业。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跪在店里“信”字下的苏家儿子,不过都不敢围着窗户看,只是依稀可以听到苏老汉和妻子在房子里吵闹着。苏家面条都是自家做的,所以提前和好的面尤为重要,这也是苏家百年来传下的祖训。偷懒没有和好面的儿子怕被老汉责备,悄悄用现成和的面滥竽充数。苏老汉想到以前桀骜不驯的自己,因为弄错了顾客的面就被父亲罚跪了一天。老汉想,是时候该磨练磨练他了,祖业不能断在他手里。
  一天,卫生局的人突然来袭,查出王家面馆的面和油都有问题,王家面馆因此被查封了。后来听卫生局的有关人员透露,是一家店铺匿名投诉的,谣传还有很多吃了王家的面闹肚子的人也联名举报了。
  几天后,王家面馆重新开张,不过店牌没有更换,只是主家的是苏老汉的儿子。王家面馆也从此用上了苏家的所有技艺。来来往往的顾客很少很少,就连苏家的顾客也少了许多。儿子跑去找老汉议论此事,指责老汉是不是他匿名举报的,老汉没有做声,只是拿来了和那个“信”字一样大的纸和笔墨,叫儿子同样写一个“信”字。儿子没有推脱,龙蛇飞动写了下来,老汉也没有做声,同样龙蛇飞动写了下来,而且力道特别遒劲。
  “父亲,原来你的字这么好看,那这么说你的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啊。”儿子惊讶地望着父亲写的字,然后呆呆地跟父亲说道。
  苏老汉没有说话,只是让儿子安心回王家面馆打理生意。第二天,王家面馆店中间挂上了一幅字,写着一个很大的“信”字。儿子望着他写的字,思索了好久。
  王掌柜因为这件事被拘留了两个月,两个月里王家面馆生意式微。出狱后的王掌柜多了些沧桑,急忙忙地和家里人走到了面馆门前,望着他家的店牌,他落泪了。在店里打理的苏家儿子也急忙赶了出来,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老汉望着儿子,要他把钥匙还给王掌柜,儿子半送半缩,被老汉一把抢过,王掌柜泪眼婆娑地望着苏老汉,手只是在颤抖。
  “你怎么能把我们祖传的技艺交给他们呢,你这样怎么对得起祖宗,我们还有什么资本和他们抢生意啊。”儿子很不耐烦地跟父亲说话。
  “百年前,王家就是苏家员工自立门户的,所以有苏家一半的技艺。现在洋店日益膨胀,王苏本来就是一家啊,我从未想过跟他们竞争什么,我只想你能真真正正做个人,担负起百年店铺的希望,我们虽然赚不到钱,但是我们可以赚到人心。”
  几天后,王家面馆重新走入正轨,王家面馆里多了许多苏家面馆的人,苏家面馆多了许多王家面馆的人,味道早已不分各家了。
  王掌柜背着手踱着步从店里走了出来,盯着自家店牌看了许久,然后转过身盯着苏家的看了许久,然后看了看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街道,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停滞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