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穿汉服就能复兴传统文化?

  近日,一些北大女生身着汉服举行社团活动;更有几十名学者签名倡议“将汉服定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而此前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议定汉服为“国服”,有人大代表建议应在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这让近年只在民间流行的“汉服热”陡然升温,被升格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
  “汉服热”只是近年在文明传承中新旧交替、东西碰撞的插曲。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对文化传统的找寻。这种找寻,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状态下,国人对民族身份认同和辨异的渴求;又反映出国人伴随着经济崛起,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不管这种找寻的方向如何、方式怎样,依然值得关注。
  “峨冠博带,打躬作揖,穿汉服,行古礼”,即是“汉服运动”者活动的基本表征。作为一种个人爱好,本无可厚非。而且,放在社会历史长河里,放在近代以来中国辛酸血泪史中,“汉服热”确实是一种令人回味的文化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绵延百余年的中西文化碰撞主旋律下的一声回响,是面对日益强势的西方文明的一种东方音韵。但遗憾的是,这音韵含义模糊甚至有些变调。这场运动中,似乎只要买件汉服穿上展示一下,不管他是否有华夏汉族意识,是否清楚华夏汉族精神,是否了解民族传统文化,都被当作同志。似乎有了服装就有了一切。
  服饰只是外在的,并不见得使人内心高贵。古往今来,“衣冠禽兽”可谓多矣。服饰也并没有带来所谓的民族精神回归。因为服饰只是“礼之仪”,而非“礼之义”。况且,在王朝更替中作为政治地位和社会等级的象征,统治者均对各阶层的标准服饰作出自己的规定。因而,作为中国社会主体的汉族,始终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流传下来的民族服饰。与其搞一场争议颇多的“汉服运动”,不如在现今服饰文化中尽力吸收传统文化因素,体现中国气派。北京奥组委的回应就很值得回味:我们正在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服装。
  倘若不问汉服产生的历史条件,不顾今天发生的时代变迁,而定要上升为“文化战略”,加上国家强制力,则悖离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不仅有大汉族主义之嫌,也容易变为形式主义的文化复古。这同复兴国学靠恢复私塾和强迫孩子读经一样不得要领。我不禁要问:当英语教育和培训在神州大地大行其道时,当广大学生因各类考试中对英语的硬性标准而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时,当国人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时,我们光在这儿穿穿汉服就能复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文化认同提供基础,为世道人心提供价值评判标准,而不是“衣冠”之形式,传统之表皮。正如“以身殉文化”的王国维所言,当西方文明破门而入,我们的唯一出路便是“相互激荡”、“相互发明”,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教育做起。而不是徒有“复兴”的形式而流于复古,趋于平淡,成为抱残守缺的短暂的“暖冬”。国家积贫积弱时如此,国力增强时更应如此。宽衣博带未必就能体现“民族自信”,西服革履也未必就不爱中国。
  放弃那些能赚来虚名的形式,真正深入文化复兴的本质,切实为复兴民族文化做点事情吧!
  后记:汉服运动是在中国国力上升,汉族人民民族意识回归的背景下,以青年族群为运动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终极目标的一场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民间自发的草根运动,汉服运动的主体人群以70’后和80’后居多,力量中坚是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这些行动者认为,“复兴华夏文化,衣冠先行”。其活动场域,除运动酝酿、策划、组织、讨论阶段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有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