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的“四避免”

      新闻写作应避免什么?稍有新闻知识的人都会回答:当然是避免出现差错和禁用词语。的确,差错和禁用词语是所有记者都应该注意避免的。本文所说的“避免”,是不算差错、不是禁用词语但影响新闻质量的内容,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采啥写啥,二是顾此失彼,三是名称多变,四是叠床架屋。

 

  一、新闻写作应避免采啥写啥

 

  我国新闻界泰斗穆青曾经指出,新闻记者应该做到“采十写一”。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扎实、全面地采,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二是要有选择地写,写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内容。实际工作中,一些记者不能做到“采十写一”,甚至连“采三写一”都做不到,而是“采一写一”,于是,一些与新闻主题无关的信息、一些让读者哑然失笑的内容付诸笔端。比如,有则消息写“她被一辆灰色的小轿车撞死”。但是,这则消息报道的是“她”去世后家人捐献其器官救助他人的事迹。评报专家指出:管它什么颜色的车,只说“她”因车祸身亡即可,因为这则消息报道的不是车祸而是捐献。一些报道偷盗、抢劫案件的消息,或许是司法人员介绍得过于详细,或许是记者参考了相关法律文书,记者写作时把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写得十分清楚。这是没有必要的。读者想知道案件是否侦破,而不是犯罪嫌疑人详细的个人信息。作家采风,并不是采到什么就写什么,记者采访也一样,没必要写的东西最好只字不写。

 

  二、新闻写作应避免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必然会冲淡新闻的主题,有时甚至可能事与愿违,导致文不对题的情况。比如,有一则消息写的是农民李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把女儿培养成大学生,本来李某是让人既同情又敬佩的,但文中还写到“李某的这个女儿从小就很懂事,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晚饭后不仅自己认真写作业,还耐心辅导妹妹和两个弟弟写作业”。读者读了这样的消息后有可能会问:“李某有4个孩子,这不是违反计划生育吗?”还有一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卖“良心馒头”,蒸馒头的面粉非优质不用,且坚决不用任何添加剂。这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一则消息,但记者又写到:“记者问他,馒头卖不完怎么处理?他说,低价卖给一些早餐店炸馒头干了。”这样一说不要紧,卖不完的剩馒头低价卖给早餐店,这样的“良心馒头”无形中就打了折。

 

  避免顾此失彼,一要提高记者写作的认真程度,不能信“笔”开河;二要提高记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说漏嘴”;三要提高记者把握全篇的能力,不能跑题。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的都是采访对象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其他方面影响所要报道的方面。

 

  三、新闻写作应避免名称多变

 

  名称多变,指的是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同一个人的称呼、同一种物品的名称、同一种计量单位的叫法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者多个。比如,一则货车与小轿车相撞的短消息,货车在记者的叙述中有“卡车”和“大卡车”两个名字,在当事人的叙述中有“货车”和“大货车”两个名字,同一辆车有4个名字,读者即便知道卡车就是载货的汽车,也难免疑心这里的“货车”与“卡车”是不是同一辆车。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同一个人有不同称呼也是常见的。比如,张某某先被称为“张某某”,再被称为“老张”,又被称为“

 

  张先生”,最后又被称为“张某某”。如果全篇只有这一个人姓张还好,如果另有张姓人出现,读者很难分清“

 

  张先生”到底是哪一个。

 

  无论是人的称呼、物品或者单位的名称,还是计量单位的叫法,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统一起来,单位名称长的可注明以下简称什么,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之一。

 

  严格地说,就是“当日”、“当天”这些词,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都最好不要同时出现,如果用“当日”,就不要再用“当天”,如果用“昨天”,就不要再用“昨日”。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作品中对采访对象的称呼最好不要用“老张”、“老王”,而要用“

 

  张先生”、“

 

  王先生”,这体现了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四、新闻写作应避免叠床架屋

 

  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是简洁明快,但在实际工作中,语言繁琐的情况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读者对新闻的阅读早已变成浏览,看一眼新闻的标题,如果不吸引人,就不再往下看了。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需要做的是留住读者的目光。如何留住读者的目光呢?给新闻做一个精彩的标题必不可少,用最精练、最生动的语言叙述新闻同样必不可少。新闻写作,有必要惜字如金,能用一个词说明清楚的事情,就不要用一句话,能用一个短句说明清楚的事情,就不要用一个长句。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原文来自:http://www.xwpx.com/article/2016/1230/article_5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