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写新闻要“软硬”兼施

什么是

“硬性”和“软性”新闻

基于学理上的认识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新闻可以分为“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软性”新闻有时也称为“特写”“人物特写”或“通讯”,而“硬性”新闻可以理解为“消息”“新闻综述”和“简讯”。

“硬性”新闻报道的通常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就要发生的事件。它客观地记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人们现在可能会受到什么影响。“硬性”新闻常见体裁有“消息”“新闻综述”“简讯”等,它以事实陈述为主,一般不太注重观点和意见,但记者可能会引用采访对象的话(直接引语)来强调新闻的价值。“硬性”新闻常见于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报、微博、APP新闻客户端,但许多新闻周刊也有类似一周新闻回顾这样的栏目,通常都是“硬性”新闻。

“硬性”和“软性”新闻的

本质区别

基于实例上的认识

 

要想清了解两者的本质区别,我们先来举个栗子。

 

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致67人遇难 官方紧急行动

 中新网414日电 综合消息,截止141130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已经连续发生6次地震,其中最大一次地震震级为71级。目前,地震已造成67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已启动青海玉树地震Ⅱ级应急响应,同时,该局和青海省地震局正在组织现场工作队伍赶赴震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民政部也已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当地政府则在召集各部门人员参与挖掘和抢救工作……

 上面这条新闻就可以称为“硬性”新闻,记者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当天中午,就发出了消息。地震当时还未完结,但记者尽可能全面地从地震的情况、当地居民所遭受的影响、政府的救援行动和专家意见四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情况。一般来说,“硬性”新闻不宜太长,这是因为“硬性”新闻报道的是赤裸裸的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这样的事实,记者的任务是告知情况。

“硬性”新闻强调时效性、文字叙述要简洁短小。如果文字过长则可读性必然降低,读者也没有耐心读完流水账。此外,一条新闻聚焦一个事件,牵扯过多人物会让焦距分散。不过,上述例1中考虑到玉树地震的重大影响,出现这种比较长的硬性新闻也有情可原。

相比之下,“软性”新闻或特写没有“硬性”新闻时间上的紧迫性。软性新闻也称为“讲故事新闻”。采写“软性”新闻,记者力图选取某一新颖角度,并以具有人情味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某一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教育性或娱乐性的信息。但这并不是说,“软性”新闻就没有时效性。软性新闻的内容都有一个“新闻钩”,也就是和当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否则读者不太会去关注。例如,奥运会期间,记者专题报道礼仪小姐或志愿者;世博会期间,记者发表一篇关于升旗手的新闻报道;或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一家报纸刊发抗日战士的专访,等等。用个比喻的话,“硬性”新闻采用的是广角镜头,让读者了解全局;“软性”新闻采用的是聚焦镜头,让读者看到一个动人的画面。

由于“软性”新闻侧重一个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的某一个角度,因此它考量记者、编辑的观察力、新闻发掘力和创造力。一家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记者编辑水平是否过硬,很大程度就仰仗于其“软性”新闻的独特视角。影响力大、擅长特写的媒体还可以主动推动议程。

在实际操作中,“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有时并非泾渭分明。记者要记住的就是,在读者眼中,只有好看的新闻和不好看的新闻。无论是写“硬性”新闻,还是写“软性”新闻,记者都要努力抓住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一口气把新闻读完。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特写,进一步了解“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的区别。

(肩题)37岁藏族妇女被困66小时获救,11小时后产子

    (主题)废墟边的新生

    (中国青年报记者张伟、张鹏)

巴桑旺毛的绝望和希望之间只隔了11个小时。11个小时前,她被压在木板和砖土堆成的废墟下,怀胎9月,生死未卜;

11个小时后,她躺在废墟边的天蓝色帐篷里,怀里抱着新生儿子。

417日,青海玉树结古镇,37岁的藏族女人巴桑旺毛被压在废墟下约66个小时之后,于凌晨1时许获救,并于中午12时顺产一名男婴。因为没有称体重,接生的女医生郭山英用手掂了掂这个包在衣服里的新生儿,判断他“差不多有7斤重”。

这是一个在死亡阴影中出生的婴儿。帐篷外面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复原林,附近的民居几乎全部倒塌。不过,来自四川甘孜县的郭山英说,当这个孩子被放在紫色泡沫垫上时,他的哭声和她在24年妇产科工作中接触的所有新生儿一样响亮。

……

护士摸摸巴桑旺毛的耳朵,拍拍她的肩膀,想借以平复她的情绪。只过了半个小时,孩子就生了下来。

    “她生过几个孩子了,有经验。”郭山英如此总结这场顺利的生产。她是甘孜县派出的医疗队成员之一。这支医疗队原本没打算带妇产科大夫,她在临出发前才被补充进来。不过她相信,这次,自己的任务会很多。在两年前发生在她家乡的那场特大地震里,她听说了不少新生命诞生的故事,个个都让她很感动。

    ……

    因为没有婴儿包,郭山英不得不用邻居们凑来的脏衣服和毯子把这个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她发现,这个紧随灾祸降生的孩子没有显示出一点畏惧。他放声大哭,使劲喝奶。

    ……

上面这篇报道就是一则“软性”新闻。记者在青海玉树地震采访时,发现一个感人的故事,便把它记录下来。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搏斗、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互助,还体现了绝望中的希望。记者在叙述的时候,没有掺入个人情感,也没有表达个人观点,而是客观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写作新闻有时需要

由“硬”转“软”

基于亲身经历的认识

 

对新闻细节,最有效的写作是一事一报、一人一报。最好不要在一条新闻中笼统地写很多人的故事和背景。这是写作“硬性”新闻的常规做法,但有时候对此并不能完全绝对化。上个世纪90年代末,笔者在新华社对外部值班室看了有关大漠深处某空军基地的一组相关报道后,发现这批稿件中详细披露了过去从没有报道过的下面这些重大信息:

——中国首次透露它的唯一的导弹试验基地位于北京西边160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

——这个沙漠基地发射过几千枚导弹;

——这个基地为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卫星发射和远程运载火箭发射做过试验;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的国家;

——近年来,基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用数字信号代替了雷达信号,并具备了全方位空对空导弹试验的能力。

上面这些信息,每一条都足够笔者重新写一条新闻性极强的“硬”新闻。但笔者没有这样做,笔者发现,在这批长篇通讯中包含了基地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靶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一个空对空导弹测试模拟实验室总设计师这些有名有姓人物的访谈和直接引语。通讯中还对基地的设施和地理甚至历史环境做了详细描述。何不以新华社通稿为基础,综合各报改写一篇可读性强的、更有吸引力的特写?下面这篇稿件就是笔者在消化了当日各报近3万字的公开报道的材料后,重新改写的英文稿的翻译:

 

特写:导弹基地在戈壁沙漠中秘密崛起

新华社兰州510日电  在北京以西1600公里处的沙漠里,导弹专家赵煦的手指正在娴熟地拨弄算盘,他正在实验室里为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试飞做最后的计算。

在这片荒凉可怖的戈壁大漠中,散布着许多古代废墟,这些废墟是2000年前中国帝王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扰而修建的防御工事。

这块土地本可以成为考古学家和冒险家梦寐以求的去处,但如今,这里已成为对外封闭的秘密军事基地。这片沙漠里掩藏着中国最现代化的导弹实验基地,数以千计的导弹曾在这里实验发射升空。

30年前,基地的资深科学家赵煦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算盘完成了导弹发射的设计和运算工作。而如今,基地配备了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先进的光学、电子和激光设备。

基地的总设计师左继章少将说:“从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几代知识分子付出的是青春,智慧和热血。”

在基地中央街道上闲逛,来访者会发现位于中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这个导弹基地就像一个经济繁荣的小镇,如雨后春笋一样从早已被沙漠掩埋的丝绸之路上崛起。基地小镇绿树成阴,遮蔽超市、学校、宾馆、邮局、银行、书店和公寓楼、科研楼、办公楼。

基地内,一座座试验站、雷达站,巍然矗立;一处处观测点、发射阵地,星罗棋布。停机坪上,从超音速歼击机到轰炸机、运输机,分列两侧;导弹库里,从几十年前引进国外的到国产最新型号的数十种空对空导弹陈列有序。

1958年夏,随着已故毛泽东主席手中那杆如椽大笔在一份筹建导弹试验基地的报告上落下,大漠深处拉开了建设导弹试验城的序幕。

从那以后,基地的飞行员们先后进行了核武器试验,卫星发射和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19841988年,基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用数字信号代替了雷达信号,并具备了全方位空对空导弹试验的能力。

1994年,基地的靶机总设计师赵煦教授率领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试飞了他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的国家。

“美国人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用了8年时间,并花费了10亿美元,”赵教授说,“而我们只花了4年时间,耗资不到一百万美元。”

几个月前,中国第一个空对空导弹测试模拟实验室在这个基地建成,将中国空军带入了数字化时代。

由上述分析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写作是记者的基本功,掌握“硬性”和“软性”新闻的写法是每个合格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但记者唯有“软”“硬”兼施,才方可在新闻报道中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精品课“采访与写作”主讲教授)

原文来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wODQ2Nw==&mid=401530090&idx=1&sn=cf1cbf54b63f521b3b412e7a9084858c&mpshare=1&scene=23&srcid=0129wQLT5nOxTT4lykatDYpU#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