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优秀新闻作品要抓四“点”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旨在通过精品佳作的评选、表彰,检阅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年度业绩,展示新闻战线的价值理念和素养追求,提升传媒行业整体的职责精神和专业能力。中央高度重视评选工作、新闻界对这一荣誉十分珍视。在第二十六届、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审过程中,笔者作为网络组作品评委,审阅了网络作品共计500余部,包括网络评论、网络专题、网络访谈、网页设计、名专栏、国际传播等六种体裁、门类。其中,第二十六届终评选揭晓后,近300部作品中21部获奖,第二十七届推荐的250余部作品中, 30篇优秀作品脱颖而出,6篇新媒体客户端报道首次入围获奖。

优秀作品的评选标准,中国记协颁布的“两奖”评选办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言之,可概括为几个方面:舆论导向正确、新闻价值要素充实、写作逻辑性强、作品结构合理、语言文字过关。不同与其他媒体作品,网络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即除网络评论外,大多以系列形式出现,评审常要参照相关主题的多个链接,评审结果同时也是对网络媒体整体水平和基本功力的一种检验。

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品经过重重筛选和严格审核,最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项殊荣,为后来者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显示出领跑新闻传播的潜能与实力。

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紧扣社会热点,立足现实讲中国故事,报道视野开阔形式丰富,聚“热点”、重“落点”、有“看点”、守“质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

 

一、聚“热点”

重大主题不缺席敢发声发好声,凝聚共识唱响时代主旋律,网媒作品彰显责任与担当。记者力量的发挥总是与时代重大主题密不可分。中国新闻界的一位前辈曾说:“记者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有生命攸关,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重大主题关系到大政方针、触及社会热点,反映价值观困惑,敢发声发好声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与引领。作为新闻业务中的重中之重,重大主题也成为网媒记者关注的重点,将思想性、时代性、生动性相结合,聚焦“热点”深入引导,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展现权威性、贴近性,为公众辨识把脉方向、破解疑虑,网媒报道大有做为。

中国青年网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专题“您好,马克思”(可点击阅读),就是立足于新时代青年群体,聚焦认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的重大主题报道。这一专题设置了原创视频、原创报道、移动端交互作品、公众号文章等四屏内容,通过走访高校,深入调查了解相关课程、采访知名学者、青年教师以及网络意见领袖,与青年人共同探讨重读马克思的重要意义。推出的《85后美女思政教师教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青年眼中的马克思》等文章抓取青年用户的“关注点”寓教于乐,打开他们认识马克思的知识之门。通过公众号文章、H5互动等,陈列相关书籍,再现了真实、生动的马克思形象。燃起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成功地实现了理论报道的新尝试,体现了新媒体舆论战线把握时代脉搏、牢记职责使命的责任担当。

 

二、重“落点”

重视百姓民生回应现实关切,辅政亲民传播既有高度又具通路,抒发网媒记者的人文情怀。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是精神的引领也是情感的熔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近年,越来越多的网媒报道围绕百姓民生、呼应民意诉求,注重以人为本拉进心的距离,增强民生幸福感,强有力地汇聚、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获得了新闻名专栏一等奖的红网《问政湖南》栏目即为一个代表。该栏目通过打造官民直接互动的问政新平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其最大亮点是通过促成一件件“小事”的解决,接地气、暖人心。栏目结合互联网功能与党群工作机制,开通网民留言页面,推动建立留言“认领”的工作模式,实现网民和党政官员之间的问答“零距离”。6年多来,回应民生问题3万余个,涵盖教育、医疗、住房、环保、就业等民生关注各方面,一大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公众而言,媒体的温暖也切实可感。栏目累积起的公信力,成为网络传播推动和谐生活的最好说明。

 

三、有“看点”

新颖、立体化的报道方式使传播富有吸引力,深化内容理解,创造审美情趣,网媒引领媒体融合新脉动。在挖掘新元素突破固有模式,促进数字化技术服务于内容建设方面,网络新媒体更是走在融合创新的最前沿,大量作品图文音视频并茂,Flash、3D、H5、VR等形式交叉使用,互动丰富,使信息传播更具创新吸引力和影响力。

《快听!习近平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向你发来元宵节问候》,是这样一件创新作品——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6年元宵节祝福,设计为“总书记来电”的H5形式,通过接听电话、同步互动,讲话现场音频和用户上网行为相结合,生动有趣、亲切可感,一些网友觉得,一下子就拉近了总书记与他们的距离。

新华网《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的网络设计,则在丰富内容展示外,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地理数据渲染地表景观,呈现出长征沿途的崇山峻岭、激流险滩。作品通过粒子系统重力模拟整套天气系统,实现了所表现天气间的自然转化,增强了用户阅读长征故事时的临场体验感、沉浸感。同时,根据网络端口特点,对页面进行优化处理,以达到多终端适配、多终端特效呈现的效果。这一创新设计引起了很大反响,传播覆盖数千万人次,在促进广大网民了解、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的同时,展现了网媒报道震撼人心的精彩。


四、守“质点”

站“一线”扎实采访、深挖新闻要素全面、重呈现表达规范,优秀作品能够经受住挑剔的审视,彰显优秀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佳篇佳作的产生离不开优秀的记者,而优秀的记者,必是专业理念、新闻理想的拥趸者和践行者,这源于热爱,更源于职业精神的坚守和执着。

“一线”总是优秀记者的最佳站位。2016年夏天,长江流域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水。灾情即是命令,湖北广电中央厨房应时而动,以最快速度形成了1000多名记者的超级报道团,他们24小时更新汛情、雨情、气象、出行等信息,实时回传一线报道,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排解忧虑。汇聚救援力量,沟通有关部门,传播感人事迹,展现自然灾害中的斗争勇气和奉献精神。制作了历时3980小时的大直播,大屏小屏同频共振,多媒体深度融合,实现跨平台内容发布,形成全媒体、全天候、全覆盖报道格局,展示了网媒工作者不畏艰苦的敬业精神和权威报道的专业实力。其网络专题作品《“不忘初心砥柱中流”2016湖北抗洪救灾实录》成为见证这一历史真实的优秀篇章。

优秀作品的背后,往往记载着网媒记者的感人故事,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他们采访报道的质朴扎实、服务群众的高尚情怀,也离不他们开务实创新的专业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坚守、传承。这是成就精品佳作的“质点”,也是网媒记者精神感召力的真实所在。

 

五、优秀作品的风格气质与个性绽放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媒体作品深入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全面展现广大人民意气风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面貌,优秀之作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策划、其构思、其想法、其设计可圈可点,往往凸现出“这一个”的鲜明个性色彩。

“三融合”理念打造文化精品——以《千年大墓惊世发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为例

这篇专题类一等奖作品,最大优点在于实现了内容、形式、技术要素的充分结合,可谓突出了“三融合”理念:即传统要素和现代化表现的融合、内容意义和技术制作的融合、用户体验和编辑匠心的融合。

海昏侯古墓发掘是中外关注的文化大事件,考古界已经在江西做了四年多的发掘准备工作,这一内容主题重大,而中国江西网则具有独家采访报道的地域接近性优势。作品中媒体的匠心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站位高、深度发掘其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作品将历史价值定位在“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上,通过报道作出文化阐释,提供文物知识、讲述中国故事、引导互动参与,体现中华文化的精深与亲和,提升文化自信力。

其次,作品汇集了当前所能把握的全部报道形态——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谈、高清屏、音视频、Flash动画、无人机报道、3D特效、VR、全景航拍,形成报道盛宴。场面宏大气派,微刻细腻传情。十八个展厅全部展现出土的两万多件文物,通过3D建模、接图、编程、Flash动态呈现等,让读者可从各侧面细观文物造型、细节,枯燥的历史文献和考证资料变得有趣、可读、易读,强化了科学的严谨性,也增添话题的看点。

最后是艺术设计上的中国风气质,凸现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如采用繁体字设计展厅主题,点击按钮以古代印章形式呈现,色彩上以墨黑、中国红贯穿,突出其神秘感很有视觉冲击力。

网络舆论监督做出的专业“深度”——以《独立调查》为例

《独立调查》是大众网数次获奖的一个拳头产品,属监督、调查类报道,围绕社会热点,已出品300多期,这一品牌关注热点也关注冰点,敢于碰触社会矛盾。其立足点在于,突破网络报道的短、浅印象,强化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优势。

把“冰点”变热、把热点做“实”。《独立报道》标题实,看上去较有“刺激感”,但有的放矢并不哗众取宠。报道突出问题意识,强调百姓关切的回应。“解疑”部分最充实,体现了专业思考的精细。也常以建设性思维显示媒体的独立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栏目报道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结果。

据介绍,《独立调查》栏目记者每个月至少被要求做一件体验式新闻,如有记者为呼吁改善民生设施,坚持跟随80多岁的老人连续一周每天翻过几座山走几十里山路去卖货,以增加所报道问题的真实性。栏目要求每一个记者都具备“全媒体”技能——能制作会写会拍可出境,以随时随地抓取生动细节,呈现客观性。栏目的每一篇作品,从草创到出台还要经过数遍社内外校对,以确保文字做得扎实。这一案例说明,通过专业化精工细作,网络媒体同样可以做出不赋予时代、有深度、有引领的深度报道。

极致追求下的精简致胜——以《证在说历史》为例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历史,记者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更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这部专题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创新,结合编采者踏实艰苦的寻访,给网络时代书写新闻真实提供了启示。

“证”(原文放大字号但未加引号)在说历史——对这样的标题,一开始评委是有争议的,大标题文字用“证”而非“正”,有观点认为不符合规范,有哗众取宠之嫌。通篇审阅了专题之后,意见逐渐统一:可视其为借用“正”音来表现动感、用“证”的字来强调“双关义”:页面划分出人证、物证和口证三个区域,即已点明寻找证据的报道主旨。

专题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这部作品在为数众多的纪念抗战胜利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是与其创意新颖、形式简洁、干净有直接相关的。页面以卢沟桥石狮为主要设计元素,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内容页面只清晰设计了三大板块:“人证”寻访抗战老战士或其遗属;“物证”寻访拍摄具有抗战史料印证的实物;“口证”聆听并录储抗战老战士的“原声口述”。但每类主题的页面深入下去,内容故事和采访叙述,或以独家视角出奇制胜,获凭借奇巧设计加深印象,或借助技术创新引人注目。不繁复、少雷同,反而显示出“少就是多”的独树一帜。

如物证中主要突出两种技术原创——“千龙叠像”和“千龙微像”。每一处地点的照片都有一个中缝,将其分作“抗战”和“今天”两个部分,运用“千龙叠像”技术,拖动中缝,向左拉进入过去,向右拉回到现在,两者也能够完美重叠,放大,带来很强的跨时空体验感。照片背后是生动的故事讲述。据介绍,这种还原历史的探寻,渗透着记者采写的艰辛。如为寻访《1937年8月,日军在门头沟长城驻扎》这一历史图片场景,网媒记者三次冒险往返位于门头沟与河北交界的镇边城:经历了爬至悬崖边无人做向导、GPS移动信号丢失、几近迷不能返的冒险,才终于制作还原了筛选自几万张图片、精准定位于新旧地貌特征的数十张的照片,呈现出一部爱国主义的无声画卷。而当你运用“千龙微像”技术,放大显示“汉阳造”步枪微小细节、体会技术创新带来的观赏愉悦时,同样能够感受到这部作品所蕴藏的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意识。

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目标方向

作为评委,评审两届中国新闻奖,在海量作品中甄别精品,笔者最深的一点感触是,在今天泛传播的语境之下,在多元主体多种渠道多种表达方式给传统新闻业带来巨大挑战的时刻,如果不被“颠覆论”看好的媒体权威能够真正凭借实力成为公众眼中的稀缺资源,如果专业化导向的主流媒体能够为业界和用户创造新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提供思路和引导,那么,互联网新媒体必将成为强大精神力量的汇聚之地,涌现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生活的精品力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向全国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指出“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再次明确了责任使命和目标方向。遵循这一思想理论,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业的最高奖项,它传达的不仅仅是新闻实践的精致表达,也是对高品质信息的理解和坚守,更是新闻从业者对其所从事、所热爱的新闻事业的价值理念、职业认同和执著追求。而这种理念和实践正是创造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精神的基石。

(作者系第二十六、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本文原载于《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原标题为“网媒优秀作品的共性特征——综评第二十六、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媒体获奖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