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这些成语,不要忽略使用条件

● 赵丕杰

  有些成语在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就会似是而非。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明显,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只要理解了成语的含义,一般就不会用错。也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隐晦,不能一望而知,需要仔细琢磨、认真体会才能发现,使用这种成语更要格外小心。请看例子。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临关乎仁义的大事,即使是老师也不用同他谦让。后以“当仁不让”四字成文,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承担,不推辞不退让。如《后汉书·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叶圣陶《一篇宣言》:“记不清是谁建议道:‘就请王永沂先生把这一串意思写下来吧,他是国文教师,笔下来得。’王先生当仁不让,回来就起草了那篇宣言。”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使用这条成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当仁”,即面对的是合乎正义的事,也就是好的、应该做的事;二是“不让”,即不推辞不退让,积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某种结果。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能说“当仁不让”,否则就会造成误用。例如:

  1.拍卖土地收入暴增,溢价成交“地王”频现,国企抢地当仁不让。(人民网,2009年12月22日)

  2.中国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网络安全最大的受害国。(《环球时报》,2010年3月21日)

  3.这两天吉隆坡的几场暴雨,确实把东道主搞得灰头土脸……连(马来西亚体育部)部长说不会出问题的地方都出问题了,记者席上面的天花板当仁不让地漏起水来。(《羊城晚报》,2010年5月13日)

  国企抢地纯属不正当行为,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何谈“当仁”?成为世界网络安全的受害国,比赛场馆的天花板漏雨,都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事,更不是谁主动争取的结果,既非“当仁”,更不是“不让”,显然也不能使用“当仁不让”。

  耳熟能详

  “耳熟能详”语本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这是欧阳修的母亲引述欧阳修先父的一段话之后说的话:他平时教导别人的子弟,也常用这些话,我听熟了,所以能详尽地复述出来。后遂以“耳熟能详”四字成文,表示听的次数多了,内容很熟悉,以至能详尽地复述出来。例如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我幼稚万分,偶用几个典,也无非‘填海补天’等耳熟能详的字句。”

  使用这条成语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耳熟”,二是“能详”。不管能不能听,能不能复述,只要熟悉就说“耳熟能详”,是错误的。例如:

  1.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延安的形象早已耳熟能详。(人民网,2011年6月30日)

  2.囤地与打击囤地,在敏感的高房价时代早就耳熟能详。(《广州日报》,2011年6月27日)

  3.每个护林员的管理范围,在图上一一标明……使护林员对自身职责、任务……耳熟能详。(人民网,2011年6月2日)

  以“延河水”“宝塔山”为主要特征的“延安形象”,是不能用耳朵听的,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不能说“耳熟能详”,可以改为“深入人心”。“圈地与打击圈地”的斗争,是人们常常见到的客观现实,而不是听得多了可以复述的传闻,可以说“司空见惯”,不能说“耳熟能详”。至于“在图上一一标明”,无疑是让人看而不是让人听的,当然更不能说“耳熟能详”了,应该改为“一目了然”。

  如数家珍

  “如数家珍”语出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意思是如同数说家里的珍宝那样清楚,形容对所讲述的事物、情况非常熟悉。

  使用这条成语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如”。既然是“如”数家珍,那么“数”的必然不是“家珍”,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二是“数”。既然是如“数”家珍,那么必然要“数”,仅仅了然于心而不讲述出来,也不能说“如数家珍”。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造成误用。例如:

  1.研究美国自然文学的圣·阿蒙德教授……曾如数家珍地向程虹介绍自己的私人藏书。(《新京报》,2014年9月30日)

  2.他对自己的履历如数家珍:学成之后,进入公职,后选择辞职下海。(《华商报》,2009年7月27日)

  3.全俊杰再次将他的四字真诀“看、摸、问、查”如数家珍般逐一应用于“临床诊断”。(《南宁晚报》,2009年11月6日)

  “私人藏书”同珠宝、古玩等收藏一样,也是“家珍”,当然不能说“如数家珍”。“履历”同“家珍”一样,也是只有自己最清楚,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履历,显然也不能说“如数家珍”。“四字真诀”是全俊杰的经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向人介绍自己的经验尚且不能说“如数家珍”,何况还是“应用于临床诊断”,根本没有“数”,当然更不能说“如数家珍”了。

  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断定哪种说法对哪种说法错,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衷:折中,这里指做出适中的决断;是:正确,这里指正确的论断、肯定的结论)。例如晚清·吴趼人《痛史》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晚清·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中国版图广大,轮船之利既小试其端矣,独火车铁路屡议无成,聚讼盈庭,莫衷一是,窃未见其可也。”

  使用这条成语的前提是众说纷纭,意见分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不能断定孰是孰非、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不交代存在的不同说法,或只举出一种说法,都不能说“莫衷一是”;并非观点、意见的分歧,或本无所谓对错,无须取得一致,更不能说“莫衷一是”。例如:

  1.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外界却莫衷一是。(《环球》,2010年第2期)

  2.“出售资产能替大股东填补利润缺口,减少大股东所需补齐的利润。”对于这一说法,上市公司方面莫衷一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3月19日)

  3.海参有两千多种,其制作工艺莫衷一是。(《广州日报》,2010年2月5日)

  例1没有交代不同的看法,例2只提出一种观点,例3既不存在意见分歧,又无所谓对错,显然都不能使用“莫衷一是”。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语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名分或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办不成。后来就用“名正言顺”指做事名义正当,有充分的理由。

  使用这条成语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义或名分,二是要凭借这个名义或名分去做某事。例如老舍《骆驼祥子》一八:“他看女儿是个会挣钱的东西,他是作爸爸的,跟她要钱是名正言顺。”名分是“作爸爸的”,要做的事是“跟她要钱”。作爸爸的找女儿要钱,这就是“名正言顺”。

  下面就是缺乏必要条件的例子:

  1.以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为首的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广州日报》,2010年9月14日)

  2.易先生只是“劝”汪教授带个头,话说得很客气,即使他毫不客气要求汪教授站出来澄清,恐怕也是名正言顺的。(《燕赵都市报》,2010年7月27日)

  3.容祖儿呼吁香港人不要迁怒于菲律宾女佣,不要炒她们……(名媛林依丽则)表示怒炒菲佣是名正言顺的事。(东方网,2010年9月1日)

  建于唐代的传教士墓确实是一座古墓,但是没有人凭借古墓的名义去做什么,说“名副其实”则可,说“名正言顺”就讲不通了。易中天先生要求汪教授澄清问题,并没有也无须凭借什么名义,因为每个公民都有这种权利,只能说这样做是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而不能说是“名正言顺”的。某些香港人确曾怒炒菲律宾女佣,但是并没有凭借什么名义,不管这样做是否妥当,都不能说是否“名正言顺”。

  刮目相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发愤读书,笃志不倦。鲁肃发现他进步很大,今非昔比,拍着他的肩膀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遂用“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指对进步显著的人或事物,要去掉过去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亮眼睛,指去掉过去的看法)。常与“士别三日”连用。例如丁玲《韦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现在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了。”

  使用这条成语的前提是“士别三日”。即第一,看人者同被看者过去已有接触,已有看法;第二,后来被看者有了明显的进步,再次相见,看人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看法。不具备这个前提,就会用得似是而非。例如:

  1.17岁的王丹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预考……几场生动的表演下来,在场的评委老师都对她刮目相看。(山西新闻网, 2010年10月25日)

  2.倪小姐现场演唱了一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功底不凡,让全场嘉宾刮目相看。(《武汉晚报》,2010年10月26日)

  3.中医的神奇让塞国(塞内加尔)人民刮目相看,不少患者还从千里之遥的塞国南部卡萨芒斯地区赶来。(《福建日报》,2010年10月26日)

  “在场的评委”同考生王丹婷、“全场嘉宾”同倪小姐素不相识,塞内加尔人民初次接触中医,都不存在过去的看法,谈不上改用新眼光看待,因此都不能使用“刮目相看”,可以改用“另眼相看”。“另眼相看”指对人采用另外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多指格外重视。如《红楼梦》七十四回:“他自恃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刮目相看”强调的是看法上的改变,而“另眼相看”强调的是看待上的特殊,所以用在上述三例比较合适。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