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你应该知道的网络新闻写作特征

01


新闻写作主体的变异

       互联网络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交互性,交互性也体现在网络新闻及其写作活动中。具体地说 , 新闻受众在新闻写作中的能动参与 , 更多的是对某些新闻的评论, 并把它贴到网上。而专业新闻工作者会从这些反馈中 , 寻求新的新闻线索。这就满足了传统媒体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参与新闻传播和制作。


       在这里, 媒体能听到来自读者的真实的声音, 大大加强了与读者的交流。现在, 几乎所有的网络新闻频道都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置了专供读者使用的电子信箱 , 以保证读者随时能够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反馈给工作人员。

       

      在网络新闻写作和传播过程中, 虽然传者为主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但是网络传播的出现已经使受众的心理发生明显变化 , 从而对新闻写作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开始获得对信息的主动权、选择权甚至发布权。


       互联网信息极大的丰富性, 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渴求 , 受众现实的心理状态是 :对传统媒体既有权威性的需要 , 也存在“ 知情权” 问题上的困惑。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思维方式 , 变传统的“宣传主导型”为“报道主导型” , 真正从“传者中心” 立场转变到“ 受者中心” 立场上来 , 在更短时间内使读者了解更多的 、更有意义 、更感兴趣的事实。

02

新闻写作符号的多样化

       网络传播使新闻写作符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文字是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的基本表达手段 , 尽管现在的网络新闻传播还是以文字为主 , 但是, 网络提供的多媒体传播空间正在使新闻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随着国家允许新闻媒体使用发达国家网络设施的政策的颁布 , 特别是国际网络新闻传播媒体新型传播手段的直接影响, 中国网上报纸开始关注并着手开发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的渠道。一些有实力的报纸开始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播信息 , 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日报》 网站, 开辟了音频新闻和视频新闻的常设栏目。

 

       但是 , 网络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并没有改变文字为主的状态。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样式与报纸有较高的吻合性。 理论上讲, 网络新闻是以文、声、图结合的多媒体形式传播 , 但是, 限于目前的网络传输技术、信息存储能力、人力的缺少、高昂的代价等原因, 网络新闻的传播样式主流还是文本形式 , 即以文字形式来表达新闻信息。


       因此, 网络新闻的传播样式更多的是以报纸为样本, 在标题制作、栏目设置、写作风格等方面 , 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比较接近, 甚至在报纸上网的初级阶段就是印刷报纸的电子版。


       但是, 网络新闻的图、文、声的综合写作方式对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 新闻制作者不仅要会用笔记录, 还要善于用现代声像设备去记录画面和声音 , 根据新闻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报道方式, 以充分发挥网络报道的特性。


03

新闻写作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上, 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 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在网络新闻写作中, 其重要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调查, 一旦网络新闻读者点击某新闻页面 , 一般都会阅读全文 , 因为标题已经给读者必要的信息, 使他事先知道该消息的可读性。


      视线移动研究则显示 , 被点击文章的 75 %都得到了阅读 , 相比之下 , 报纸文章的阅读率只有 20 ~ 25 %。可见, 网络新闻标题的导引性远远超过报纸, 网络编辑应更注重新闻标题的制作。

 

       网络版新闻标题的形式已从传统的多行题向一行题转化、虚实结合向实题转化。 纸质媒体的标题有虚、实之分 , 即使是虚题, 因为文章就在旁边, 只要看一眼导语, 主题也就清楚了。而网络媒体则不行, 一条虚的标题肯定使读者摸不着头脑, 也就影响了“点击率” 。因此, 凡遇虚题, 必须改成实题。 其操作关键是要将文章先浏览一遍, 抓住若干新闻要素, 再恰当组合一下, 点中要害即可。


网络新闻标题的较少受字数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不必像纸质媒体那样对字效“斤斤计较” 。纸质媒体的主题一般不超过 10 个字, 而网络媒体可多达 24 个字。 因此 , 在用文字手段传情达意上 , 网络媒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网络新闻写作的另一大变革是 :链接功能的创新引发了新闻报道的无限深度。 在传统印刷报纸的编辑理论中, 强调背景资料的作用, 它可以为读者释疑解惑, 开阔他们的视野, 加深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但是印刷报纸的版面空间有限 , 很难再配发资料。 因此 , 新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而网络传播借用的是被称为“海量存贮”的网络, 容量不再成为一种限制 , 它可以无限制延伸。 就目前而言 , 网络新闻配发背景资料的方式 , 一种是在文章后汇集相关新闻 , 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 ;另一种就是利用“超链接”功能, 使得网络上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线性的阅读方式。读者可以从任何地方超链接出去 , 抵达新的站点 , 获得新的信息。

 

       由于背景资料的无限延伸 , 从而给新闻报道的无限深度提供了可能。在写作时 , 我们可以采用将材料分层的做法, 把最关键的信息作为第一层次写作(骨干层次), 而相关详细信息作为第二或第三层次提供(枝叶层次)。即用一个骨架的方式描述对象 , 而有关的细节, 分别用超链接给出 ,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而阅读。

 

       从总体上看, 目前人们对网络时代新闻的写作和认识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 人类思维成果将会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转化。另外 , 网络也给联机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 比如在采访报道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网络让许多人同时对文章进行同步写作和修改, 充分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

 

       目前, 网络传播给新闻写作带来的主要还是工作上的便利、形式上的丰富和实效上的快捷 , 对于传统新闻写作的核心理念和理论 , 仍应继承而不能全盘否定 , 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