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业务课堂 | 莫把新闻写成总结

作者简介:方孜行 (1935~)笔名一万。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工作。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北京金星金笔厂工人、劳动科副科长,《北京日报》文艺部编辑、农村部记者、郊区版副总编辑、国际部主任,高级记者。



很多通讯员,常会把新闻写成总结,来看下面的例子:



(主题)集体个体经济同兴并举 农村五层经济有机结合

(副题)昌平县家庭经济持续发展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本报讯 三月底,昌平县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全县个体和家庭经济要完成工业产值22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完成家庭经济总收入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这个目标的提出是有基础的。近两年来,昌平县家庭经济持续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一个集体个体同兴并举,农村五层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这几年,昌平县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注意弥补家庭经济这个薄弱环节。从而,使家庭经济呈现出前几年少有的好势头。

(一)家庭经济从少到多。前些年,由于“左”的思想禁锢,昌平县的家庭经济曾一度被消(削)弱,到“文化大革命”时,这个县的家庭经济几乎全部被砍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实,昌平县的家庭经济从少到多又重新得到了发展。1982年,这个县个体工商户只有267户,331人,在全县整个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甚微。而到目前为止,这个县各种类型的专业户、重点户、个体工商户,已达36156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3.7%。其中,承包集体土地兼营家庭副业的7641户,占21.1%;经营家庭经济的28515户,占78.9%;个体工商户从1980年的16户发展到现在的6409户,从业人员已达10862人。

(二)家庭经济从单一发展到多门类。开始恢复家庭经济时,绝大部分只限于种养业。现在,已从单一发展到多门类,既有个体荆编、竹编、运输、房屋修缮、自行车、汽车修理、黑白铁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又有从事经营饭馆、酒馆、综合商店、理发、摄影的饮食服务业。在已有的家庭自营经济中,从事种植业的有7298户,占20.2%,养殖业22444户,个体工商业6490户,占17.7%。在个体工商户中经营的行业也比较广泛。其中,从事工业和手工业的有553户,商业1734户,饮食业255户,运输业2583户,修理业355户,服务业266户,服务加工业163户,房屋修缮业90户,其它行业410户。

(三)家庭经济出现了新的组合。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家庭经济之间的专业联系加强了,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的联合加强了。涌现出一批按专业组合的家庭个体经济联合体。到目前为止,在全县家庭经济中,已发展各类个体经济联合体121个,其中户与户联合的有73个,城乡之间联合的有31户,户与集体企业联合的有17个,这些联合,促进了农村经济向合作制的方向发展。

(四)家庭经济增强了自我监督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能力。随着家庭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劳动者对自我监督管理自我发展完善的要求的日益迫切,从1982年以来,这个县相继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城关、沙河、长陵等8个分会以及一大批养蜂、养鸡、运输等个体劳动者专业协会。另外,乡村两级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些乡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服务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建立的服务公司和服务组织已有150多个。东小口乡1985年建立的个体经济开发公司,积极为发展个体工商户和运输业服务,使个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上苑乡建立的畜牧水产服务站,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千方百计疏通渠道,帮助家庭自营户推销鸡蛋14万斤,肉鸡15万只。

(五)家庭经济收入占全县经济的比重有明显增加。“文化大革命”中,在这个县经济中几乎全部是集体经济收入,没有家庭自营收入。到1986年,全县家庭自营经济总收入已达184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4%(这两个数字有误,以见报稿为准),纯收入已达9778万元;个体工业实现产值已达1089.4万元。仅万余个体工商户就向国家缴纳税金179.1万元,人均贡献税金179元。



经编辑改后的见报稿:



(主题)集体家庭经济并举 农村五层经济结合

(副题)昌平县四年来 家庭经济持续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昌平县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抓好家庭经济这个薄弱环节,使家庭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1982年,全县农村家庭经济总收入微乎其微,去年,已发展到11458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从事家庭经济活动的农户达到36100多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3.7%。一个集体、家庭经济同兴并举,农村五层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格局已在昌平县初步形成。这个县抓好家庭经济的主要经验是:

一、使单一经营向多门类发展。1983年,县里重视恢复家庭经济时,绝大部分农户只限于从事种养业。几年来,县里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户向多门类、多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现在,既有种植业、饲养业,又有工业、手工业,还有运输业、修理业、服务加工业以至房屋修缮业等。

二、适应新形势,县里注意引导家庭经济实行横向联合,增强竞争能力。目前,全县已涌现出按专业组合的家庭个体经济联合体121个。

三、使家庭经济增强自我监督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能力。从1983年以来,这个县相继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城关、沙河、长陵等8个分会,以及一大批养蜂、养鸡、运输等个体劳动者专业协会。乡村两级也积极支持家庭个体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建立的服务组织已有150多个。

为了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3月底,昌平县政府总结了抓好家庭经济的经验,并向各乡、镇提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的五条新要求:一、在种养业方面,鼓励扩大承包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二、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发展不适于集体规模经营的小型加工业。三、在商业服务业方面,围绕人民生活上的“几难”,挖掘潜力,多方服务。四、在工业方面,着重发展不适于国家和集体经营,又是首都市场急需的产品。五、鼓励发展传统手工业产品,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要,争取为国家多创外汇。



对原稿的评析:


上例子是《北京日报·郊区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发在一版头条的一则新闻《集体家庭经济并举 农村五层经济结合 昌平县四年来家庭经济持续发展》,与作者原稿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即原稿基本上是一份工作总结,与新闻即消息稿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目前在相当一部分通讯员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误把总结当作新闻的现象,所以分析一下这条新闻的原稿与见报稿的区别以及改动的原因,对于通讯员也许会有一定作用。


一、罗列事物的表面现象,未作必要的概括、提炼。


原稿写得较浅,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原稿共写了五个问题,或叫五个部分,五个方面。显然,这五个部分是一种总结式的写法,作者并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是否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这一无产阶级新闻的重要特征上,所以有些部分只罗列了一些现象或数据,缺乏更深的内涵和指导性。


如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即是。见报稿舍弃了这两部分,并将原稿中的二至四这三个部分,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炼,把原来的“家庭经济从单一发展到多门类”、“家庭经济出现了新的组合”和“家庭经济增强了自我监督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能力”,这三个被动地回头看前一段的工作成绩的观点,经过分析、提炼后改成了“使单一经营向多门类发展”、“适应新形势,注意引导家庭经济实行横向联合,增强竞争能力”和“使家庭经济增强自我监督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能力”,这样三个主动引导家庭经济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观点。这样一改,全文不仅节省了文字,问题更集中,而且观点更积极、鲜明,对指导京郊县(区)、乡(镇)两级领导进一步抓好家庭经济,针对性也更强了。


二、数字用得太多、太乱,使人感到枯燥、沉闷,也说明不了问题。


也许是作者写总结写惯了,以为把各方面、各年份的数字写得越多,数据之间的对比越频繁、具体,便越有说服力。事实适得其反。因为新闻虽然也需要一些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对比,但它更应避免枯燥乏味,使读者兴趣索然。


数据的对比也应比得合理、精当。原稿由于数据用得太多,可读性较差。此外,以何年作为对比的基数也不统一,忽而是1982年,忽而又是1980年,这也是新闻写作中的一大忌讳。见报稿删去了绝大部分数据,对比时也统一以家庭经济基本上等于零的1982年为基数,不随心所欲。这样,稿件读起来就不感到枯燥、厌烦,数据的对比也更说明问题,更具说服力。


三、缺乏新内容,让人感到陈旧。


尽管这是条经验性的新闻,在时效上的要求不象对突发性新闻那样严,但作为新闻来说,其中不能都是“陈谷子烂芝麻” ,总得让人看到些新鲜玩艺儿。


而原稿主要是讲从1982年至1986年间,这个县在抓家庭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导语中提到的“3月底”,也是用来说明县里已经提出了今年全县家庭经济的发展目标,不是讲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内,县里在这方面又做了些什么事。这就使人觉得全稿中的事情都太旧了,它不是一篇新闻稿,而是一篇工作总结。经过与作者联系后,在见报稿中补充进去了县政府在3月底向各乡、镇提出的加强这方面工作的五条新要求,这就多少使稿件有些新鲜感了。


此外,原稿中有“今年,全县个体和家庭经济要完成工业总产值22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完成家庭经济总收入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的内容,这在昌平县也许是切合实际的,可以实现的。但是,它是不宜予以宣传的。因为这是与中央当年年初提出的“要压缩空气”、“要把经济上过于膨胀的空气压一下”和“要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有比例地协调地持续、稳定地发展”等等重要指示精神不相符合。所以见报稿也把这部分内容删去了。


新闻稿有新闻稿自身的“规矩”与要求,基层通讯员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举一反三,掌握并找到新闻稿“对路子”的写法。


(作者系北京日报原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