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获“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都有这3大特点

编者按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必定优中选优。其中,文字类作品参评项目中包含消息类、评论类、通讯与深度报道类、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类、新闻版面、副刊作品。消息类作品不超过1000字,所以获奖新闻篇篇都是业内的精品,值得新闻从业者总结、学习。


中国新闻奖青睐什么样的消息?一言以蔽之恐为不易,从文本角度说,这几个关键词殊为重要:抢眼、张力、情怀。本文所分析消息亦特定为文字消息。


消息是新闻的常态,狭义的新闻就指消息。在文本中,消息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不仅其文体常用,其短小精悍的写作也最能体现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那么中国新闻奖青睐什么样的消息?它以什么理由抢受众耳目?阅读中能感受新闻怎样的张力?其报道体现了记者怎样的情怀?本文试以近年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为例进行讨论。


立足现场捕捉“活”新闻


让新闻抢眼,就是读后让人眼前一亮,心有所动,这效果说穿了还是一句老话:内容为王。


这句老话,我们可以新解。一篇消息报道,如果没有鲜活内容,没有体现新闻价值的独家视角,是很难抢眼的。即使突发新闻,报道也有多种讲究。或者说,新闻抢眼,是它的内容和价值打动受众,即新闻价值亮眼。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分众化趋势的明显,让新闻抢眼尤显重要。而如何使消息报道抢眼,就需要记者的功夫和思考,需要文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标题党”式的“抢眼”不在此讨论。网络时代,面对同一个新闻,报道方式和思路也呈现全方位的格局,融媒体几乎可以把新闻完整地再现在受众面前。新闻报道当然不是简单的再现,是有选择地报道,这选择首先是抓取鲜活事实,突出体现新闻价值,而非虚假和割裂事实。能有所选择,能抓住“活鱼”,在于新闻记者能否到达现场,接地气,对新闻事实有真切了解。立足现场,就成为报道的第一要求。


“我在现场”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是一种能力,是新闻时效的保证。作为最直接的信息源,“我在现场”是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对事实把握的起点,是原创的依据,也是新闻记者职业敏感和新闻素养发挥的坚实平台。一位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翻越雪山深入偏远藏乡抓到这样的“活鱼”:《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


记者发现这个可知可感、可信可学的正能量典型事件后,当即蹲点村寨,对农牧民送子女上大学背后的故事进行抽丝剥茧的调查,很快发出了消息报道。这就是第26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从受触动到行动 知识改变命运 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载2015年3月26日四川日报,以下简称《藏乡》)。这篇消息一看主标题就让人眼前一亮,两个数字、藏乡和大学生这些具体内容体现了这一新闻的新闻性和重大典型意义。该消息的眉题为“从受触动到行动  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眉题不仅与主标题有机融为一体,也丰富了消息内涵,提升了新闻价值,突出了主旨。在这篇消息报道中,记者既抓住了有冲击、有感动、有希望、有光明的细节,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展示出内容“王道”。这一切如果不是身在现场,不是深入采访,是不可能如此细腻,让读者也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当然,新闻的丰富性和真实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利益面前,干部退一步——虹桥镇二次改制突出“公平共享”,干部退股、再次分配》(载解放日报2013年8月29日),也是记者在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报道中发现的“鲜活素材”,抓住了“退一步”这个新风尚和新闻主旨,体现了记者立足现场、达成了深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报道的创新。在第24届和第26届中国新闻奖的复评中,这两篇作品之所以备受评委们青睐,就在于作品的“活鱼”“鲜活素材”抢眼、动人,它们共同的一个“活”字,流淌着消息的真谛,展示出生活的新颖,让人捕捉到时代变迁的力量,从而体现丰富的内涵和独到的新闻价值。立足现场激发记者对置身生活的积极领悟,是新闻价值得以彰显的保障,当然是抢眼好新闻的写作源头。




运用引语使文本有张力


相对通讯和系列报道而言,消息的文字容量和篇幅都小。但这个小,并不限定作品信息量,不减少新闻影响力,作品篇幅与新闻价值并不构成绝对关系。短小可以精悍,短小能够见大。以小见大,使文本有张力,正是消息写作的特别要求,是体现消息报道特色和功力的个性优势。


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的作品《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载解放军报2013年4月26日,以下简称《准备打仗》),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该文报道的是原北京军区按照实战标准进行了一次演练的动态消息。军训、军演这类动态消息也是军队报纸上的常见报道,因此要打动普通读者恐非易事。这篇报道不但打动了读者,还让中国新闻奖评委一致称好,是什么原因?它好在哪里?


作为评选亲历者,笔者深感这篇报道以小见大的丰富内涵和文本建构的新闻价值张力。“21分钟的演练复盘视频,6次被导调组叫停,不符合实战实战要求的细节被一一‘拎出来’现场解剖”。消息一开篇即采用细节描写,迅速亮明消息主旨,将读者带入浓烈“火药味”的现场氛围,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个不同兵种的建制旅,22种武器、21种弹药,全部在最低气温-32°C的严寒环境下实现了精确打击,某新型自行火炮、某型新特弹药更是首次在冰天雪地实射检验中打出了好成绩。”这不同内容的数字与情境表述,看似“摆好”,实为下文“挑刺”作铺垫,在层层递进中突出的演练“看点”,是为深化文章主旨建构的“标的”。立足现场、突破平庸、以事张目,在开拓纵深中,以现场瞄准战场、直指现实弊端,富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首先来自记者基于现场的具体描述,通过对9个训练细节的描写,将主题直指制约我军部队战斗力发展的根本性、倾向性矛盾“和平积习”,从而打开了现场的广度,又拓展了时间的深度,更击中了问题靶子,作品张力由此迸发。


《准备打仗》以各种现场细节营造出实战气氛,在对细节内容的有机把握与文本布局中,表达有力度有纵深,如弓之开合,箭响处,正中靶心,有力突出了“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的新闻价值与感染力。


张力是拉拽的力量。新闻文本的张力是新闻的感染力、影响力,从而形成新闻的传播力,这既是写作技巧的运用,也是对新闻内容的精准布局。在布局中引用和叙述相间,体现出文本张驰的活力与冲击力,比如引语的运用。该文共有3处引语,间接与直接引语结合,有机分布,围绕主旨层层递进:对讲评时军训部长“指出”内容的引用,点出“和平积习”存在于部队训练的各个角落;对“导调组”一针见血“挑刺”内容的引用,展示对“和平积习”当场的警告处分;对副军长一番掷地有声之话的引用,突出消息主旨“把一切不适应战场的习气消灭在平时”“让部队真正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这比打出‘满堂彩’更可贵。”至此,全文在讲事实、摆问题、客观描述、引用点题等巧妙布局中,形成主旨的深刻表达,体现出文本张力的强烈冲击。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说话”是记者的“讲述”,也有新闻当事人的“引述”,在阅读感受上,一张一驰,镜头感与节奏感兼备,其文本张力也形成波次。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编著的《新闻写作教程》一书中建议:“记者在报道中想改变一下步调,停下来吸一口气时,可以插几句引语,作为缓冲,几句引语也可以在一大堆内容密集的叙述之后,给读者松一口气的感觉。”引语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同人物直接发生联系,也有助于适当减缓新闻报道节奏,又在丰富信息源的多样性和强化报道主旨深刻性中产生张力,感染读者。可见,消息文本具有张力,既是新闻文本的写作“硬技法”,也是对新闻价值提炼和发挥的“软功夫”。在这样的“软硬兼施”中,评委们对其作品的青睐便在情理之中。


故事显情怀,让人动心动情


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对新闻记者富有启示,这“世事洞明”可以理解为对新闻事实、新闻背景有清晰了解,就是胸有成竹;这“人情练达”无疑是一种情怀,就是新闻记者具备的新闻素养,应有的担当和责任。记者情怀突出体现在新闻故事的讲述中。


在西方的新闻术语中,往往将“故事”(story)用作“新闻”(news)的代名词。例如,我们说“做报道”,西方记者则说“do a story”,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新闻报道中故事化写作的倾向。一篇好报道,包括消息在内,都是某种意义上讲述的故事。


情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含有某种情感的心境”。记者的情怀,是对客观新闻事实的主观认知,这认知体现着记者对社会、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与思考,肩负起新闻人的担当和责任,以突出其表达与传播的新闻价值,而非改变新闻事实真相。


阅读《藏乡》一文,读者眼前一亮,被其内容打动,是与记者讲述故事时自然流露的真切情怀分不开的。该消息立足现场,依据事实,精心选择细节,细腻朴实叙述,文字口语化、接地气:“一个偏远藏区乡,为啥能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这个引领提问,“为啥”的当地口语比书面语“为什么”更显自然亲切,而在紧接的释疑回应中,记者一个简要叙述,把村民们重视学文化、重视子女教育的重要因由——“受触动”真切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村的巴千学不认识几个字,跑运输时要记录饭店电话,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数字。”这个形象的小细节,既有消息语言的简洁凝练,让当地村民因为文化程度低做事受限的窘况跃然纸上,也流露出记者采访时的“受触动”。报道中“讲故事”的真切情感,让人读来动心动情。这抢眼与感人,在消息概述性的描述中也一样可触可摸:“求吉乡并不富裕,村民们千方百计筹措教育费用,有的不惜卖掉家中全部牦牛。”随着释疑递进,眉题“从受触动到行动  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在消息结尾获得生动照应:“29岁的更巴措是苟哇村人,她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报道嘎然作结,读完却令人回味。


回味是内心的感触,是报道引发的思考,是新闻故事的魅力,是记者讲故事内心情怀溢出的影响力。这情怀在《准备打仗》一文中有另一种展现:这篇不到800字的消息精确锁定训风这一问题的靶子,用“和平积习”这一关键词,撞响了全军官兵乃至国人“心中有、口中无”的警钟,表达的当前军队建设亟需重视的声音如同中靶枪弹,呼啸而出,振聋发聩。这或许是一个生动证明:此文刊发后,305家国内新闻媒体保留原题转载,境外百余家媒体进行专题解读,“和平积习”成为网络热搜词汇。这正是消息报道“故事有情怀”的魅力与境界。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24届和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原文《中国新闻奖青睐什么样的消息——以近年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为例》,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4期,作者喻季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王姗姗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