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记者采访六大技巧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工作得力的记者,我们就需要将采访技巧打磨成一种艺术。”新闻采访并不是提出问题、记录回答那么简单,更在于如何将基础信息扩充、延伸,阐释事实,挖掘逻辑链条。荣获二十多项大奖的广播记者María Emilia Martin分享六大必备技巧,告诉你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和邮件采访的要素,助你发挥采访的功用。

本文节选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记者指南:报道2015发展承诺以及更多》,由国际新闻学会(the 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出版,同时刊于“全球深度报道网”英文版。

埃菲社的记者Patricia Souza采访玻利维亚总统Evo Morales 埃菲社/ David Coll Blanco

采访是记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原因就在于记者需要获取信息、扩展从其他信源获取的信息,阐释事实,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

在“人物,事件,地点,方式,时间和原因”等新闻收集基础上,记者通过采访扩展信息。无论报道哪一类新闻,卫生健康、经济、政治或是和联合国千年目标相关的议题,这都是一条万用法则。

在报道消除贫困、贪腐、性别平等和环境卫生问题时,采访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专家观点,还能听到受这些问题影响的人们的声音。对于那些难以发声的贫困群体和受千年发展议题影响的人们,采访能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不幸的是,许多记者以为采访仅仅是提问和记录回答那么简单。记者们通常很少注意这项重要技能。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工作得力的记者,我们就需要将采访技巧打磨成一种艺术。要练就这身本事就得多实践,需遵循以下要点:

1.准备,准备,再准备

1.5 采访得来的信息质量取决于我们准备时所投入的精力。在此之前,要清楚你报道的主题的背景,至少要知道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这时需要重新翻看电视台以前播出的相关节目,阅读报纸之前出现的文章。事先准备好问题清单,至少写下你要问的关键主题。但也别偏执于你事先拟好的清单,否则你会打破采访艺术的下一条规律:“注意倾听”。

2. 倾听,倾听,再倾听

在采访时做一名积极听众,精力集中。千万别花过多精力浏览手中的问题清单,否则你就会错失受访者所说的话,这些话可能会为追问提供关键线索。

采访普通市民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他们会经常和你倾吐自己的苦痛——需要对他们的倾诉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以礼貌、主动的态度去倾听。

3.问自己:我想从采访中得到什么?

采访前,多问问自己以下问题:这次采访是为了得到一句快评还是录下一段声音?是为了写特写还是制作特写影片,哪一种耗时更长?哪一种需要换场景多采几次?3

如果做广播或电视采访,或许应该考虑受访者是否是好的视频或音频采访人选。最好事先用电话采访试试效果。

问问自己:采访有没有重点关注的议题?列没列计划?

4. 选择最佳地点

事先判断做电话采访还是面对面采访合适(如果采访对播出的声音质量没有要求,可以考虑电话采访)。有时,如果受访者事务缠身,他们会愿意和你在电话上聊15或20分钟,但不太愿意做面对面访谈,他们觉得这样花的时间更长。

如果你有选择的余地,可以想想最好在哪里做访谈。如果是做广播或电视采访,多考察场地的设置和噪音情况。

5.使采访对象舒适受访

在采访中你可能遇到这些情况:有些人看到麦克风就不大愿意聊下去了,或者听到“采访”二字就闭口不言。若是碰上后一种情况,你可以说你想单独约时间“聊聊”或问几个问题。

采访前随意聊聊天,让采访对象更自在一些。如果需要开启录音或录像设备,解释清楚,让他们放轻松。

采访受害者或受害者的亲属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些人都曾或多或少地亲历过犯罪或灾害现场,或者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记住人们无论出于什么情况而接受采访或拍照请求,奉献给你的不仅仅是时间,也像某些土著团体所信奉的那样,是分享一部分灵魂。因此对于这样珍贵的机会一定倍加感激、谨慎,采访时注意力一定要非常集中。

如果采访对象受访时情绪激动,给予时间调整情绪。告诉他们你理解他们的处境。要是他们同意采访,其他人也会理解他们的处境。

6.掌控采访进程

务必告诉受访者采访的大致重点。千万别只按着准备好的问题发问,否则你的采访就像背台词一样生硬。

如果用麦克风采访,记得始终把它牢牢握住,千万别让受访者抢走。

如果采访公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不要分列桌子两端——尽量找沙发或者其他适合坐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去除你们之间代表空间/权力的元素。

其他建议

问刁钻的问题

通常,以较为轻松、缺乏争议的问题作为开场是个好主意。受访者觉得感觉更自在时,就更易选出一些问题来挑战他/她。或许把问题改成引述第三方观点的形式:“你的对手发表了……言论,你打算如何回应?”

邮件采访

有时不太方便做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或者条件上不允许时,可以考虑用邮件采访。无论对记者还是受访者而言,这种采访方式都不太理想,会遗失掉面对面采访可以捕捉到的细节,也就没机会观察做笔记。这就意味着记者会错过有价值的细微态度变化或者回答时的犹疑。

实践,实践,再实践

采访的艺术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新闻实践方式。记者每次采访时,需要不断打磨采访技艺,争取每次都有提高。

使采访收效显著的秘诀有哪些?

? 事先问好对方名字,采访时加以称呼

? 问开放式问题,这样引出的回答比“是”或“否”信息量更大。

? 问题保持中立客观。

? 询问定义、例子和轶事。

? 询问观众/读者可能知道答案的问题。

? 问题短小、切中重点。

?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别把问题叠加在一起)。

? 做好追问的准备——倾听受访者的叙述,抓取需要追问的内容。

? 别提前下判断。

? 确保你是在问问题,而不是添加评论。

? 别在采访时和受访者争论。

? 尽量别在采访中涉及太广。记住你的重点应该放在那里。

? 礼貌待人,但要坚持挖掘事实。就一个问题不断提问,直到获得回应。

? 准备一个收尾的问题

? 在采访结束后,问问受访者他/她是否有愿意添加的内容(这招通常还能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问问他/她有没有其他推荐的受访人选,并询问之后如有追加问题,是否能再次联系他/她。

邮件采访的建议

1.通常来说,当我收到邮件采访请求时,会收到一长串问题。要想给出一个深思熟虑的答案,花的时间会比我想象的长得多。所以,如果你只能做邮件采访的话,首先,体谅受访者的时间,将你的问题控制在三到五个以内。

2. 采访时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工作单位的信息。让他们知道你是怎么联系到他们的。你是从哪里发现他们名字和联系方式的?发送问题时,也问一下有没有机会再追问,或者对问题加以解释。

3. 让他们知道截稿期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再跟进问一下情况。要是马上就得交稿,就同时给几个信源发问题。

4. 一旦收到回复,如有需要,继续让对方解释问题。一定发一封感谢信,说如果得到回复的话就附上文章链接(如果你提出了给链接,一定要做到)。

5. Skype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我现在更愿意用它做电话采访。现在有很多电脑程序方便你录下采访(当然要确保让信源知道你在录音)。

6.无论你是用电话、Skype或者互联网,确保在正式采访前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authorMaría Emilia Martin是公共广播记者先锋,曾因报道美籍拉丁裔和拉丁美洲议题获得过二十多项大奖。她的职业生涯始于美国第一家美籍拉丁裔人持有并运营的社区公共广播站。此后,她创办了很多开创性的广播节目,包括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的《拉丁族裔眼中的美国》和《战后中美洲》。她在美洲多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新闻和广播培训经历,足迹遍布墨西哥、危地马拉和玻利维亚,同时是富布赖特和骑士奖学金的获得者。目前,她担任非营利组织Gracias Vida的负责人,他们在美国德克萨斯的奥斯汀市,中美洲的安提瓜和危地马拉等地设有办事处。

本文节选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记者指南:报道2015发展承诺以及更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于2000年由各国签署,其日程致力于提高全球各地的生活质量,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贫困、性别平等和教育。在该目标发布15周年之际,此份指南为媒体人提供了报道上述关键领域的实用建议。该指南目前已有四种语言版本,由来自全球六大洲的21名媒体人共同撰写,其中不乏我们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撰稿人。我们非常感谢国际新闻学会授权刊登系列文章,感谢欧洲新闻图片社和埃菲社授权刊载配图。

原文来自:http://jzwcom.com/jzw/06/1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