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见一叶而知天下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许多记者据此采写了一般化的报道,但有两个记者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其二,一位记者在德国的断壁残垣里发现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来的鲜花。于是采写出一篇《废墟上的鲜花》的消息,预见一个国家会像花一样再度绽放美丽。这两篇报道引起国际报界的轰动。如今,正如记者预见的那样,日本和德国均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这就是记者在做新闻时的敏感,或者说是悟性的作用。

  明末清初思想家陆桴亭(名世仪,号桴亭)曾说,敏感犹如石头里的火,不断敲击,火才出现。“燃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一个记者欲得“见一叶而知天下秋”之“火”,须用艾绒引火,加油燃烧。这“艾”和“油”就是不断地学习和磨练。

  一、“承艾加油”,博学善学,吸收营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积累贫乏的记者,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其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新思维。

  凤凰卫视的吴小莉,采访提问机智、犀利。1998年3月,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被朱镕基总理点名提问,从而使总理说出了“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改革心路历程,让全国人民感动不已。1997年香港回归前,董建华刚刚当选行政长官,召开记者招待会。当时去的记者很多,吴小莉开始和其他记者一起争相提问时,脑子在飞快地转动。她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为凤凰卫视说普通话的观众朋友提一个问题,因为在香港的记者都是用广东话提问。当她用自己的大嗓门加上清晰的普通话大声向董建华提问后,特首果然用普通话回答了。这一片断还被中央电视台选用。

  1998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到马来西亚出席APEC会议。事先吴小莉也知道江主席这次出访的姿态比较低调,不准备接受什么采访。她当时就一直动脑筋,怎么才能获得采访机会。会议最后一天,江主席步出会场,她实在挤不到前面,情急之下,掏出一张10元面值的人民币在远处高高举起,大声提问:“江主席,我手上这张10元人民币明年还能值10元吗?”江主席听到了,机敏地看了她一眼,大声说了一句:Of Course(当然)!人民币绝不会贬值。”接着转身过来简述了有关人民币不贬值的问题。后来这条消息发到香港后,香港的股市回升创下新高。

  吴小莉的“灵机一动”、“情急之下”,竟想出如此绝妙的采访点子,确实高明。2001年11月25日,在浙江大学和学生们交流时,有学生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觉得每一个事件的采访历程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累积的过程不过是比别人付出几倍的时间多学点儿,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1998年的时候,我工作10年了,所以采访中迸发出的‘火花’不是一下子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要做到大事发生时,要有热情,有冲劲去参与。作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奇、动脑筋和有激情,机会有时候就摆在你前面,就看你能不能不懈地努力和争取,去真正得到它。我一直相信,生命是能量的不断积累,每一个看似平淡的过程,都是你积累能量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生命的列车什么时候会拐弯,但只要你的能量储备足了,当机会来了,你就能从容抓住机会,收获生活里最美的果实。”

  二、“承艾加油”,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不是一回事,但二者密不可分。这里说的政治敏感,其实就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它是新闻敏感的核心。政治敏感度高的人未必新闻敏感强,但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人,一定要有相应的政治敏感。只要记者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不断了解、摸清变化中的情况,他的政治敏感度就能不断提高。

  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可以从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种要素去判断,但是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是以对“宣传气候”的准确把握为依据的。1992年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再次到深圳特区视察,就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历史性的讲话,这既是对深圳特区的关怀和支持,对深圳人民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是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是对全国人民的鼓励和鞭策。《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正是凭着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饱含激情地写出《东方风来满眼春》,通讯题材重大,情景交融,新闻价值极高,社会效果明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是中国新闻史上难得的新闻精品。这篇通讯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克林顿公开重申对台湾“三不”原则》,也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和成功传播的范例,说明作者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据介绍,这篇消息虽然只有375个字,但短小精悍,突出报道了克林顿在1998年6月底至7月初访华期间第一次公开明确地阐述美国在台湾的“三不”政策,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这也是“三不”原则第一次出自美国总统之口,它集中体现了涉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以及在国际舆论所关注的这个焦点问题上美国的最新承诺。

  然而这篇主题重大、影响巨大的重要稿件的采写,是新华社记者邹春义、周解蓉从克林顿在上海图书馆与市民座谈时即席发表的大量言论中捕捉到的。虽然这场不起眼的活动事先没有列入发稿计划,但记者一听到克林顿说出此话,就立即一面用手机向总社报告,一面根据笔记很快整理成稿,请在场的外交部负责人转有关领导核实、审定,并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审定稿,又及时发至总社,使总社得以及时以中、英等6种文字抢先发出。稿件播发之后,引起台湾当局、美国朝野、国际社会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大多主流报纸几乎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条消息。

  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种强烈冲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记者的责任感越强,不但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一位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时下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会全局在胸、高屋建瓴。

  三、“承艾加油”,到生活中张网捕鲜鱼

  新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要“一叶知秋”,必须首先获得“叶”。

  法拉奇是20世纪世界上著名的采访者和战地记者,美国教授们以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来讲解采访技巧。但更让我们佩服的是她勇士般的采访作风:1967年,她作为《欧洲人》的记者,为获得越战的真实情况,主动要求去越南,开始了长达8年的战地采访生涯,身处血腥的战火之中,她既采访越共领导又采访普通士兵,数次履险,有时炮火就在身旁,却发回大量精彩报道。法拉奇的著名,不仅是因为她的新闻报道写得风格独特,也不仅是因为她有办法采访到各国高层领导人,更是因为她具有为实现采访而不计代价的精神。这是一位新闻人应该具备的作风。

  另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是穆青。1982年春,年过花甲的穆青到河南省周口地区扶沟县采访。他吃住在农民家里,就像那位在废墟中发现鲜花的记者那样,在缺吃少穿的扶沟县,他发现了希望——牛,写出了轰动中原大地的新闻述评《谁有远见谁养牛》。一时间,人们嘴上传的是这句话,墙上刷的标语是这句话,曾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为周口地区推广应用这一经验的题词也是这句话。

  更可贵的是,在以后的十余年中,穆青从百忙中抽时间回访扶沟等县市,继续调查研究,出主意想办法,引导养牛业由原始的役用走向商品化(深料加工、出口创汇)。周口地区人民从此改变生活的命运,理应给《谁有远见谁养牛》这篇新闻记一功。

  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胡家麒在云南边陲瑞丽市采访改革开放后小城的变化。在采访了很多人和事之后,他却总是不满意,觉得这些事例不能深刻反映小城的变化,表现方式也雷同。于是,胡家麒到街上“闲逛”。在买西瓜时,他听到的是河南话;在理发摊上,他听到的却是上海腔;在卖工艺品的小店里,他见到的又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无意中一个灵感跳了出来:南腔北调,这不正是往日封闭的小城在今天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写照吗?于是,他用录音机记录下了这丰富多彩的音响,用7种声调组成了现场报道《南腔北调瑞丽边贸街》。这个报道获得当年中国广播奖现场报道一等奖。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深入深入再深入的采访作风,即使再有价值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做“三贴近”的有心人,新闻敏感才能在关键时刻油然而生。

 

原文来自:http://binzhou.dzwww.com/zt/bzxjz/mszx/201411/t20141129_11458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