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南方周末编辑顾策:经济报道采写技巧

   经济报道并不是用经济术语堆积的报道,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专业领域。就像做法制报道需要知道英美法系(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这样的基础知识,做经济报道,也需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学通识储备。这样的储备有助于你建立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对一些基础问题——如“政府与市场”“竞争与垄断”“通胀与通缩”——不再感到迷惑(相关书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等)。

 

  你对经济知识了解得越深入,报道中妨碍读者阅读的地方就越少。用经济术语堆砌的报道,常常是记者没有理解透或缺乏阐释能力所造成的,而不是它本该如此。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思想如智者,言语似常人”。

 

  在经济记者工具箱里,除经济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新闻专业知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脉络、产业脉络、公司背景的了解。相关书籍可以帮助你更快掌握这些背景知识,如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吴军的《浪潮之巅》和凌志军的《中国新革命》(IT行业)、袁剑的《中国证券市场批判》(证券行业)等。

 

中西财经新闻的差异

 

  西方财经新闻的传统,实际上是从报价单开始的。最早在16世纪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所谓财经新闻就是每条船到港的报价单,然后延伸到天气情况等,这些信息是有助于人们立即采取行动的。西方财经记者在报社实习阶段,就是在财经报表中找新闻。西方的财经新闻和评论是分开的。

 

  西方财经新闻的黄金时代发端于1980年代,当时美国社保基金入市,这让百姓开始关注股市,很多报纸扩版,广告也很多。纽约时报大举招人,扩充财经版,变成了报中报。那时进纽约时报的门槛很低,但到了后来,财经媒体越来越多,门槛渐高起来。

 

  那时,财经媒体基本分三类,一类是专业性的,如路透、彭博、道琼斯,给投行、分析师看的,术语也不需要解释;一类是大众化的,如地方报纸的财经版,都根据自己跟大公司靠近的地理优势吸引读者,如圣荷西的报纸做硅谷新闻、西雅图的报纸就做自己地盘的微软、波音等大公司新闻;还有一类是“专业读者觉得不浅、普通读者觉得不深”的财经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后来转型为大众化报纸,以及曾风行一时的三大刊——《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高级编辑sheri曾经来广州,她总结该刊的成功之道在于:1.简单的写作,易于理解;2.可信度,采编对职业操守的坚持;3.采编与经营分割。

 

  值得一提的还有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它同样强调文字清晰的重要性,其资深编辑爱引用奥威尔的话:文字应该像无尘垢的玻璃窗,读者能经过没有歪曲的叙述来认识事件的原貌。他们还认为少说比多说效果更好,倾向于“举重若轻”的风格。他们不慌不忙的风格,给读者提供了更耐读的报道。

 

  中国的财经新闻,过去一直偏重政策面分析,更多宏大叙事,且新闻与评论难分难解。这多少与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国情相关,由于政府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很多财经事件属于政经范畴,可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找到答案。近年来,细分媒体和新媒体出现,以证券报道为例,依托官方背景垄断发布权的证券三大报,早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而《证券市场周刊》及雪球网填补了这一空缺。

 

  《南方周末》的经济报道起步较早,最初在IT报道与家电、商战报道领域以擅长讲故事的风格独树一帜。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南方周末》的经济报道逐渐转向高举高打的政经、宏观领域,对公共政策关注较多。近年来,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报道方向更为多元。

 

  《南方周末》的经济版仍然是主报的一部分,在气质上与主报保持一致,具体来说,就是优先关注涉及公共利益的选题,其最出色的报道也无不归属此类,如《河南宋基会:中国最富慈善组织的钱从哪来》《谁的5100》《安邦真相》等。

 

  《南方周末》的经济报道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慢要更慢,快要更快。慢新闻值得等待,要做得无比扎实。快新闻需要抢得更快,才能跟上读者预期。

 

  在阅读方式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的今天,所有的纸媒都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经济新闻也亟需搭上互联网快车,以前受版面所限,现在新媒体实际上提供了无限空间,经济新闻在新媒体上的生产速度可以更快,也可以选择更多方向。

 

如何寻找选题

 

  对选题的挑选,涉及新闻价值的评估。《南方周末》经济部的选择标准有六个。一个选题可能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也可能只具其一。

 

  1.事涉公共利益。既包括权贵资本侵吞国有资产、官商勾结(如《安邦真相》《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也包括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股市黑幕(如《万福生科:大米神话如何注水》《资本玩家张志熔》)等。

 

  2.影响最多人的利益。这样的选题大多涉及政策面。比如地产限购令、房产税该不该收、社保政策如何调整、新医改怎么改。

 

  3.最多人关心。这里既包括与大众密切相关的房市、股市等题材,也包括新奇、好玩、短时间内激发最多人关注的事件,如《全民混战“双十一”》《今日头条:偷来的五亿美元》等。

 

  4.冲突。此类题材出现较多,基本以事件为主,如腾讯与360互掐、百度与莆田游医、Uber与政府、京东与苏宁、阿里的价格战及雷士照明股东争斗等。

 

  5.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反常的事件背后必有可挖掘之处。比如深圳的正威集团突然成了世界500强,调查发现是靠期货交易和全国圈地来做高收入。还有,政泉控股低价轻取民族证券大股东地位,这背后就隐藏着官商交易。

 

  6.明星公司和明星企业家。此类题材天然是公众关注的对象。当然,通常我们介入的时机是这家公司或这个企业家的非常时刻,如万科推出合伙人制度。

 

如何采访

 

  偏见或立意错误常常来源于信息获取的不充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采访都不过分。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勤奋的调查者写不出精彩的文章,这固然有写作技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常常被忽略,就是调查者不仅要勤奋,还要有想象力。调查应该是开放的充满想象力的,不仅是为了找出真相,还要兼顾写作需要。正确的方式是,写作从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该追问的问题你追问了没有?如果你不追问,细节永远隐藏在水下。二是看似关联不大却有潜在意义的调查你进行了没有?举例来说,《财富》杂志在写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时,会了解办公室所在街道的历史。美联社刑事报道记者会在犯罪现场数出有几处血迹。看上去这些细节无关宏旨,却可以为一个好故事增色。

 

  以前,我们给新记者开出如下药方:

 

  1.用坐标法来分析选题。比如一个公司,坐标包括:它的过去和现在、将来的历史脉络,它与全球的同类公司比处于什么位置,它属于什么样的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归属哪一类,它与国内同类公司比较优势和劣势如何,等等。

 

  2.带着五官采访。记者采访的时候不仅仅是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情境、得出对人的印象和判断,也要通过细致询问去重建现场。所有的元素都有助于写作。

 

  3.在除了访谈以外的大部分稿件中,我们主要需要的是事实,不是观点。对采访对象提供的观点,首先要存疑,考虑他的立场和身份等因素,之后加以验证。如果采访对象提供的是观点,也要继续询问,让他提供事实来佐证观点。

 

  4.尽可能多地采访。核心人物、外围相关人士、专业人士,如果涉及产业链条,要思考可能还有什么环节要采访。

 

  5.出于平衡性的考虑,当你得出一个主要的判断时,需要寻找并提供反面的或多元的意见。

 

  6.记住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说的话:一个好经济学家与一个坏经济学家的区别就只有一点:坏经济学家仅仅局限于看到可以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那些推测到的后果。在经济领域,一个行动、一种习惯、一项制度或一部法律,可能会带来系列后果——“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了解这一点,可以让我们在观察具体经济事件时获取完整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一定要想到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如何写作

 

  1.提供信息来源。几乎每一句话都需要提供信息来源,你可以这么做,不用担心影响文章节奏等问题,因为编辑可以帮你处理加工。或者你按自己的方式写,但用括弧里的文字标明信息来源。通常,一个采访对象说的话或提供的数据,不能不加求证就直接引用,除非那仅仅是他才能知道的事。比如当他介绍美国的情况时,有可能出错,需要提供其他信息来源的佐证。如果一个采访对象的话中涉及其他人物,也需要向被谈论的当事人求证真伪。

 

  2.当你提到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时候,请交代他或它的基本信息。提到联想公司,要给出定义为世界最大的PC公司。提到柳传志,要提供年龄、职位和基本特征。提到上市公司,需要交代它的股票代码、民营还是国有等等信息。

 

  3.别漏掉你觉得有趣的信息。有趣的信息不要自我过滤。

 

  4.不要大段使用引语。直接引语宜选用最精彩的一两句话。

 

  5.精心写作开头和结尾。开头是吸引读者的,结尾是给那些坚持读完你文章的人的一个补偿。

 

  6.在行文过程中,要包括如下一些要素:细节刻画、事件叙述、背景材料、引语(直接或间接)、数据。这些要素要有机地穿插使用,保持节奏感。不能用一种要素大篇幅地写作,比如写成一个座谈会。如果不是人物报道,忌在文章整体逻辑之外突兀地拉出一个人的冗长故事。

 

  7.如果你想不到一个好的结构,那就用固定模式。“华尔街日报体”是用故事开头,结尾衔接开头,中间是各种元素的混合。《商业周刊》的模式是:开头用个精彩的故事或场景——核心段落,交代这篇稿子为什么值得阅读,主要的判断和背景——提供更多的证据——提供反面或对冲的看法或证据——再次提供正面的证据——“踢读者一脚”收尾。最传统的模式是以时间为轴依次写下去。蒙太奇式的或多线条并进的结构,需要在熟练掌握之后才能使用。

 

  8.写完后,将文中所有数据再次核实一遍,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9.养成分析好文章的习惯。

 原文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1/09/c_132090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