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出镜记者的采访、报道与表达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也迫使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应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采访、报道与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更是把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推向一个顶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改进。”①

 

     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自1996年开播起,出镜记者的诞生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筹办第一期“出镜记者”班,它的目标直指5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耐人寻味的是,第一批“出镜记者”尚未“出徒”,就已被北京电视台“订购一空”,其迫切心情可见一斑:“你培养多少,我需要多少”,大有“一网打尽”的架势。从长远意义上来看,这预示着出镜记者的队伍将在我国电视新闻界进一步繁衍壮大。

 

    一、出镜记者应该找准角色定位

 

     很多电视新闻会因为一些记者的出镜而增色,但是也有因记者现场的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目前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和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而一个出镜记者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准确定位是需要在这两方面内外兼修的。

 

     那么,一个出镜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从而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呢?

 

     首先是较强的现场感。记者在现场描述,要求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给人形象鲜明的感觉。比如上海教育电视台2004年2月26日播出的《违规办学坚决取缔》,记者一出现场,就对学校所在的环境进行了描述:学校建在一处居民区的巷子里,肮脏破败的校舍、随意搭建的教室,还有每天中午要容纳300多学生就餐的简陋食堂,最让人担心的是孩子们的运动场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和眼看要掉下来的菜场大棚。画面加上记者的解说,直观地让观众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为了多收学生,学校在原本就局促的场地里,又违章搭建了两间教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怎能不让人担忧。

 

     出镜记者的详实介绍和深入采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了观众对违规办学行为的谴责及对民工孩子读书安全问题的关注。

 

     其次是令人信服的真实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每一新闻要素都必须真实。采写、编稿不能漫不经心,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虚构杜撰。”②

 

     记者在现场的叙述与现场的音响实况融为一体,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比如2005年6月18日播出的“教育新闻”:《平静的中考理性的心态》:[导语]: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今天举行,全市有近14.9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人数与2004年的11.3万人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今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计划达到98%以上。

 

     [记者出现场]:早上八点刚过,记者在杨浦区鞍山初级中学试区看到,绝大部分考生已经进入了考场,大门外的交警正有序地指挥着来往车辆,维持着校门口的秩序,家长们自觉地为考生让出一条进校的通道,而各校的班主任老师,正忙着在学生的花名册上给每个进校考生的名字上做记号。

 

     这段记者出镜解说,直观地烘托出“中考”的平静,家长学生心态的理性,报道显得真实自然,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

 

     在许多情况下,受众对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看口头播报要高得多。记者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最后是让观众难忘的亲切感。现场报道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较一般报道用第三人称更能缩短观众与记者的距离。记者的普通话也许不如播音员标准,但是由于记者在现场受到感染,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语速较快,讲话抑扬顿挫、感情色彩比较真切,更符合人们日常的讲话习惯,给人感觉比较亲切自然。如2003年5月3日播出的《紧急时刻处惊不乱危难之际守望相助》:[导语]:4月29号晚上9点,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接到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学校02级商务日语一班丁丰同学经过初步诊断,有“非典”疑似病人的可能。闻讯后学校立即启动非典防范应急预案,对部分学生实施了医学隔离观察。请看本台记者从中侨学院医学观察隔离区发回的报道。

 

     接着,出镜记者出场,从中侨学院医学观察隔离区发回了现场报道。虽然语速较快,表达比较局促,但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解说]:情况就是命令。一个由市教委、南汇区委区政府和中侨学院党政领导等组成的应急指挥部,在当天晚上11点,也就是学校接到报告的2个小时以后,正式组建成立。经过指挥部连夜讨论研究,决定立即对579位无关学生进行疏散,同时,对与丁丰同学同班级、同寝室、同层面以及可能有同一感染源的138名学生实施医学隔离观察。在隔离区记者看到,由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大家的正常生活,两幢学生寝室里的绝大多数同学情绪都十分稳定,大家都能按照学院的要求,或是在寝室里看书、上网;或是三五人一起在阳台上聊天……

 

    二、现场报道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镜报道有时会有一些煽情的做法,“例如激起一种要求公正的群情义愤,有时可能会纠正一些问题。”③

 

     由于现场报道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记者要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具备较好的口才。“除了吐词清晰、表情自然外,还应该懂得修辞,出口成章,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表述利落。记者谈吐时要富有生活气息,注意礼貌,讲究风度,落落大方。”④

 

     新闻要有节奏。一般来说,同期声不要超过20秒,而且注意不要与解说词重复。记者出现场的串词不要超过20秒,最好控制在15秒以内。

 

     采访时,记者在事先拟就的采访提纲之外,临时在现场就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的人、事、景以及由此引发出的联想即兴提问或发表评述,使无声的视觉信息与有声的语言信息相互交汇,同时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感知,使观众在双重信息流动中,更深刻地去认识世界,从而加深新闻的厚度。

 

     出镜的形象要好。记者应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让人感觉很职业。记者的穿着要与采访场景适合,穿着不能太随便,要大方得体。出镜时,记者表情不要太严肃也不要太高兴,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与摄像配合默契。往往在现场,只有记者和摄像两个人,这就要密切配合。面对镜头,记者最怕表情异样,“吃螺蛳”,这时要与摄像多沟通,增加自信。如果把握不了,要准备多练几遍,在语言上“避重就轻”,使得摄像能适时调整机位,抓拍画面。

 

    三、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要学会提问和倾听。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记者常常会犯的错误是: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

 

     出镜记者的提问能力很重要。出镜记者在采访时的角色其实是一个问询者、探寻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在西方的新闻学里,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掌握提问的技巧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

 

     万事开头难,所以勇气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迈出第一步时,其结果往往是不得而知的,因此我们必须勇于承担风险,不怕被人嘲笑。”⑥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比如2003年1月7日的一则“教育新闻”:《最后一天“国宝展”让上博“一夜无眠”》

 

     [记者出现场]:受到海内外关注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沪上展出一个月来场面火爆,人气指数飚升。许多观众为了能目睹赫赫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不惜在寒风中排队等待六七个小时。昨天是国宝展的最后一天,下午4点,记者来到博物馆,看到仍有大批观众排着长队等待进馆。

 

     接着,记者现场采访排队进场的观众。采访对象中有中小学生、普通市民、外籍华人以及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游客观众。因为此前记者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包括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准备,现场情况应对等,所以使得采访比较顺利成功。

 

     记者:您好,带孩子来的?排了多长时间队?为什么要看这个展览?市民:3个小时了,这是国宝,一定要亲眼目睹,也让孩子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记者:您好,这次展览您最想看哪一幅作品?香港游客:当然是《清明上河图》啦,最后一天,不能错过啊。

 

     [记者出现场]:许多市民不愿错过最后一天国宝展,直到夜色降临,仍有很多人在寒风中有序地排队进馆。

 

     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凭空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得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要想取得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就应有足够的准备。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家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你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你进一步发问的起点。

 

     因此,倾听是一种技巧。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使对方生成一种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愿意接受他想法的人。一旦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近距离采访他就易如反掌了。同时,“倾听”会让记者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让对方发出火花,放射光亮,才是记者的真本事。

 

    四、记者应如何把握情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职业的我”则要求记者的情感生发始终围绕采访主题,切不可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

 

     比如2004年2月5日播出的《在高墙里面过元宵》,因为当时一群家长志愿者们自发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到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和高墙里的少年犯们一起过元宵节。面对一群少年犯,记者在出镜时,表情在平和中带着严肃,语气中透出惋惜和关爱。

 

     [记者出现场]:这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一群特殊的孩子,在过一个特殊的节日。来自本市的一些家长志愿者们带来了做汤圆的面粉和馅心,和少年犯围在一起和面的和面、搓馅心的搓馅心,仿佛在家里过节一般。

 

     [解说]:大锅里的汤圆终于煮熟漂起来了。少年犯们端给家长,家长们要孩子们先吃,在欢乐感人的气氛中,许多孩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采访]:少年犯(在这里吃着汤圆,一直想着父亲、奶奶他们以前在家里包汤圆的情景,我想在以后的改造中积极改造,争取早点回家,争取下个年在家里过。)

 

     [解说]:据了解,少管所里的少年犯大多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他们误入歧途的幼小心灵更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干警们告诉记者,像今天这样,来自社会的家长志愿者们和少年犯一起过节,配合少管所的干警们做教育、感化、挽救少年犯的工作,去年一年就有3万多人次。未成年犯罪这一块,用过去传统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他们,用更多的富于人性化的这些矫治方法,更有利于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出镜记者的魅力实际上是一种极富个性色彩的东西。魅力就是个性,千人一面、千部一声,便毫无魅力可言。出镜记者应懂得施展自己的情感魅力。

 

     总之,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能够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素养,出镜记者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大众传媒的文化人。记者除了掌握自己所报道条线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广泛涉猎现代政治、经济、科技以至天文地理种种,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很难面对观众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只有博学谦逊的出镜记者,才能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才能报道出新闻精品。

 

原文来自:http://dnxw.blog.sohu.com/15280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