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华社的这篇新闻特写为啥能获奖(附解析)

 编者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笑中含泪、彻夜狂欢的重大历史时刻。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多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22年过去,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这篇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名篇,这篇作品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获得了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奖。


      今天我们特邀请陈安庆老师为大家解析新华社名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并谈谈如何提高新闻作品的写作能力。



原 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记者  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 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  PS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原稿署名为周婷、杨兴,作者实际是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唐、胥晓婷。发表时用周婷、杨兴二人署名,在这里我们将作者署名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 周婷、杨兴共计6人) 


解  析



  一、  不落俗套,找准新闻视点和切入角度


我们知道其实很多主旋律报道,多数报道均秉持着提炼材料,形而上的空泛宣传写作手法,新闻事实服务于既定材料和观点,注重整体全面,但是缺乏具体形象,以往的很多宣传性报道以抒情言志为主,感情色彩浓烈。


这篇文章,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文章相当克制冷静,力求“再现”事实,以保持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呈现重大历史时刻,写这篇稿件的四名新华社记者以主观情感深藏报道之外,通过精心选取的视角、素材选择和戏剧性细节展现并记录香港回归重大历史时刻,耐看耐读,令人回味悠长,百看不厌。


现场时间为经,历史时间为纬, 这篇文章立意高,内容新,角度和视点,独树一帜。对于正面报道,特别是人所共知的题材,要想稿件不落俗套,须通观全局、提升站位,写出新意与高度。《别了,不列颠尼亚》立意深远,别具匠心,通过对新闻现场场景、过程、人物行为的精细描述,将读者带入现场,再通过气氛烘托、拉伸时空距离等方式,营造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历史回响。


在当时的高度竞争的时效下,要写出好作品谈何容易?要出新意就不能照抄大量素材,就不能想着应付交差,这篇报道谋篇布局,策划创意,着重让报道见人见事,挖掘现场背后的历史性瞬间和背后的厚重意义,现在即使过去了22年,仍然少有人能超越,有人甚至评价——这篇新闻作品是近30年以来,最为经典的一篇时政报道新闻特写作品。


二、叙事结构:精巧别致,有章法


这篇新闻作品的题材是一篇新闻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特写镜头”反映事实,实际上是一篇希望消息,新华社记者在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时刻,深入新闻事件现场,生动、形象地将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再现在读者面前。


从谋篇布局来说,相当精巧别致,有章法。这篇新闻特写消息一共11个段落:导语(第1段)、主体(第2—10段)、结语(第11段)。


(1)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这篇新闻作品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绝对的好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以此为典,仿拟为题,亦饶意趣,意味深长,潜在而实在地激发了读者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


(2)  导语——(第1段)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第2—10段)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主体部分共9个自然段,分四层, 主体部分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 三次降旗(时间顺序)。


(a)  第一层(第1~3段),场景1: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分,降旗。4∶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b) 第二层(第4~6段),场景2: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


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c) 第三层(第7~8段),场景3: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d) 第四层(第9段),场景4:"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4) 结语——(最后一段)消结尾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用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三、现场感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


这篇新闻特写作品在新闻的视觉化表达,情景真实性以及新闻受众者感官体验度方面堪称经典。一句话,好的记者可以通过可视画面,让你身临其境。


这篇文章的写作者,多名新华社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让你脑海里好像放电影一样,一幅幅画面,图景还原回现场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1)以眼睛为摄像机

 

在现场目击中,新华社记者以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捕捉到了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再现。


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些场景描写,笔法细腻,视觉呈现感强大。


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视觉效果”:黑色的“劳斯莱斯”、白色的总督府、绿色的树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简洁的白描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


(2)以耳朵为录音机


不仅描摹了现场画面,新华社记者在采写中还以耳朵为录音机,向大家传递了现场声音,可以说这篇文章绝了,不仅让你看见,还让你听见现场的声音。比如文中写到:“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感染。  


在《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作品中,这些富有重大历史仪式感的叙述,写法是白描手法,勾勒画面很简洁,但都有着重大而富有内涵的历史的意义,堪称决定性的瞬间记录,四名新华社记者通过自己的文字描述,让读者看到了一部有声有色的历史影像,它有情感,有故事,而且真实可信,不仅用眼睛观察,而且要动用全身的感官去感知。


四、 抓住象征意义的典型性细节——聚焦含有深意的3次降旗与1次升旗


这篇特写消息,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布局精巧,在当年有关于香港回归的众多报道中,这一篇报道算得上是“最别致有韵味的一篇”,要知道当年当时在现场有全球770多家新闻机构8400多名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这篇报道能从千军万马,雪片般的海量稿件中脱颖而出,确实是有独到之处的。


为什么要着重聚焦国旗呢?这是因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五、背景材料:用的巧,用的妙,用活了


懂新闻写作的人都知道,新闻背景材料用不好是累赘,啰嗦冗长,无用,用好了那绝对可以把文章的纵深感,提高一大截子。事实上尽管每一篇新闻,不一定都要写背景,但是,一篇好新闻其背景材料绝对是它的加分项。


所谓文以载道,人们读一篇新闻,总是渴望明了这则新闻的背后意义。一般情况之下,新闻记者总希望将这则新闻的社会价值,能够明确地传达给读者。但是,有很多时候因为记者不会用背景材料,读者读了文章之后,并不觉得有多么背景材料有什么重要性,甚至怀疑记者写的是废话,没有必要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很多记者不善于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甚至根本不会用背景材料。

 

新华社名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不仅会用,而且用的巧,用的妙,用活了!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这样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1.背景材料不能过长。背景材料用的过多,就会使得新闻淹没在旧闻之中。在新闻中,背景材料毕竟不是主体,应写得简练些。


2.背景材料不能和新闻主题两张皮。背景材料要与新闻主体有实质性联系,要与新闻事实融为一体,形成有机的结合。在写作中,“两张皮”的背景材料是累赘,水乳交融的背景材料才是极品。


3.新闻背景材料用好了,可以变陈旧成新颖, 化腐朽为神奇,《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背景材料,用的巧,用的妙,用活了,正是由于有背景材料的衬托,这篇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才得以凸显。


4.新闻背景材料要会用,要沙里淘金精选择,化整为零巧穿插,新旧搭配妙转换,这篇文章马上就活了,和新闻主体紧紧融为一体,使人丝毫感受不到背景材料的拖沓与累赘!


六、结尾最后一句堪称金句


这篇新闻作品,最难以忘怀的是最后一句,也是全文蕴蓄最深的精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英军从海上来到香港,最后又乘船从海上离开。从海上来,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对香港的侵占,从海上去,意味着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这最后一个句子,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来去二字,语意简明,帝国去矣!寥寥几笔,速写历史,意指兴衰。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里面一个“又”字深沉,意喻历史正义的实现和百年国耻的洗刷。


新闻叙事彰显深度力量,逻辑深度、历史深度和情感深度融为一体,真高手也!


22年前的香港,中英易帜,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瞬间。这则堪称经典的新闻作品,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为载体,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达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昌盛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不会被人欺辱!表达了香港从古至今都是我们神圣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了伟大爱国情怀,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可圈可点的名篇佳作,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