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最全面最科学的书稿编辑加工“四步法”

     编辑加工环节是控制图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出版社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编辑加工环境呈现恶化趋势,一方面,图书品种越来越多,而编辑加工力量并没有同比例增加,导致加工编辑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由于编辑加工力量不足,而图书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导致书均加工时间严重压缩,致使图书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整体下滑。为扭转这一局面,新闻出版总署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办法,许多出版社也积极采取行动,相继建立或健全了质量管理部门,出台或完善了相关的质量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对加工编辑的管理与考核力度。在新的出版形势下,如何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如何在编辑工作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摆在每一位编辑尤其是新编辑面前的现实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将编辑加工过程归纳为4个步骤——疑、查、问、补,并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并请方家指正。

一、疑

 “疑”即生疑、起疑、质疑、致疑。编辑审稿与加工要多疑,还要善疑、会疑。

1多疑

    编辑的任务是帮助作者写好书、完善书稿。编辑的审读不同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普通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从书中获得知识、经验或启发,或产生情感共鸣。而编辑审读的目的是要发现书稿中的不足或缺点。普通读者的阅读通常以放松的心态融入书中的世界,尽情享受文字带来的快感。而编辑的审读则通常以鸡蛋里挑骨头的那股劲儿去挑刺。

  疑是发现问题,编辑在审读过程中,首先需要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帮助作者完善书稿。其次,在书稿质量一般的情况下,发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书稿质量越有保证。因此,编辑要尽力多疑。

2善疑

    一般而言,读不通的要疑,自相矛盾的要疑;不确定的要疑,不懂的要疑;没见过的也要疑。一些新编辑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书稿质量不好,明明看着别扭,但就是发现不了具体问题。此时如果一往无前地看下去,不深思细究,就容易漏掉隐性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有经验的编辑通常会心生警惕,一方面,要放慢速度,试着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多花点时间查考一下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自知之明,对书稿内容和自身知识结构做一下评判,如果自身目前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还不足以驾驭书稿,与其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埋下质量的隐患,还不如知难而退,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及时将自己难以驾驭的书稿转给更对口的编辑。

3会疑

  从根本上说,能否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多少取决于编辑知识结构宽广与否,编辑经验丰富与否。当然,对于新编辑而言,掌握一些“疑”的基本技巧或方法也很有必要。

  (1)读的技巧。首先,采用默读方式,即在脑海里出声而实际不出声的读。其次,要一字不漏地读,一目十行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2)保证时间。整本书稿审读的时间要足够,用于每字每句停留的时间也要足够。

3)多读几遍。许多编辑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一本书稿,每读一遍都能发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如果时间允许,书稿要多读或多翻几遍。对于新编辑,刚开始加工的几本书稿最好多读几遍,力求弄懂弄通,打好基础。

4)专注。一方面,书稿应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审读完,如果审读的过程中因为其他事情放下10天半个月,再接着审读,很容易忘记前面审读的内容,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重新开始审读;另一方面,在审读时,要集中注意力,每翻一遍注意一个或一类问题,每次专注一个点或一个方面。

   (5)做标记。一般而言,审读时思维不宜打乱,可先在质疑的地方用铅笔做个记号,写个批注作为提示,往下读,直到读完或告一段落,再集中去查考或解决疑问。当然,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如在审读时发现书稿前后表述似乎不一致,这时宜趁着还记得马上翻回去比对一下,时间一长,很可能就会遗忘或漏掉。做标记可以在书稿上用铅笔标注,也可以再在笔记本或白纸上写下页码作为集中解决时的提示。

    发现问题是编辑经验和敏感度的体现。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增加,编辑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因此,新编辑要有耐心和恒心,要能坐冷板凳,尤其是在刚入职的时候,应尽量多审稿多加工,坚持从审读实践和他人改稿中学习,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增加编辑经验。

  疑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还需解决问题。解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靠现有知识结构就能准确作出判断,并能依据改正。编辑的知识面越宽,解疑的能力就越强。另一种是怀疑有错,但是没有足够的根据当即改正,需要专门查证或求证,这是编辑经常遇到的情况。因此,疑后还需要查、问和补;查、问、补是解决问题。

 

二、查

  “查”即查证、求证。查证工夫是编辑能力的重要体现。

    “查”分两种,一种是书内查,即查书稿;另一种是书外查,即查工具。

1查书稿

     多人写稿而主编未做统稿的书稿经常会出现前后文不一致或表述矛盾的情况,常见的有书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不一致,同一引文不一致,数据不一致,文不对题(常见的是文大于题或文小于题)等,遇到这些问题,需要适时翻查书稿,做到前后一致,文题相符。

2查工具

    主要包括查原始文献、查传统工具书和利用网络工具3种。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具有实证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网络工具快速便捷,具有线索功能、佐证功能或质疑功能等。

  在数字时代,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的利用方式拓宽了,除了传统的利用方式,如个人购买、利用图书馆等之外,同时还可能利用数字形式或网络形式。网络工具最常见的有数据库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等)、搜索引擎(如Google和百度等)和专题或门户网站等,其中,前两者最常用。在信息网络时代,这3类工具书要结合使用,例如,可利用网络工具查某句话的出处,如书名、卷期和页码等,再按图索骥查考原始文献或传统工具书。

  现实中,对于网络工具的运用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依赖网络工具,为了图省事,该查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的情况也用网络工具,由于部分网络上的信息本身不准确,导致以讹传讹。另一种是基本不用网络工具,认为网络不可信或不可用,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编辑缺乏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编辑对网络工具不太了解或存有偏见,如将网络工具狭隘地等同于搜索引擎等。

   对于第一种极端,加工编辑在查工具的时候需要视具体问题采用合适的工具,一般而言,能通过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解决的,优先查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或将这几类工具结合使用;使用网络工具时,对于不同的网络资源要区别对待:对于数据库资源,由于这些资源大多采用扫描纸质文献转换而成,可信度较高,可放心使用。对于搜索引擎、专题或门户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则需要编辑鉴别,去伪存真。

     对于第二种极端,加工编辑应该加深对网络工具的了解,掌握常用的信息检索技能。以搜索引擎为例,它所提供的信息固然不可轻信,但并非全不可用,运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搜索引擎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一是查“新”词,书稿中通常有许多编辑未见过的“新”词,有些确实是新词,如最近的时尚词“给力”;有些却可能在工具书中早已有了,只是编辑未见过而已。通过查网络工具,既能对“新”词的意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能提供一些线索和提示。二是辨“有”、“无”,书稿中其他专业的术语或不常见的表述,常常会给编辑的审读带来障碍,通过网络工具,可以初步辨别该术语或表述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此类提法或虽有但明显与需要查证的意思无关,对这样的提法的使用就需要特别慎重了;如果存在大量类似的提法但词形释义不一致,可初步确定该提法存在,但需要进一步查考或甄别。三是取通行,对于传统工具书未收的外国人译名,如果它在网上基本上是某一种特定的写法,在没有其他更有力的根据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此译法较为通行;反过来,如果网上绝大部分是其他的译法,而作者的译法只属个别条目,就需要再查权威工具或请作者斟酌了。

3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

  疑后不仅要查,而且要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不能心存侥幸,或有畏难情绪。要有刨根问底,不查到根据势不罢休的精神。例如,一本社会学的书稿,作者交稿时的书名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而内容简介、章节安排和绪论均按“社会研究方法”展开。由于国内外不乏将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的观点和教材,因而,编辑很容易就此放过。责任编辑当时多了一个心眼,想看看作者到底持哪种观点,于是,继续查考作者的其他论著,发现作者在一篇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批判了“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混为一谈的现象,结合绪论中交代全书逻辑结构的相关内容,可以断定,书稿以“社会研究方法”为题更合适。责任编辑提出更改书名的建议得到了作者的肯定,原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开编写会时定的题目,作者具体写作时有变动,但忘了更改书名了。

     通过疑和查,书稿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少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下两步:问和补。

 三、问

“问”即询问、请教。

问是一门技术,既要问对人,又要注意问的顺序,还要讲究问的策略。

1问对人

    问要有针对性,只有请教在某个问题上有造诣或有话语权的人,才能顺利解决该问题。选择请教的对象时,主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知识结构是否接近、编辑经验是否丰富等方面。

2问有序

    问的对象有身边同事、作者、专家等。问的顺序要遵循先内后外的原则。

    1)问自己。自己是否已查过了,是否自己能想到的求证途径都试过了。对于新编辑而言,切忌逢疑即问,应先设法去查证。只有动脑筋查证过的疑问,得到的答案才会记得深刻。只有养成自己求证的习惯,新编辑才能更快地成长。

    2)问同事。为了问对人,优先问专业对口的同事、优先问知识结构接近的同事、优先问老编辑,有时甚至还要多问几位同事。

    3)问作者和专家。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向作者请教。遇到比较专深、敏感或与作者有分歧的问题时,可能还需要请教专家。

 

3问得法

  向作者请教是解疑重要的方式之一。问作者要注意几点:

1)尊重作者。一方面,应尽量少打扰作者,最好能一次问完;另一方面,应采取方便作者的方式。作者都比较忙,也都有自己的时间和沟通习惯,为稳妥起见,应征求作者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在拿不准作者沟通习惯的情况下,采用电子邮件+电话或手机短信,即先将问题整理成文档发到作者邮箱,再用电话或短信通知作者的方式较为可靠。对大多数作者而言,他们一般都已习惯了电子邮件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节省与作者通电话的时间和成本,又便于作者在方便的时间集中查考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编辑而言,编辑在整理文档的过程中既能重新审视是否非问作者不可(很有可能在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再解决一部分问题),又能加深印象,为今后的业务研究留一份材料。同时,发邮件的时候还可以简短地就书稿内容与作者交流,可谓一举多得。如果作者习惯用电话方式或不得不采用电话方式时,应先与作者约好一个时间,要明白,作者不可能记着全部书稿或随时备着书稿时刻等着编辑的电话。

  (2)问实质。不要随便什么小问题都拿来问作者,这样只会让作者看轻编辑,怀疑编辑的能力。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在内部解决的问题决不问作者。问作者的问题应是一些实质性或不得不改、不得不问的问题。

   (3)问题要明确。要指明问题在哪章哪节哪目哪级标题哪段哪行,还要明确疑问是什么,需要作者怎么解决或提供备作者参考的方案等。如果用邮件方式,最好附上一份与编辑加工的纸稿对应的电子稿。只有这样,作者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答复的效率。

请教是手段不是目的,请教之后还要根据答案的性质来鉴别和整理。事实性的答案是否正确,依据性的答案是否核准,线索性的答案需要进一步查考,方法性的答案需要用到实处等。有时,还需要就这些回复再进行查证或再问,直到找到确切的根据或无懈可击为止。

四、补

    “补”即弥补、补充、补短。

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换角度,二是借外力,三是练内功,前两者是针对具体书稿而言的,后者是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言的,三者缺一不可。

1换角度

   编辑在审读过程中,常常因为过于专注于微观方面的细节,而忽视对宏观方面的把关。      这就需要在通读全稿之外,还要多翻读几遍,力求跳出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书稿的问题。

    对于新编辑而言,其他审次尤其是二三审编辑的批改通常是自己编辑加工的盲区,虚心学习老编辑的批改并总结教训,能够促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2借外力

    在学科综合化和专业化并存的背景下,书稿的内容多学科化和专深化并存,编辑个人的知识再渊博,在来稿质量一般或偏差的情况下,仅靠一个审次很难保证书稿合格。因此,编辑除了自身应具备较宽的知识结构之外,还需要借助其他审次特别是二三审编辑甚至策划编辑、作者的知识结构。例如,有一本《中国雕塑》的书稿涉及较多历史、宗教、艺术知识,责任编辑在接到任务后,意识到单靠个人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把好关,于是请学历史的编辑共同担任一审,请学哲学并对宗教、美学有研究的编辑担任二审,请学历史的资深编审担任三审,三个审次的知识结构基本覆盖书稿内容,较好地弥补了责任编辑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在加工过程中,责任编辑还就无法查证的问题虚心向作者请教,较好地保证了书稿质量,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在信息时代,编辑要树立较强的学科领域意识,不仅对自己的专长和知识结构有清醒的认识,以便判断是否胜任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任务,而且还要对身边同事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范围了如指掌,以便尽可能地为书稿的其他审次安排最合适的人选,提高书稿质量和工作效率。

3练内功

    对于编辑个人而言,补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即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编辑技能和职业素养。

  (1)多做笔记。编辑工作书稿多、头绪多、时间紧,因此,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有效防止挂一漏万,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关于书稿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可记在书稿交接单或专门的纸上,这样,编辑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时,翻看一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上一道工序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这道工序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具体而言,与二三审编辑交接时向他们交代书稿情况和注意事项并记录,发稿时记录加工过程中尚未完成或读校样应注意的角度和事项,一校完工时提示二校重点关注的方面,二校完工时如果还有未尽事宜要特别记录并留意,等等。

  (2)多做总结。编辑是个经验活。新编辑每编完一本书后及时做总结,可以沉淀经验;反思教训。如能坚持总结和反思并及时将经验和教训内化,新编辑的业务能力将会大幅提升。

  (3)多取经。一方面,新编辑多从其他审次尤其是二三审编辑的改稿中学习,可以了解自己的盲点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积累直接经验;另一方面,新编辑多从他人责编与自己相关或暂时无关的书稿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可以增加间接经验。

  (4)多读书。读书可以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进而提升质疑和查证的能力。编辑读书要有计划,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来选择所读的书。对于一般文科类编辑而言,可以重点阅读本专业的书、文史哲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对于艺术类编辑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重点加深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俗话说,开卷有益,有时也不妨看一些无关的“闲”书。例如,某书稿中有“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提法,如果编辑读过《明朝那些事儿》,自然要打个问号,因为该书第二册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还特意提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与前六次的不同,前六次是永乐皇帝指派的,第七次是宣德皇帝派遣的,且时间相隔较远,目的也不一样。

 (5)多练笔。写作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写好加工报告是最基本的练笔方式。在编辑经验尚不丰富的情况下,不妨撰写图书的内容简介、书评甚至散文等。在积累了一定的编辑经验后,应该尝试写一些业务研究文章。实践证明,业务和研究是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编辑做点业务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会换位思考,加深对作者的理解,懂得尊重作者,缩小与作者沟通时的心理距离。业务研究并不神秘,简单地说,业务研究就是对编辑工作总结、反思和理论提升的过程。编辑只要留心,勤于积累资料、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动笔,就能写出有分量的业务研究文章。

    编辑加工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编辑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树立严谨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不断从编辑加工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只有每个编辑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提高了,编辑加工进程才能有条不紊,编辑加工效率才能提高;编辑加工环节的三个审次才能步步为营,用知识结构网和责任心构筑起三道严密的防线。唯其如此,整个出版社的图书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文来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I4MzA3MQ==&mid=2664600263&idx=2&sn=c45c40dfdd872f7eb7231280ca0ddfc7&chksm=8b58f9d7bc2f70c1cb3389e6f60574bfe359754fcc50a9ec2d110e0cc3b703ee3886b6325948&mpshare=1&scene=23&srcid=0105fRbGGE0aelvWYG2BtfF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