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互联网+”视野下的编辑工作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信息网络化对编辑工作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下,互联网在民众的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编辑出版业”也为编辑出版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使其与编辑出版业进行深度融合,为编辑出版工作打造新的局面,是值得编辑出版人深思的话题。就我国而言,目前,有数亿网民和微博、微信用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无疑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捷,让编辑编发的成果受众面更为广阔,而同时,“互联网+”带给编辑工作者的冲击也是不小的,对此,编辑工作者就需积极应对。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造出版业新生态

 

  面对社会的发展,编辑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做呢?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邬书林的话应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一个好编辑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进步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一个好编辑还应当懂经营、善管理、会交往,这样编辑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版的社会功能。”

 

  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编辑首先要转变传统出版的观念,解放思想,要有大出版、大编辑的理念和全局的视野和格局,将出版工作当成是一种事业去经营;其次,编辑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主动作为,积极行动,把引领民众的思想、传播正能量、推广先进文化视为一种使命,自觉地担当起弘扬主旋律的重任,将积极健康的元素传递给民众。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报刊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是“去塞求通”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可以“开民智”“育人才”。而这项“去塞求通”“开民智”“育人才”的工作最终是由编辑工作者来完成的。在互联网时代把好政治关和思想关尤为重要,编辑工作者要把优秀的出版物推介给读者,把正能量播撒在各个角落,让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东西无立身之地。

 

  在当下,从事编辑工作需要一种开放的胸怀,学习和熟悉的知识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文学类的编辑只懂得文学,物理学科的编辑只懂得物理知识,这是专业知识,也是学科内的知识;也不能只懂得编辑六艺等编辑技巧,而是要将互联网与传统的出版行业进行融合,从而创造编辑出版业新的发展生态。

 

  二、整合自身优质资源,达到共建、共享、共赢

 

  每个出版社、报刊社都有自身的优质资源,在做好本单位的工作之外,编辑工作者还需放眼全国,看其他同行在做什么,是如何做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比如,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闻名,该社曾出版《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大字典》《中华百科丛书》以及《永乐大典》《古逸丛书三编》《全唐诗》《资治通鉴》《全宋词》《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甲骨文合集》等经典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典籍,积极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发展。特别是编辑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与中华书局风格接近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但却同中有异,避其锋芒,自成特色。上海古籍出版社覆盖到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还出版普及性的传统文化读物,它的拳头产品是《续修四库全书》,出版的《中华学术丛书》《海外汉学丛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两个出版社虽然相似度较高,却在各自的领域深挖扩展,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优秀文献、经典著作如果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就会给更多的学人提供方便,避免重复出版重复劳动,也会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目前,普及著作、畅销书重复出版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不少有多个版本,但各个版本之间差别不大,有的仅仅只是改变了排版方式,增加了导读、序言等内容。如果各大出版社的编辑能够多沟通多协调,不仅仅看中经济利益,就会减少资源的浪费。虽然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出版不同版本的书,四大名著有普及本、点校本、少儿本、绘画本等,是为了照顾到各个群体的接受能力,而对于专业书籍和类书则还是让有品牌的出版社去做,这样做并不是限制小的出版社,而是小的出版社也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品牌,立足地方性彰显地域文化,做到小而有特色。大的出版社要做强做大,小的出版社要做精做细,这样在共赢互补中共同为中国的出版事业贡献力量,使中国的出版市场呈现出集约化、多元化并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进入网络化社会,编辑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编辑首先要学习的是互联网的知识,只有比作者、读者学习得更快、更好,编辑才能够保持“先知先觉”的优势。在21世纪初,编辑需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排版、办公功能,可以说是具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即可。十几年过去了,仅仅掌握一些初级的电脑知识是不够的,编辑工作者要学习的是网络知识,编辑可以通过邮箱收发电子邮件,运用qq与作者沟通审稿意见,建立投稿平台,方便作者实时掌握稿件的审稿进展情况,还可以建立审稿平台,与审稿专家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把稿件通过邮件发给省外、国外的专家审阅。这样一来就会使编辑与作者、审稿专家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快捷,也简化了作者寄送纸质稿、编辑给专家送审纸质版稿件的环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纸,甚至可能实现无纸化办公。

 

  熟练掌握了网络知识,编辑还可以扩大视野,在网上及时学习学科前沿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学习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素养,丰富了自身的生活,而且在编辑工作中能更有发言权。编辑还可把本编辑部的栏目和近期策划予以公布,特色栏目、热点话题要重点推介,不仅让作者对该刊有深入的认识,也使投稿更有针对性,还减少了编辑初审时的工作量。此外,编辑还可以把自身编辑过程中的心得发在编辑部的网页上,让作者和读者学习,使作者在投稿时更为规范、更为理性,同时,也可以让作者、读者更为充分地了解编辑工作的流程和辛苦,从而能增强彼此的理解。

 

  四、增强责任规范意识,严谨细致把好关口

 

  编辑是出版物的最后一道关口的把关人,要把好这道关不仅仅与学术水平、技能、经验、知识等有关,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诸敏刚在2015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们国家信息化的步伐是比较快的,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在出版业,全数字化是一个发展趋势。”数字化使编辑工作变得更公开化,也更精细化。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来源特别广,以前我们说编辑工作者是火眼金睛,而现在,出版物则被亿万双眼睛盯着,因而编辑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美国的博登曾言:“编辑是现代媒体至关重要的守门人,是媒体形象和声誉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可见编辑出版人在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维护出版社、编辑部、报刊社的形象,编辑不仅在修改作者的稿件时要细致,不能主观臆断,要小心谨慎,巴金通过自己几十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告诫我们,“即使改对了九十八处,你改错了两处,你就是犯了错误。”要多与作者沟通,多了解作者的初衷和表达风格,如同《编辑人的世界》里所提到的“最好的编辑所代表的不是最多的编辑或最少的编辑,而是编辑到什么程度最能让作者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作者的作品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编辑既要让作者的思想闪光,也不能让出版物留下瑕疵。有不少从事过编辑工作的人感慨说,编辑工作是一个遗憾的工作,因为出版物不可能美玉无瑕。作者自身即使学识再高专业知识再精,作品中也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编辑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小陷阱”。编辑工作就像“排雷工”,一个字一句话认真仔细地去推敲研究,“雷区”一个个地排除,留下的遗憾也就会越来越少。即使编辑如履薄冰,小心再小心,《咬文爵字》每年咬出的错误数量惊人,甚至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其实并非是编辑素养不够,很多时候认为不会出错的地方常被疏忽,反而更容易出错。如果再加上数亿万的网民的监督,编辑肩上的责任会更重,压力也会更大。那就需要编辑在良好的心态下,积极充电,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使自身成为各科全能的“巨无霸”。从而更好地在这个信息急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中立足,发挥好传承和引领作用。

 

  编辑出版人的修养、品位、视野决定了出版物的视野和品位。可以说,编辑的思想达到的高度,也就是编辑出版的作品的高度,编辑只有站在一个较高的制高点上,才能够编辑出高品质的作品。编辑出版人要及时学习,不断提升,创新工作,将编辑工作与“互联网+”对接、交融,发挥好排头兵的引领作用,就会打造出优质的出版资源,为社会和民众带来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出版物,不断开辟出版业的新天地。

 

原文来自:http://www.xwpx.com/article/2016/0120/article_4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