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浅析高校校报潜在问题及其发展

目前,校报从整体上,主要是作为党委的喉舌出现的,从党委的立场、视角出发传达党的声音。新闻表现主要是公文式的新闻报道模式,居高临下的报道态势,僵硬、缺乏生机的报道面孔……内容上的单调、报道方式的贫乏和读者意识的缺位等因素制约着校报向高档次、高品位迈进。校报从依靠党委变成依赖党委;从接触公文变成依赖公文;依靠校内资源,变成做新闻的视野也自我局限在狭小的校园;习惯于小的版面和版数,变成习惯了低水平的制作。

高校校报本质上是行政力量分割形成的产物。高校党委成为报纸存在和发展的权威话语和根本保证。所以校报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讲是由校党委决定的。领导开明,则办报活泼丰富;领导保守,则办报谨慎僵化。任何媒体的生命力都是在受众。报纸之于读者,广播之于听众,电视之于观众。争取读者,获得读者认同才是校报崛起的必由之路。校报的受众一方面来自于校行政部门,另一方面来自于在校师生。受众所关心的问题,才是校报应该关注的问题。

对校报内容即客体的分析

 

一、    校内新闻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校报只是学校领导和机关作批示的“上情下达”的工具,是一种公开的“红头文件”。在这样一种思想支配下,校报上读者普遍关心的事经常见不到,而一些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占据了很大的版面。要办好校报,真正赢得受众,首先要破除这种片面理解机关报的旧观念,把校报看成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报纸,遵循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把一张真正吸引人的报纸奉献给师生

新闻是人类生命鲜活的本真状态的呈现;是心灵沟通的有效手段;是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是一种社会批判工具①。从这个层次上诠释新闻是相当准确的。“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新闻的本质也在于此。受众阅读新闻,正是对“真、善、美”的渴求,对“假、恶、丑”的鄙视。校报的受众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尤为明显。无论是学校的行政部门,还是在校师生,他们希望了解的新闻应是真实的、积极的、健康的。也正是基于这种传统的意识形态,才影响了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工具的职能的发挥。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的学科和创新的人。正是由于一代代的智者对社会的永不停歇的质疑和批判,社会才得以不断的发展和进步②。笔者了解,大多数校报上的新闻并不涉及批判。反面的、消极的事实不为人知、凤毛麟角。“假、恶、丑”被“隐瞒”了,于是高校发现不了问题,更不谈解决问题了。这种“孤芳自赏”式的新闻报道很可能成为高校发展的隐患。读者在读到“真、善、美”时,常以之为楷模,感概万分;在读到“假、恶、丑”时常嗤之以鼻,义愤填膺。受众在潜意识中与新闻撰写者产生共鸣——避恶扬善,驱丑向美。校园是一片净土,但是由于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并存,所以在净土上也难免污点。笔者认为要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校报任重道远,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批判校园不光彩的一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校园新闻不但书写着现在,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提供经验教训。

另外,校报上的新闻往往只是对有价值的事实捕捉,而对隐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的挖掘是极少的。

新闻事业不是发布新闻公告,不是罗列互不相干的各类事件。新闻事业是要把一些事物的相互联系告诉读者,使他们知道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否则新闻报道便成了对各种事实的简单复述。③在新闻实践中,成熟的媒体都重视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和规律的挖掘。这主要体现在新闻言论上。一篇言简意赅、思想明确的言论对读者的引导和教育意义远大于只对表象报道的新闻。所以笔者认为,各高校校报要重视言论新闻,力求以言论指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乃至高校办学的定位及理念。

 

 

二、    学习园地

知识经济的社会里信息极度充分、泛滥,甚至超出受众的接受能力,使受众成为信息的奴隶,艰于选择甚至无从选择。对此,校报就必须考虑高校受众的心理、情感、视野、智力等等因素和特点。如何选择知识或信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有品位、有档次的,深刻、厚重的知识才是高校受众所愿接受的。

文、史、哲、工、农、医、商等皆是学习园地的范畴。但由于校报版面有限(一般高校校报为四版),并且发行周期较长(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统计,目前1000余家高校校报中,周报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接近50%,双旬报和月报占31%,季报和不定期出版的占2%,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周二报)。基于这种原因,所以校报难以兼顾各门学科。笔者认为在“学习园地”这一版块,应当有针对性地截取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比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现校报同读者的交流互动,让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主动地求知。

  

 

三、    文艺副刊

校报文艺副刊版块主要由文学和书画作品组成。在征稿时,对作品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大多数人把它简化为“家乡情结、校园美德”。作品千篇一律,少有创新。而且还有不少文章保持着“高考作文”的风格,可读性不强。马克思指出,创作主体“有权利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④。创作主体不同,其作品便会存在着方式上和本质上的差异,或豪情奔放,或婉转细腻,或悲伤无奈,或雍容华贵。创作主体有责任通过文艺创作和文学评论,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历史的全面进步和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优化⑤。

目前,正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各高校作为传承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就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在校报上,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能鼓舞人的、关注人性的作品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

文学或艺术是一片沃土,上面盛开着“鲜花”,同时也才生长着“杂草”,如果剔除“杂草”,只要“鲜花”,生态就会失去平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笔者认为,校报不应该只发表“唱赞歌、哼高调”的作品,也应该给那些含有批判或讽刺味的作品一个空间。文艺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才是文艺副刊版块的终极目标。

 

对校报记者即主体的分析

 

上面是就校报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对校报客体的分析。同时笔者认为,办好校报,必须对校报主体,即校报记者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分析。

高校校报记者直接影响到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新时期办好高校校报,更好地为高校办学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高校校报记者学历水平相对偏低,本科以上人员比例不高,加之多数是“半路出家”,队伍中几乎没有新闻专业毕业生,他们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与现代传媒的高效化、数字化不相适应。加之高校校报本来就人员少、任务重、工作繁杂,全国1000多家校报,全部工作人员只有5000人左右(包括兼职),平均每家校报只有不到5名记者(编辑),绝大多数校报记者集采、编、校、发行与一身,一个记者(编辑)要负责从计划、选题、采访、组稿、编辑、划版,直到校对、发行、发稿费等全部事务,工作压力相当大,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少,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校报新闻工作的规范、提高与未来发展。

笔者了解,不少校报针对这种现状,在学校成立了校报记者团或通讯组,其中的成员由在校学生组成。新鲜血液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校报任务繁重、工作复杂的问题,而且在文字采编方面日趋丰富,信息也多元化。但又不得不看到记者团或通讯组成员的新闻、文化、艺术修养还欠缺。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理论,进入校报只是基于自身的文字兴趣,或只为圆自己的“记者梦”,所以往往不具有一名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感。

笔者认为,校报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其次要对入选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道德修养;最后在实践工作中,学校应多关照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改善待遇,提高校报工作者的积极性。

在看到校报存在的一些问题时,同时也不能否认校报的优点。校报有明显的优点: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广告新闻,危害新闻界的“四大害”在校报界不见踪迹;目标受众明确,内容贴近受众生活,易于接受;人文和学术气息较为浓重,能拓展受众的知识面。

相信在校领导的关心下,校报工作者的努力下,校报这一“弱势媒体”必将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

参考文献:

①《新闻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6、17、18页。

②《新闻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8页。

③约翰*钱塞尔、沃尔特*米尔斯《记者生涯》,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第7页。

⑤《人论与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531、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