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现代编辑的13种能力,你具备吗?

    1.政治把关能力

    图书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图书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编辑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出版编辑要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编辑加工各个环节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坚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朝华出版社编辑中心主任王三石认为,出版编辑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具有较高的把关能力,把握好每一本书的政治方向,出好书、出精品。无论是传统编辑还是现代编辑,都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相关的出版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出版方针政策等,遵守出版纪律,爱岗敬业。如果政治意识淡薄,缺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惟利是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即使会轰动一时,也很难有长远发展。

    2.渠道分销能力

  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卢俊认为,出版业是一个内容和渠道双王的行业。如果策划编辑对发行市场的格局、渠道细分、图书分销、卖场陈列等多个环节的流程以及渠道对图书项目的认知习惯不了解,他就很难做出一本畅销书。

    北京瀚涛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冠诚认为,现代出版须以市场为导向,而渠道则是市场最直观、具体的体现。图书作为商品,首先要有渠道认可,然后才能到达读者。渠道主动陈列和推荐的书,才有可能会成为畅销书。现代出版编辑必须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深入接触和了解市场,针对不同的渠道策划不同的产品。2008年,瀚涛国际经过大量调研,专门针对机场渠道推出了《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和《有一种心态叫放下》两本书,目前已经累计销售30多万套,还引发了众多跟风书,销量也都不错。

    黄冠诚还特别强调,新生的渠道如电子渠道、数字渠道是出版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出版编辑们需要对这个渠道增加接触和了解,并为此专门策划相应产品。北京某著名大学出版社去年一年在数字版权的纯收益上就达到了四五百万元,如果以常规出版来说,相当于要发行五千万码洋以上才能获得这个数额的毛利。瀚涛国际策划推出的《夜夜夜惊魂》、《异闻残卷》等图书,在常规渠道销售的同时,也侧重于数字渠道,每个单品每月的数字版权收入相当于实体图书几千册的销售收入。

    3.营销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生活分社社长秦庆瑞认为,在传统出版环境下,图书是计划产物,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基本上销售不是问题。所以传统编辑更注重于对文本的打磨。而现代的编辑不同,他们遇到了一个竞争很激烈的环境,不仅仅因为图书市场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微博、电影等,也在和图书抢读者。图书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越发困难。所以,现在的编辑不仅仅要注重文本,还需要具有对市场的敏感性,更要懂得营销。

    北京亨通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总经理陆新之提出了“整体营销”的概念。他说,出版和营销是一个整体,出版编辑在策划、编辑图书的过程中,就要提前考虑到营销编辑的需要,要提前做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方案出来。在设计封面文案、图书简介时,也要考虑怎样方便营销推广,而不是等书出版了,再让营销编辑去提炼卖点、设计营销方案。同时营销要配合发行,精准营销、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

  卢俊对营销也十分看重。他说,自己在做策划编辑之前,曾经做过专职的营销策划。除发行外,营销可谓是离市场最近的。好的营销,能带动市场和读者参与。

    4.调研能力

    图书选题策划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以读者需求为依据,图书编辑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市场调研,准确分析读者的阅读取向、阅读兴趣、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策划选题、设计产品,根据目标读者群的实际需求来设计、确定图书的内容、体例、装帧、定价和印数,使图书产品“适销对路”。

  卢俊认为,策划的核心理念是以读者的消费动机为导向,进行产品的研发、营销支持工作。很多策划编辑求新求变,但是持续成功的却不多见。这是因为,在策划时注重了与众不同,却忽略了读者的消费动机。自己在策划图书项目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读者为什么购买。如果一切策划都是为了解决“读者为什么购买”这个问题,产品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北京书尚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杜辉则更为关注新生的消费群体。他认为,除特殊的品种外,绝大多数图书的读者都是年轻人,而一些编辑守则和编辑习惯则偏于传统。编辑应该习惯了解新生的消费群体,主动变化,适应他们。比如网络语言文体的最大受众是年轻人,而这部分人现在正在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出版编辑如果不依据这一人群的喜好去策划、编辑图书,必将失去非常大的一个市场。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维模式更多地向着互动、思考、启发过度,传统的说教式的读物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抛弃。如何紧跟时代思维发展进行图书核心思想的改变,也是最后能否紧跟市场、把握销售主动权的一大方向。

  杜辉以《手绘达人育成学册》为例分析。这本书的读者定位是年轻白领,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可以学习简单手绘的基本技法,是一本很小资的图书。针对这个年龄以及消费群体,编辑与作者沟通后,在图书中设计了两个人物形象,彼此互动对话,让文本从单纯的绘画技法,增加互动性,看起来内文就活泼轻松。在语言上,尽量植入了网络语言和网络文体。比如“嗷嗷”、“呵呵”、“牙刷妹”、“梳子兄”等词汇,让内容十分放松,符合了现代都市人群追求时尚、小资,同时放松压力的心理需求。

    5.文字能力

    说到底,编辑做的是文字功夫。无论是传统编辑还是现代编辑,文字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花城出版社青春阅读编辑室副主任、知名作家麦小麦认为,编辑要一眼能看出文字的好坏,这是文字功夫的第一步,也是一个新手编辑就应该具备的功力。然后,要能够在编辑过程中运用文字功夫替作者润色,尤其是对一些策划类书籍、实用类书籍,编辑的修改润色更是重要。在一天天的文字浸淫中,一个新编辑还要开始逐渐学会判断目前的市场是否接受这样风格的文字,作者的文字是否有进步空间,这种文字适合哪些人群,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判断,基本就是一个成熟的编辑了。这种能力是基于对市场、对整个大环境的了解,但最基本的功夫还是对文字的感觉,这是一个编辑的立身之本。

    秦庆瑞认为,当代出版编辑要向传统编辑学习打磨文本。语言文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修改文本、写文案、写书评,基本上都要用到。传统编辑往往非常注重文本的打磨,很多编辑都有着扎实、深厚的功底,一本书,总是兢兢业业去修改,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这种扎实的功底以及兢兢业业的精神,是很多现代编辑不具备的。现在有些编辑很浮躁,更看重图书的策划包装,而对文本的关心显然还不够。对于文本来说,它是食材,编辑是厨子,再好的厨子,也不能把一堆变味的食材做成美味。即使做出来的看似可口,但是读者一尝,马上就失望了。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文睿公司资深编辑方蔚楠提醒编辑同行,要警惕网络语言。她认为,在网络时代,很多汇编采纳的稿子来自网络,用词往往不够规范。如果编辑也过分年轻化、网络化,就很容易忽略最基本的编辑水准。相对网络而言,图书毕竟是一个更为严谨的产品,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不能降低文字水平。她也在不停提醒自己,不要跟着大流语言,极度网络化。

    6.策划能力

    麦小麦认为,以约稿和看稿为主要任务的传统编辑不大需要策划能力,而以独创性为己任的现代编辑就非常需要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个综合能力,基本包含对市场的判断和创意能力两方面,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一定善于从社会热点、读者需求中发现点子,然后以独特的创意去呈现它。比如自己的《轻熟女辞典》,代言都市轻熟女这一时尚流行话题,以辞典形式展现轻熟女的清纯与清秀、诱惑与成熟,吸引了一批读者。

    秦庆瑞认为,策划能力的关键是判断能力,主要是判断这个点、这个作者、这本书,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编辑要具备对市场的敏感性。比如《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这本书,策划人敏锐地感觉到了当下人们浮躁、寂寞的心理,把“淡定”这个网络热词融入书名,再配以一个温馨的封面,一上市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陆新之则强调了策划的实操性。他说,策划不只是一个灵感,一个点子,更应是各个细节的把握,是与作者的碰撞、磨合。他举出了《跑路:疯狂的高利贷》作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01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走到了一个关口,大量的企业停产、倒闭,温州的大小老板们纷纷跑路。事态之严重甚至引起了中央的注意。201110月初,温家宝总理到访温州进行调研,了解温州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尤其是民营企业和民间金融。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温总理做了专题汇报。周德文是亨通堂的老作者,亨通堂再次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选题的价值,马上与周德文沟通,开始操作此书。以前周德文先生的著作偏重说道理,分析为主。而编辑认为,该书不仅要让内行看,还得大众也看,于是做了许多工作:在该书的目录和大纲设计方面,在全书故事体例的设定方面,都有很多详细的建议;行文过程中,给作者提出了20个普通读者关注的与高利贷有关的问题;到最后定稿的时候,又请作者加上了高利贷过往几十年的背景资料,充分满足了普通读者了解高利贷的好奇心理,又能够学到一定的财务常识,全书娓娓道来,读者不会有阅读障碍;到了全书即将下厂印刷的时候,编辑又将全书精华提炼成为十几个关键词,直接放到了前言,这样也考虑到了读者在书店翻书时候的阅读感受,增强了销售力度。该书四月出版,多家网站预售,一出印厂就销售一空,不到一周时间再次加印。

  7.数据分析能力

  麦小麦认为,现代编辑要学会分析资料和数字,利用手头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找到最原始资料和数据。虽然在目前国情下我们拿到的数据可能也不尽准确,但总是一个参考,在某些领域某些层次上是有价值的。有了直观感觉、有了数据,最后还是要自己来判断,而不是唯资料、数据是从,或唯感觉是从。只有建立在相对准确的市场与读者判断上的创意才是有效的,否则再新再特别也只能用来娱乐自己,不算是好的图书策划。

   卢俊也认为数据分析是细分市场的重要保障。他说,现代出版编辑需认真分析图书市场,进行产品线和细分市场的定位。其中,市场调研是进行细分市场定位的关键,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会给策划编辑提供锁定细分市场的重要决策依据。而只有选择了细分市场,才能选择我们所需要服务的作者以及读者对象。

   8.人脉拓展能力

   麦小麦认为,传统编辑可能会以自己、同行和小圈子的直观感觉为依据来判断市场,现在的大多数编辑仍然如此。这没错,但必须把这个圈子放得足够大才行,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对一个编辑来说上升到了比传统编辑更高的高度。人脉广,成为一个现代编辑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之一。

  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部主任王津认为,出版编辑如果能有一些独特的经验,就会拥有一些他人少有的人脉,对选题策划很有帮助。他自己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的出版圈很熟,利用这人力资源,先后引进出版了《一个人上东京》、《以眨眼干杯》、《大便书2》等,都很受市场欢迎。

    陆新之除了出版人身份外,还是知名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德丰基金合伙人,跨行、跨界的经历,使他交游甚广,在多个领域都有人脉。他也很擅于利于这些,拓展出版资源。亨通堂近年来出版的《对话:与接轨的十五种表情》、《白银投资必胜术》、《牌手往事:当代德州牌神生死传奇》等,无一不是人脉的产物。

    9.新媒体运用能力

    王三石对新媒体十分看重。他甚至认为,现代出版编辑就是能够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要求的编辑,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的变革就是对现代出版编辑的新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他认为,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出版产业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社交媒体,如微博,每天都传递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小到吃喝玩乐等,这在给我们带来或真或假的困惑的同时,也蕴藏着很多信息和机遇。还有数字出版、网络营销、按需印刷等,拓宽了传统出版业的市场空间和盈利模式,但同时也是对传统出版产业的业务流程模式和产业链的一种改变。我们必须学习适应。新媒体新技术使传统编辑出版工作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使整个传统出版的产业链都发生了改变,编辑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传统出版流程所没有面对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熟悉了解新媒体新技术的特点,有能力运用新技术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杜辉认为,在现代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应用普及的社会,现代编辑首先要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这一工具。从找作者、到搜集资料、寻找策划选题等等都已经不能脱离网络。其次,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新兴词汇,语言模式。作为编辑要及时掌握,并且能在自己写稿审稿之中灵活应用,让作品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要。最后,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互动性和阅读媒介的多元化。作为现代出版编辑,在图书架构的设计、文本的体例以及语言的应用上,都要考虑图书电子化、网络化、无线化阅读的需要,符合多种人群的不同阅读习惯以及文字形式的偏好。

    1O.专业化能力

    专业化不只是指出版这个专业,更是要求出版编辑在某个领域成为达人、内行、专家。河南人民出版社编审蔡瑛对此有精彩论述:“编辑对一两个学科,要进行用心用力的研究,‘扎硬寨,打死仗’,以获致职业的根与蕴,有所依傍。对学术进展时时追踪,对学派及其领军人物了然于胸,对此类图书的出版态势及走势细细把握,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作者、潜作者,捕捉图书选题的生长点。总之,编辑应有自己的‘自留地’,在这块土地上,站在相当高的制高点上,极目而望,确立自己编书的尺度:与作者谈笑风生,说的是专业热点,谈的是业内人事,而非外行话;在处理书稿中多些谨慎与从容,少些疏忽与孟浪,点石成金,而非力不从心,乃至束手无策;若干年后,反瞻所来之径,硕果累累是很高的标准,但起码应为自己攒下一些家底,不至于空留一声叹息。”

    北京日知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曾在微博上发招聘贴:“准备做一批钓鱼的专业书(很专业哦),希望能够请酷爱钓鱼的朋友来做编辑:男生文理科不限,文字不错有小才气,痴迷钓鱼(有点儿纨绔子弟的意思吧),懂日语。年薪可以面谈……一年可以带薪钓一个月鱼……”这也是专业化的一个例子。

  王津读大学时学的是心理学专业,立足自己的专业,他策划出版了《侧写师》、《一学就会的心理学百科》、《思维导图使用手册》等系列心理学图书,都是既有专业价值,又有市场的产品。

    卢俊给出了具体的专业化操作方法: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根据对自己的个人兴趣、专业背景以及“所能”等几个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来确定自己应该在哪种类型的出版机构从事何等规模的项目运作。

    11.执行能力

    麦小麦认为,有了策划,还有要较强的执行能力,这包括对作者的驾驭能力、对各方面硬件软件的协调能力。传统编辑面对的编辑环境比较单纯,而现代编辑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执行力包含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不仅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还要熟悉整个出版流程,对每一个细节如图书装帧设计、印刷工艺、价格定位、成本核算、出版时机,发行折扣,宣传促销方式都了然于胸。

  卢俊则指出,现代出版编辑往往重策划而轻执行。能提出非常复杂而且面面俱到的策划方案,在后期执行时,却很难落实到位。全面细致的构想策划是必要的,但是在策划的时候,就应考虑细节,分清主次。对于决定性的部分,应当首先保证,立即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执行过程的高效,实现策划的预期目标。

    12.沟通能力

    作为团队的一员,一个成功的编辑还必须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黄冠诚、秦庆瑞、王三石、麦小麦等都谈到了这一点。

    秦庆瑞说,沟通能力,是指和作者、读者、发行乃至媒体的沟通。现代编辑需要更强的沟通能力,比如与大牌作者怎么沟通,与媒体怎样打交道,都应该成为编辑必备的素质。

  王三石认为,现代出版编辑需要能够掌控作者资源、设计资源、媒体资源、市场信息等,并能够充分调动这些资源为选题策划、营销宣传等工作提供支持。

    麦小麦则更进一步指出,与各类作者交往的技巧、说服与驾驭作者的能力,与本出版社或公司各个环节的配合能力,其实是个综合情商问题。对现代编辑的情商要求,显然要比传统编辑来得高得多。

    13.整合能力

    出版形势要求编辑除了精通本身的专业外,还要具有博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文学语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电脑及网络知识、出版法规知识、编辑知识及相关本领等等。

    黄冠诚认为,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与传统出版编辑相比,现代出版编辑更需要掌握复合型出版技能。这个所谓的“复合型技能”,其实仍然指向过去的选题策划、案头编辑以及营销宣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出版行业整体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出版编辑的整合能力要求也在大幅度提高。

    卢俊认为,编辑要善于整合资源,能够驾驭出版资源、营销资源和渠道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版资源的整合,也就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核心。这也有赖于准确的定位和市场细分,只有建立在准确定位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资源整合才是有针对性的,也才有可能实现资源专业化累加和不断丰富。

    王三石认为,整合能力来自综合素质。虽然现代图书出版对编辑的工作要求更加细分,但不管是侧重策划、文案还是营销的编辑,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对于理解和接受新技术、发现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和机遇、提升编辑工作的质量都非常重要。

原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9014f01014y2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