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幅”“副”“付”作量词时如何区别

“幅”“副”“付”作量词时如何区别


   “幅”“副”“付”这三个字都具有量词的功用,但比较容易混淆,搞得不好就有用字不当之虞。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区别呢?


   “幅”:“布帛广也。从巾, 声。”(《说文解字》)也就是说,“幅”字的本意是指布帛类织品的宽度。因此,“幅”作量词时仍离不开布类。一般用于布、帛、呢绒、图画(在纸未出现前,图画主要画在布帛上)等。如一幅画、两幅布。韩愈《桃源图》:“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闻一多:“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副”:“判也。从刀,畐声。”(《说文解字》)判,在古汉语里是把一件东西分开的意思。因而,“副”自然就离不开成双成对了,“副”作量词时一般也就用于成双成对成套的东西以及面部表情等。如:全副武装、一副对联、一副杯筷、一副笑脸等。


   “付”作量词时一般与副相同。如全付武装、一付对联、一付杯筷、一付笑脸。


  那么,“幅”“副”“付”作量词时如何区别呢?一般来说,“幅”主要用于布帛类且表示单一。“副”除了用于面部表情外,主要用于表示成双成套。“付”除了能涵盖“副”所有的内容外,范围要比“副”广。如:一副对联的“副”、一付手套的“付”,都不能用“幅”来代替(手套虽属布帛类,但是双数;对联也如此);而一幅山水画的“幅”也不能用“副”与“付”代替(画属布帛类,单数);同样,几付小担的“付”也不能用“副”与“幅”代替(几付小担有可能是单数,小担属非布帛类)。


  “名副其实”与“名符其实”


  人们在参观一个好的典型后,觉得与报纸上的宣传报道差不多时,往往喜欢用“名副其实”或“名符其实”这个词来赞扬。那么,究竟应该用哪一个呢?
   “名副其实”:这是一句成语。名,是名声、名义的意思;副,在这里是相称、符合的意思。“名副其实”就是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它来源于《后汉书?左周黄列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和《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后来,又引申出了“名符其实”这个词。一般来说,如用成语典故,还是用“名副其实”为好;不作典故用,用“名符其实”也行。(《现汉》中,“名副其实”是主条。——“编辑校对”注)


  “戎”“戌”“戍”和“戊”


  “乾坤黑白,尽扫寻常格。奇正相生神莫测,一着风云变色。今朝隔海同欢,别张一帜登台。两国千秋佳话,元戎七段荣衔。”这首《清平乐》词是著名诗人赵朴初庆贺陈毅元帅荣获日本棋院赠送名誉七段而作的。


  “元戎”的“戎”r6ng(音容),主要用以指兵器、士兵、军队、征伐、少数民族等。这里“元戎”指元帅。中唐著名诗人“戎昱”、现代著名歌词作家“西戎”,《木兰辞》中的“万里赴戎机”的“戎”,即是此字。


  和“戎”相似的是“戌”,也是一短横,不过这一短横不是和撇相交,而是在撇的内侧。“戌”xū(音须),主要指古代计时法地支中的第十一位,用以纪年、月、日、时,还可以用来表示生肖和姓氏以及门窗上的环纽(屈戌儿)。如李商隐《娇儿》诗:“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和“戎”、“戌”笔画一样多,字形相似的字是“戍”shù(音树)。其区别是将一短横变成了一点。“戍”:主要指防守、警卫、营垒、营地及防守的士兵等。如戍边、戍守、卫戍区等。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司空图《春愁赋》:“落梅传戍笛之声”。


  还有一个相似的字是“戊”wù(音务),和前面三字的区别仅仅是笔画少一横或一点。本义为兵器,后用作计时,是古代计时法天干的第五位。“戊戌变法”的“戊”、“甲乙丙丁戊”的“戊”,“吉日维戊,既伯既祷”(《诗》)的“戊”。


  “己”“已”“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首《鹊踏枝》词是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所作。冯延巳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他“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冯延巳的“巳”与“已”、“己”形体相似,很容易弄混淆,许多人常常搞错。那么,“巳”、“已”与“己”这三个字究竟应该如何区别呢?


  “巳”:sì(音四),全封口。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的“巳”:地支的第六位。十二时辰中“巳时”的“巳”,农历“辛巳年”的“巳”,著名词人冯延巳的“巳”。


  “已”:yǐ(音以),半封口。停止、完成的意思。已经、已往、已遂、已知的“已”,木已成舟、不得已、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已”。


  “己”:jǐ(音几),未封口。自己的“己”,知己知彼的“己”,克己奉公的“己”,安分守己的“已”。天干的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己”。


  因此,这几个字最好的辨别方式是:全封口为巳,半封口为已,不封口的是己。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作者:赵祝萱)